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拉圭国家概况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英语:The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简称乌拉圭。位于南美洲的东南部,乌拉圭河与拉普拉塔河的东岸,北邻巴西,西接阿根廷,东南濒大西洋。全境面积1762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60公里。地势平坦,丘陵和草原相间,平均海拔116米。属温带气候,1~3月为夏季,气温17℃~28℃,7~9月为冬季,气温6℃~14℃。年降水量由南至北从95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

乌拉圭居民约90%是白人,其余有8%的印欧混血种人。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首都为蒙得维的亚。境内大部分地势平坦,农牧业发达。现为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国。乌拉圭属温带气候,以优美自然风光和安定社会环境,获誉为“南美瑞士”;又因其形似宝石而又盛产紫晶石,获誉为“钻石之国”。

早期为查鲁亚印第安人居住地。1516年西班牙探险队到达。1726年西班牙殖民者建立蒙得维的亚城,开始殖民统治。1810年何塞·阿蒂加斯发起独立运动。1825年8月25日,胡安·安东尼奥·拉瓦列哈等一批爱国者收复蒙得维的亚城,宣告乌拉圭独立。1903年,红党的何塞·巴特列·奥多涅斯当选总统后,以畜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服务业,奠定了国民经济发展基础。20世纪上半叶,乌拉圭政治稳定、福利优厚、社会安宁,被誉为“南美瑞士”。60年代末经济出现困难,社会矛盾激化,局势动荡。1973年2月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84年,军政府还政于民,乌拉圭恢复民主宪制。

【人口】 346.7万(2016年,乌拉圭国家统计局),其中白人占91.0%,印欧混血种人占4.9%。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6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面积53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2016年,乌拉圭国家统计局),年平均气温16℃。

【国家元首】 总统塔瓦雷·拉蒙·巴斯克斯·罗萨斯(Tabaré Ramón Vázquez Rosas),2015年3月1日就职,任期五年。

【重要节日】 国庆日:8月25日。

【宪法】1830年7月18日颁布第一部宪法,后经多次修改。1951年宪法废除了总统制,设立国务会议(最高行政权力机构)。1966年修宪恢复总统制。1973年军人政变后废除宪法。1985年民选政府执政后恢复。目前实施的是1996年修改并经全民公决通过的宪法。宪法规定:乌拉圭实行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设总统和副总统各一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兼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副总统和各省省长均由公民直选产生,任期五年。总统不能连任,可隔届再次参选。

【议会】 两院制。参、众两院分别由31名参议员和99名众议员组成,任期五年,可连选连任。其中国会主席兼参议长由副总统兼任。众议长由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一年。每年3月15日至12月15日为国会会期。闭会期间,由参、众两院组成常设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19个省。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由5名大法官组成,需经国会批准。大法官任期十年,退休年限为70岁。院长由5人轮流担任,任期一年。

【经济】 在拉美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依赖出口,能源依赖进口。农牧业较发达,主要生产并出口肉类、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工业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以金融、旅游、物流、交通业为主。

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乌政府积极应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巴斯克斯执政后,实施稳健的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稳步调整经济结构,严格控制财政支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吸引外资,积极扩大出口,当前乌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资源】盛产大理石、紫水晶石、玛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铁、锰等矿藏。林业和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黄鱼、鱿鱼和鳕鱼。

【工业】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包括肉类加工、榨油、酿酒、制糖及罐头、面粉、牛乳、干酪加工等,其次是纺织业,主要加工羊毛、生产棉纺和化纤产品。2012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14830家,工业部门劳动力14.02万人,占总劳动人口16.7%,工业制造业出口额41.44亿美元。2013年工业总产值1260.46亿比索,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05%。

【能源】2015年能源消耗总量为439.9万吨石油当量,其中石油、电力和木材木炭分别占38.4%、20.6%和11.8%。原油全部依赖进口,2015年进口原油203.76万吨。2015年发电量为11526千兆瓦时。2016年乌超过6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已从能源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农林牧渔业】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2014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010.45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6%。农牧业从业人口1.3万,约占总就业人口的1.6%。2012年全国农业用地1622.7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207万公顷,固定耕种面积7.5万公顷,灌溉面积33.1万公顷。牧业用地面积1235.1万公顷,牧场44890家,肉类、羊毛、皮革等传统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3以上,是世界第六大稻米出口国。

【旅游业】乌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发达。境外游客主要来自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边国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维的亚是主要旅游地。乌2016年总共接待外国旅客约332.8万人,同比增长12.3%,带来外汇收入18.24亿美元,同比增长3.3%。

【能源环境】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21.9万吨,人均年排放1.9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000美元二氧化碳排放0.25吨。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以公路运输为主,大部分由政府控制。

公路:总长8776公里,其中水泥路382公里,沥青路7558公里,沙砾路837公里。201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0.45万辆,生产汽车1.39万辆。2015年汽车销售5.17万辆。

铁路:总里程2993公里,除11公里复轨铁路外,其余均为窄轨铁路。2015年全国铁路客运量34.3万人次,货运量82.2万吨。

水运:内河航运为重要运输手段,航线总长1250公里。海运不发达。蒙得维的亚港是乌拉圭最大的港口,此外还有科洛尼亚、派桑杜、埃斯特角、萨尔托等港口。2015年蒙得维的亚港进港船只4369条,货物吞吐量1153.5万吨,客运量385.24万人次。

空运:首都的卡拉斯科国际机场是国内最大机场,派桑杜、里韦拉、萨尔托、梅洛、阿蒂加斯、埃斯特角及杜拉斯诺等地均有机场。2015年全国航空客运量181.27万人次,货运量3.03万吨。

【财政金融】2017年乌外债余额201.2亿美元,外汇储备额154.73亿美元。2017年乌财政赤字占GDP的3.7%。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外贸总额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3。乌历届政府均强调以外贸带动经济发展,采取鼓励出口及市场多元化政策。现政府除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经贸关系外,积极开拓北美和亚太市场。2015年乌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中国、巴西、荷兰和阿根廷;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中国、阿根廷、巴西和美国。主要出口产品为牛肉、纸浆、大豆、奶制品、果汁和大米;主要进口产品为汽车、汽车配件和手机等。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发达。实行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公立大学和专科学校免收学费。2015年全国文盲率为1.6%。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10.8%。2010~2014年乌教育经费预算为83.41亿美元,占总预算的37%。位于首都的共和国大学是全国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大学,有22个院系。另有蒙得维的亚大学、天主教大学、乌拉圭大学、企业家大学等5所私立大学。

【新闻出版】全国有各类报刊374种,其中日报31种。主要报纸有:《国家报》,1918年创刊,发行量10万份。此外,还有《共和国报》、《观察家报》等。2011年全国图书发行量共1558种,电台100多家,电视台20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是“南美瑞士”?
朗读材料1504 乌拉圭全称: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乌拉圭比索
图。2011乌拉圭狂欢节上的桑巴热女
乌拉圭是个怎样的国家?
乌拉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