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浒细节解密》之 枢密使透露了哪些秘密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大锤说史” 

《水浒细节解密》系列正在继续,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本期第六十四回!

最近的水浒细节解密,大锤一直在跟列位读者听友聊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官员职务,也就是官道、白道。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北宋的顶级武官太尉,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比顶级武官还要高一点的职务——枢密使,也就是北宋武装力量的掌控机关枢密院的最高长官。

请注意,按照北宋宋徽宗时期的武官序列,大锤之前谈到的太尉,确实是最高级的武官了。不过位置高于武官的枢密使,却不属于这个“武官”序列:这是因为终北宋一朝,大部分担任枢密使的人都是文官出身,只有一少部分武将担任过枢密使或者枢密副使的职务(比如名将曹彬、狄青等),而且这些武将出身的枢密使,绝大部分都集中出现在北宋中前期,具体到梁山好汉活动的北宋徽宗统治年间,枢密使这个职务,已经有五六十年没有过武将来担任了。

而在小说《水浒传》中,担任北宋朝廷方面的枢密使就是宦官、监军出身的童贯,还有一个是后面在水泊梁山接受招安后攻打辽国时出现的枢密院同知赵安抚。

枢密使的设置,出现于唐朝中期,最初是由宦官来担任的,当时叫做内枢密使,主要负责的不是掌管军队,而是作为皇帝和大臣之间沟通的中介。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枢密使几经兴废,曾经一度成为主管军事征伐的重要部门。

进入北宋之后,由于宋太祖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向中央集中军权,因此枢密院成为与中书省对应的“文武二府”,枢密院掌握军队的编制管理和出兵命令,而与之对应的军事机关三衙则只是平时统帅兵马。

枢密院不仅地位在三衙之上,而且互相制衡,成功地将原有的兵权分解成了“出兵之权”和“握兵之权”,瓦解了武将可能的拥兵自重。作为北宋重文轻武、以文制武的重要措施,枢密院以及其长官枢密使,逐步演化为北宋皇帝倚仗用来压制武官的重要系统,按照北宋著名文臣欧阳修的说法,如果让武臣掌握国家机密军情,绝对是对国家不利。

因此,北宋的枢密院逐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文官把持的最高军事机关,在北宋统治时期有效地抑制了武将把持兵权,也就帮助北宋实现了阻碍武将专权的最初设想。

到了南宋初年,因为南北战争激烈进行,武将地位有所上升,当时南宋的中兴名将韩世忠、岳飞等人都曾经担任过枢密使、枢密副使等职务。不过这时候的枢密院长官已经有名无实,这时候的韩世忠、岳飞等人升任枢密院长官,实际上是朝廷收缴他们兵权的一种手段而已。

就是这个历史上地位曾经一度非常重要,但是在《水浒传》中戏份却不是特别多的枢密使,在《水浒传》中却出现时,却一并出了不少错漏。

比如,书中出现的枢密使童贯,在历史上,他所掌握的权力和地位,是要高过高俅高太尉的,只不过《水浒传》似乎是搞错了,书中交代童贯在率军攻打水泊梁山时面对高俅等太尉送行时自称“下官”,而且童贯征伐水泊梁山如果与后来的高俅征伐水泊梁山相比较,童贯率领的朝廷军队,无论是兵力规模还是人员组成,规格上都要差一些,估计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在写作时,以高俅深得皇帝的宠爱为发端,误将高俅的地位挪到了童贯之上。而在实际历史上,由于北宋文官对武将的长期压制性优势,北宋武官见到枢密使,即便是三衙的最高武官们见到枢密使等文官时,态度也是要恭敬的

此外,《水浒传》称童贯为“东厅枢密使”,这个“东厅”也十分可疑,在北宋的办公机构设置中,原本中书省的“东厅”后来改成了门下省办公地点,西厅则为中书省,而枢密院的位置则在这些部门的西面,因此枢密使又被称为“西府”,而中书省那边则与枢密院对应,被称之为“东府”。

大锤在这里顺带说一下,《水浒传》这种“东厅枢密使”的用法,实际是历史上的《水浒传》在经历宋元话本、散曲的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宋元时代话本、散曲的一些称呼的结果

而且《水浒传》出现了这个“东厅枢密使”的称呼,其实还隐藏着另外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大到需要大锤专门安排整整一章的篇幅来向读者听友们解释。不过今天,因为这个秘密与本文今天的枢密使主题无关,所以大锤在这里先卖个关子,未来的水浒细节解密,大锤一定还再来讲述“东厅枢密使”称呼中隐藏的秘密。

书归正传,除了童贯这个枢密使在《水浒传》中出现了错漏之外,那个在梁山好汉征讨辽国中出现的赵安抚,也有问题。

在说错漏之前大锤还需要补充一点,关于征讨辽国这一段情节,是否是《水浒传》原创,在历史学界和文学界一直都是有争论的,不过总体来说,通过历代不同版本的比对,应该说学界还是比较倾向于,征伐辽国这一段剧情是施耐庵的原创剧情。

《水浒传》中交代,这位赵安抚是赵氏宗亲出身,在宿元景宿太尉的推荐下,成为枢密院同知。但是后面在行文中,又多次提到赵安抚是副枢密使。实际上枢密院同知的全名叫做同知枢密院事,确实在历史上作为枢密使的副职出现过,但是它与枢密副使之间是替换关系,而不是等同关系。

热门推荐

《水浒细节解密》之 单田芳与《水浒传》

《水浒细节解密》之 统制官的职权为何前后矛盾

《水浒细节解密》之 大宋顶级武官太尉为何“多如狗,满街走”

非正常历史研究人员,专注历史销售几千年~

我们以史为镜,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锤说史

想看有趣的历史八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浒细节解密》之 大宋顶级武官太尉为何“多如狗,满街走”
水浒中的太尉、押司、提辖、都头,都是什么官职,负责什么
宋朝尚武精神缺失浅析
《水浒细节解密》之 默默无闻的大奸臣杨戬
《水浒传》原著中,方腊阵营的文臣武将也有100余人,梁山108将
水浒传梁山武将战力Top20(终极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