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大文明古国的起源之华夏篇

中华文明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存四大文明古国,一直以来关于四大文明古国谁的历史更加悠久一直存在争议,其实这得看以什么作为文明的标志:在距今8000多年前在今天的耶路撒冷附近出现了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耶利哥城,这使四大古文明中的中东两河流域文明成为世界最早的城市诞生地。大约5100年前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王国,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统一王朝,古埃及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由松散的城邦部族形态向统一国家过渡的文明。大约在距今1.2万年前在今天的江西万年县一带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业,这使华夏文明成为全世界最早发展出定居农业的文明。大约9000年前在今天的河南舞阳一带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酿酒技术和乐器。大约8000年前在今天的浙江萧山一带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造船技术。大约6700年前在今天的陕西西安一带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铜冶炼技术。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诞生。

夏朝诞生之前华夏大地上生活着众多部落: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大战与涿鹿,正是这一战奠定了以炎黄部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形成。涿鹿之战后炎黄部族联盟首领的位置实行的是禅让制——尧、舜、禹三大部族首领都沿袭着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禹用13年时间治理成功了肆虐的洪水,为华夏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治水的过程中禹将天下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由于治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于是部族首领管理社会生活的实力得到了增强。禹的儿子启废除之前历代沿袭的禅让制,将部族首领的地位改为世袭制。夏朝世袭制的创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大进步。因为私有财产制度开始破坏原始公社制度,从而产生了帝位世袭的上层建筑,它反过来又加速了私有制的发展。夏启袭位后召集众部落酋长在均台(河南禹县北门外)大宴会,表示自己正式继位。伯益是夷族人,夷族当然不满,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汾、浍流域),建都安邑(山西运城夏县禹王城)。夏的同姓部落有扈氏(陕西户县)起兵反对启破坏禅让制。启杀死伯益,战败有扈氏并罚有扈氏作牧奴。后来启的儿子们争夺继承权,启放逐小儿子武观到黄河西岸。夏启十五年武观叛乱,启派彭伯寿出兵平乱。启喜欢饮酒、打猎、歌舞。启死后儿子太康继位。太康比启更荒淫:带着家属到洛水北岸打猎,接连几月。夷族酋长后羿利用夏民(奴隶)的怨恨夺取安邑,拒绝太康回来,自己做了君长,号称有穷氏。

后羿摄取夏政后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后羿在仲康在位期间广罗党羽。仲康死后立仲康之子姒相为帝,两年后的公元前2145年时机成熟,后羿罢黜姒相并将姒相放逐到斟灌(山东曹县),夺了夏朝的王位,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收买羿的家奴把他杀了,继承了羿的妻妾和全部家业。寒浞称王后不敢有丝毫大意,他心里清楚:如今他所占据的只不过是夏王朝的半壁江山,夏王朝不灭,他的王位就很难坐稳。当初被后羿罢黜姒相在寒浞称王后的第二年春天联合斟寻氏和斟灌氏两大部族兵分三路攻打寒浞。由于寒浞早有准备,姒相的军队只是虚张声势地喊杀了几天,继而两军对峙月余,最后无功而返。寒浞并没有因为夏军退去而放松警惕。他继续征招青壮年入伍,加强军事力量,时刻做好战争准备。为了争取民心,他还对统治区内的平民实行削富济贫减轻赋税等一系列政策,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国势也逐渐富大起来。公元前2011年寒浞向夏王姒相的领地发动了一次突袭,这次袭击不仅掠夺了大批的财物,还捉获了许多百姓。

公元前2010年寒浞发动了针对夏王姒相的大决战,在这次大决战中夏王姒相及其大臣被寒浞杀死,至此夏王朝正式亡国,夏王朝的统治区域全部控制在了寒浞手里。寒浞自以为已经把夏王朝的子孙斩尽杀绝,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夏王姒相已经怀了身孕的妃子后缗人不知鬼不觉地从城墙下的水洞子爬了出去。后缗本是有仍氏之女,她装扮成农妇逃回了母家有仍(今山东济宁市南),后缗在娘家生下了夏王姒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在外祖父家里长大,后来当了有仍国的牧正(主管畜牧的官)。不料身份泄露,消息传到了寒浞那里,寒浞大惊之下立刻派自己的儿子寒浇带人前往有仍国抓捕。少康闻讯后逃往有虞国(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西南)做厨官。公元前1983年少康在有虞国被国君虞思招为女婿。虞思还把伦邑(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东)赐给他,赏他良田十顷,士兵五百名。少康不忘父仇和亡国之辱,刻苦习文练武,广交天下勇士贤臣,为复国准备力量。

