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周27讲:人言可畏,周公怎样应对排山倒海的流言?

前文我们讲到周公姬旦摄政,引起诸位兄弟的猜疑,尤其是三监反应非常强烈,并联合武庚准备武力攻击周公。

在起兵之前,管叔姬鲜和兄弟们做足了铺垫。他在周王室和诸侯之间宣扬说:“姬旦狼子野心,贪恋权利,将会对成王不利”,诸侯和群弟纷纷开始对周公有所猜忌。不管姬旦是否真的有过取代成王的想法,此时他都十分恐慌。所谓“千夫所指,无病而死”,一旦他狼子野心的罪名做实,诸侯有所动作,他就回天无力了。

周公着急的向大臣和诸侯们解释,尤其是对手握大权的齐太公姜尚和召公姬奭袒露心迹,说:“我之所以不避嫌而代管国政,是担心天下人背叛周国,没法向太王、王季和文王交代。三位先王忧劳天下很久了,直到现在才有所成就。武王早逝,成王年幼,为了稳定我国大业,我才不得不摄政啊”。

周公获得了大臣们的谅解和支持。其实,与其说周公获得了支持,不如说三监联合武庚犯了众怒更合适。要知道商王朝是刚被周国击败不久的大敌,如果让武庚有所成就,这些大臣们如何能够自安?另外,大臣们获得了周公“只是辅助成王而无意取而代之”的承诺,就更没有必要反对周公了,而开始团结一致迎击来敌。

三监看到精心散播的流言稍有效果后就迅速被熄灭,便果断发起了武力叛乱。叛乱开始,武庚的邶国作为主力,获得了更多同盟的支持,奄人、徐人和淮夷都纷纷赶来加入了武庚的队伍。最初,叛乱给周王朝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随后,成王授权周公帅军平叛。周公不愧是实打实的猛人,不过一年时间,便击溃了武庚的大军,商朝精锐尽失,从此不足为虑。

图.征伐

失败者的惩罚是严厉的,武庚被杀(也有说北逃),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霍叔被废为平民。邶国几乎被推平,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商人七族被划归卫国,归姬旦的九弟姬封管理。后来商朝王族,“箕子朝鲜”的开创者朝见周天子,经过殷都,看到宫室毁坏,仍然感怀悲痛不已。

胜利者的收获,是相当丰厚的。平定三监之乱后,姬旦不仅彻底解决了商王朝复辟的隐患,还一鼓作气继续征伐,把武庚的其他盟友一一击破,商朝实际控制的领土进一步扩大,周国成为东至大海、南至淮河的泱泱大国。随后,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两大家族成为周朝根基深厚的大权臣。

白居易《放言五首》里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和今天的“日久见人心”异曲同工,时间最终证明了姬旦的清白,让他成为了公认“文治武功”的“圣人”,千年来备受敬仰和尊重。但是即便这样的人,曾经也对针对他的流言惶恐不已。

人言可畏,自古至今都是如此。如今,网络上也时常存在着可怕的语言暴力,让那些舆论中央的人倍受摧残。但愿旁观者都能理性思考,不传谣,不信谣,远离语言暴力;也希望那些遭受流言和语言暴力的人,能够坚强,找到合理的方法去疏解。和姬旦曾经遭受的压力相比,一些恶语相向算什么呢?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正可以作为我们面对问题、处理危机时,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3、周王朝,周公东征、周成王攻淮夷之战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辅政,而不是让姜太公辅政呢?
人们常说“周公恐惧流言日” 为周朝呕心沥血的周公都干了什么
《尚书》注译《蔡仲之命》
【014】三叔叛乱,周公东征
一个被曲解的忠臣—周公摄政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