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清王朝12位铁帽子王系列(一)

什么是铁帽子王?铁帽子王,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关键是能世袭罔替!大清276历史中,共有12位承袭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诞生,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铁帽子王的第一代主人以及后世有名望的传承者,希望条友们能够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

1.和硕礼亲王

第一代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

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清初'四大贝勒'之一,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与睿亲王多尔衮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于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和硕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爱新觉罗·代善

后世传承的王爷当中还有哪些是比较有名气的呢?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第四代和硕礼亲王,满洲正红旗人,《鹿鼎记》中的康亲王是也。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礼亲王世袭铁帽子亲王爵位,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杰书承袭,改封康亲王。

三藩之乱起,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耿精忠大势已去,亲自前往投诚,平定耿精忠叛乱。同时,台湾郑经令部将许耀率军万兵攻打福州,为杰书所败。康熙十九年(1680年),台湾郑经溃败后,清军收复沿海厦门、金门、铜山等地。郑经兵败,率领残部逃回台澎地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杰书逝世,谥号为良。

爱新觉罗· 杰书

爱新觉罗·世铎(1843—1914年),第10代和硕礼亲王,清朝宗室,满洲正红旗人,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九世孙,清末后党重要成员。1901年,任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1911年,任皇族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1914年去世,谥号恪。

2.和硕郑亲王

第一代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

济尔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皇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从青年时代起,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因战功赫赫,累封和硕郑亲王,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顺治十二年,薨,谥号为献,入享太庙。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5人被夺爵。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端华(1807 - 1861),第10代和硕郑亲王,满洲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三子。清晚期赫赫有名的咸丰顾命八大臣之一,其弟名声更响——肃顺。道光六年(1826)封三等辅国将军。道光二十六年袭爵郑亲王,不久诏授总理行营事务大臣及御前大臣。道光帝临终时授为顾命大臣,相继任阅兵大臣、右宗正。咸丰十年,皇帝逃往热河时,随从前往,授领侍卫内大臣。咸丰死后,再受顾命,与怡亲王载垣、其弟肃顺等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总摄朝政。后在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手发动的辛酉政变中以专擅跋扈罪赐死,死后爵位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其弟肃顺被斩首菜市口。一生两顾命,败在两女人!

爱新觉罗·端华

3.和硕睿亲王

第一代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40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是清初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出征,征讨蒙古查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满洲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在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爱新觉罗·多尔衮

第三代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淳颖。 淳颖(1761.10.18~1800.12.22)满洲正白旗,睿恪亲王第三子,第三任睿亲王(1778年-1800年)。 生于乾隆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父亲睿恪亲王如松逝世,朝廷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以豫悫亲王爱新觉罗·德昭之子爱新觉罗·修龄承袭豫亲王,淳颖只袭爵为辅国公。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清高宗以当年多尔衮为小人诬蔑,及于开国有功,复任多尔衮为睿亲王,追封谥号为“忠”,配享太庙,其爵位世袭罔替。下诏多尔博还为多尔衮后嗣,命令淳颖袭爵为睿亲王。追封其先祖多尔博、苏尔发、塞勒、功宜布及如松为睿亲王。而后担任过宗人府令、左总政、右总政、玉蝶馆副总裁、正黄旗汉军都统、满洲镶红旗都统、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总理正红旗觉罗学、理藩院事务,授御前大臣等职。嘉庆五年(1800)十一月初七日薨,享年四十岁。朝廷予以谥号为“恭”,由长子爱新觉罗·宝恩承袭睿亲王爵位。

爱新觉罗·淳颖

第五代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仁寿(1810-1864年)清朝宗室大臣,满洲正白旗,为淳颖第四子端恩长子,生于十五年三月初六日。道光三年赏戴花翎,六年八月袭睿亲王,道光七年担任正白旗总族长,后担任镶白旗汉军都统、正红旗蒙古都统等职,管理过左右两翼宗学,做过玉牒馆总裁、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慈禧太后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两宫皇太后谕睿亲王仁寿与醇郡王奕譞往密云捉拿肃顺,夜就行馆捕之。

同治三年十月初十日,逝世,享年55岁,谥曰僖。

爱新觉罗·仁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
清朝八大功封铁帽子王的地位高低的对比
“世袭罔替”的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
八旗的旗主都有那些
雍正帝即位后,康熙帝众皇子的下场都是怎样的?
《八旗制度略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