公元前1965年少康组织起来的复国大军攻打寒浇的封国,杀死了寒浞的长子寒浇。公元前1963年少康命长子姒杼领兵攻打戈邑,寒浞的次子寒戏领兵迎战,被夏军击败。公元前1962年少康的复国大军先后攻克了寒浞的两大封国,收复了中原大部分地区,紧接着便进军攻打寒浞的老巢斟寻都城。寒浞的部下见大势已去直接捆了寒浞献给少康,至此太康失去的帝位经过几十年又被少康恢复,这件事在后世史书中被称为”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帝位世袭这种新制度经过数十年混乱争斗后终于战胜了传统旧制度“禅让”。 如果说夏朝的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夏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为了最早的「昏君」。只有到了少康还都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公元前2058年少康死后39岁的长子季杼继承王位。季杼统治时期夏王朝达到了鼎盛:季杼在位期间他发明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他同东夷族各部落继续争斗,一直攻到东海边,进一步扩大了夏朝的疆域,最后降服了东夷族。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季杼先后迁都到原(今河南省济原县附近)和老邱(今河南省陈留县附近)。公元前2041年在位17年的季杼病死,其子姒槐继王位。姒槐在位时期夏王朝的国运如同盛开的槐花一样——九夷宾服、四海来朝、经济繁荣、国泰民安。这时夏朝的疆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夏王朝直接控制的领土,另一部分是臣服于夏王朝,但保持半独立地位的各部族,加起来大体相当于今天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当时广大的南方地区基本还是一片蛮荒。

姒槐之后夏王朝又历经了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桀九代君主,作为末代君主的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作为夏王朝藩属的商部族首领汤利用夏朝民众对身为君主的桀的不满情绪发动灭夏之战,双方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夏军战败,汤被各部族一致拥戴为共主,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商朝就此建立。商朝已进入到青铜器时代,这次流传至今的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物可以得到印证。与此同时至少在商朝已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文字甲骨文。公元1899年10月的一天清末的北京人心惶惶,远处的海边似已隐隐传来八国联军的枪炮声。国子监内一灯如豆。在忽明忽暗的灯火下这所皇家大学的最高长官王懿荣正全神贯注地端详一味名叫“龙骨”的中药材。也许王懿荣并不清楚他的发现将石破天惊,但作为京城最权威的金石学家,他一定很清楚这些模糊的刻符对岌岌可危的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三千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19世纪最后一个深秋?”在《问卜中华》中文化学者余秋雨这样感叹:“我想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吉凶!”考古学家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经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发展得也比较成熟;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经基本形成。殷商王朝创造的汉字在文化和语言各异的人群中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那么殷墟和甲骨文究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商朝呢?

殷商是九夷中的一支,他们比较擅长航行和贸易,很可能是与海洋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南方民族。后来这个民族迁徙到山东半岛。商朝人不光造舟、造船,而且有王舟,有商王用的舟。另外不同的贵族也有不同的舟。而且商朝实际上有车兵、步兵、骑兵,还有舟兵。甲骨文中的舟与今天的木板船非常相似。占卜是商王朝最核心的机密,通过垄断与祖先和上天沟通的权利商王将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占卜使用的材料有来自黄土高原的牛骨,更多的是产自南方深海的龟甲,这是否暗示着在商王朝创立之初海洋的气息要远远大于内陆的特点呢?殷商给华夏大地带来的还有水稻种植、灌溉、漆器、竹器等以及长舟的制造技术。3300多年前商王盘庚迁都,率领臣民从黄河南岸迁至洹水之滨,在新邑建都安邦。此后迎来晚商盛世。《诗经商颂》记载:“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被洹水萦绕的殷墟王城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一时号称“大邑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日益发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使殷商都城成为众城之首,发达的农业供养了众多民众。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改善,交通工具的改进尤为明显——“有陆行乘马,水行乘舟,泥行乘橇”之说。在可辨识的1000个甲骨文中与舟船相关的就有30多个。无疑这些都是海洋对中华民族的慷慨馈赠。商朝末年因为周文王不服从商纣王,商纣王就把周文王给抓起来关在了羑里。后来周文王的门臣散宜生用产自海洋的贝类,还有砗磲贿赂商纣王,商纣王就把周文王放了。砗磲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双壳类动物,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的沟槽,状如古代车辙而得名。砗磲分六种,最大的一种叫大砗磲,其外壳直径一般在一米以上,两扇贝壳的重量可达300公斤。砗磲被西方誉为四大有机宝石之一,被中国佛教尊为七宝之一。贝币是中国最早的钱币,是一种由热带、亚热带浅海贝类加工而成的货币,产生于商朝,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天然海贝大小适中,便于携带和计数,后随着社会经济但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逐渐成为商品交换但媒介,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在商朝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赏赐的贝币那可是极大但荣耀。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贝币渐渐供不应求,故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在商晚期又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造型。郭沫若说:“古代的原始货币是介类的,我国货币的历史是由真贝而珧贝而铜贝(所谓蚁鼻钱)而成为以后的铅刀铁钱等,所以凡是关于财货的字汇都从贝,这是古代的孑遗。

商朝在第23位国王武丁手中进入了全盛时期:相传武丁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公元前1247年据说武丁得到一个梦的启示,在民间找到一个筑墙的奴隶,将他任命为宰相,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傅说。武丁在傅说和甘盘等贤臣的辅助下,励精图治,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在武丁时代开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并组成了一支相对固定而庞大的军队。内政巩固之后武丁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征服。首先是迫使周边时叛时服的小邦完全臣服,接着攻打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一带的小邦甫、衔、让等,扩大了版图。这时西北的少数民族鬼方、羌方和土方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也成为武丁对外用兵的重点,其中对鬼方的战争就持续了三年。经过多年的战争,终于打败了这些国家,解除了威胁。武丁还开拓南疆征服了荆楚地区的夷方、巴方、虎方等。在武丁的赫赫武功之中几乎有一位传奇女性一半的功劳——这位传奇女性就是目前有据可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将领、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座商代墓葬,这是安阳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一共出土了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骨器564件、海贝6800枚,甚至有一部分玉器和海贝是出自今天的新疆和田以及印度洋地区,这证明在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之前中华文明已与西域有一定交流。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109件上均出现了「妇好」的铭文,证实墓主人就是妇好。那么妇好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拥有规模如此之大的墓葬呢?

商王朝不同于秦始皇之后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在商王朝的周围存在着众多方国,这些方国有的服从于商王朝的号令,有的则叛服不定,有时甚至会入侵商朝边境。在武丁平叛的历次军事行动中几乎都是由妇好挂帅,她曾打败过周围二十多个方国,攻打羌方时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当时的战争规模是无法和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相比的,妇好能一次带走一万三千多兵力已相当于当时商朝都城十分之一的兵力了。秦统一之后历朝历代最大的外患就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而在商代也面临着来自北部边境的鬼方国的巨大威胁。关于这个鬼方国的来历由于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支撑,因此至今存在争议:有人认为鬼方国是匈奴人的祖先,也有人认为他们是东迁的古印欧人(雅利安人)。大致在和商王武丁同时代古印度、古巴比伦这两大文明古国都不同程度遭到古印欧人的入侵并最终导致这两大古文明的衰落。妇好自告奋勇率兵前往北部边境,在她的运筹帷幄之下商军大胜鬼方军队。如果鬼方真是东迁的古印欧人,那么妇好此战使华夏文明得以避免像其他几大古文明一样被古印欧人征服,使中华文明得以成为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者。随着羌方和鬼方的平定就使得商朝的北部边境安定下来,妇好因此成为商军将士乃至整个商王朝的传奇人物,此后每有征伐皆由妇好挂帅出征,即使在她死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商军出征前必先祭祀妇好以祈求战胜。

值得注意的是:妇好并不仅仅只是一名单纯的军事家,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位政治家。商王朝是一个比较盛行鬼神崇拜的王朝,所以商朝的祭司阶层可以凭借自己可以与神明沟通这点介入政治。妇好恰恰是商王武丁的大祭师,在那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时代妇好能同时掌握国家的军事权力和祭祀权力可见商王武丁对她的信任程度。妇好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以贤内助的身份辅佐商王武丁。武丁在妇好的辅佐下不仅对外武功彪炳,在内治上实行德政,开创了武丁中兴的局面。由于缺乏具体的文字记载,目前我们已很难说清妇好究竟具体介入了武丁朝哪些政治事务,不过她的祭师身份应当是确凿无疑的——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枚用于占卜的龟甲中有200多次提到妇好的名字,这间接证明她是一个负责祭祀占卜的神职人员,在盛行鬼神崇拜的商朝神职人员是可以广泛参与到政治事务之中的,因为这被视为是神的旨意。

除了军事家和政治家这两大头衔之外妇好和商王武丁的夫妻关系也是相当独特的:商王武丁60多位妻妾,这些妻妾除了是他的配偶之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臣服商王朝的诸侯方国,也就是说这属于政治联姻。妇好是这60多位妻妾中的正妻王后,与此同时她也是臣服于商王朝的子方国的首领,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封地和财产。在后来的中国古代史上女性一般是作为男性的附属产物,并没自己独立的继承权和经济权,甚至连人格尊严也难以得到保证,然而在商代女性具有独立的继承权和经济权其实是相当正常的——商王武丁的妻妾中除妇好之外还有好几位也都是来自臣服于商王朝的诸侯方国的首领,除了是商王的妻妾之外同时担任商王朝的将领和臣僚。既然女性在军中、朝中任职在商代并非孤例,那么为什么相比其他几位女性而言:妇好的影响力格外之大呢?这首先是她作为正妻王后的身份地位,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妇好的子方国应该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中实力较强者,与商朝王室的关系也应当是较为密切者。除了作为正妻王后的身份地位之外,她和商王武丁的夫妻感情也相当深厚:妇好死后武丁将其安葬在宫殿内的宫苑池边并亲自为其主持了三次冥婚——将其配与商朝历史上三位贤君,这一方面是信奉鬼神崇拜的武丁希望委托自己这三位贤明的祖先在另一个世界照顾妇好,另一方面也等于是宣布妇好的功绩不亚于历史上的历代贤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时期中国疆域的变迁之《华夏初肇——夏商时代的疆域》
10、商王朝,商武丁攻鬼方、荆楚  商妇好攻羌
王朝的边界:商周时代的鬼方部族简史
少康,灭寒浞,立为夏王,恢复夏政
[转载]中国历代王朝简述之“夏”
和田玉宝藏 揭开万里运玉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