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蜀等于魏、吴之和 盘点三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十八位英杰之2

第一期给大家介绍了“三国时期德才兼备的十八位英杰”中的后九位。

于是我们第二期跟大家介绍一下在笔者心目中排行的前九位!好,不说废话了!

第九位 鲁肃——总被误解为“败家”的战略家

鲁肃——总被误解为“败家”的战略家

鲁肃生在大富之家,却不幸出生为孤儿,后被祖父母隔代养大。可能由于缺乏父母管束,鲁肃成了一个大气豪爽、乐善好施的后生。鲁肃不治家事、散财货、卖祖产……还热衷于救济贫穷,喜于结交社会各界。周瑜曾听闻鲁肃的名声就前来借粮,鲁肃识周瑜为真英雄,大手一挥将家中一半的存粮送给了周瑜,他们就这样结成了兄弟。

他就是乱世中飘荡的“及时雨”,时常赢得众人的好评,但也有乡邻背后讥讽他“败家”。

曹操打来的时候,群臣都劝孙权要投降,鲁肃私下偷偷告诉孙权“如果我们这些做臣下的投降了还能得到个一官半职,而你投降了能得到什么呢?”于是孙权更加坚定了绝不当一个败家子!鲁肃让孙权速速把周瑜叫回来,于是就有了后面把曹操干趴下了的赤壁之战!

再后来,在慷慨的鲁肃极力赞成之下,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被后世的史学家定性为鲁肃一生中最大的“败家”之笔,谁都知道最后有借无还嘛!

鲁肃之所以执意将荆州借给刘备,他太清楚只凭东吴是无法和曹操长期消耗的,必须借用刘备的力量,但想借助刘备的力量就必须让其强大起来!这些战略思维,岂是送粮给周瑜后,背后讥讽他败家的乡邻所能理解?岂是曹丞相刚放言要攻打过来,就嚷嚷着要投降的人所能理解?

鲁肃和周瑜,一生的挚交

第八位 张辽——战功赫赫、以德立身

张辽——战功赫赫、以德立身

张辽一身战功赫赫,在被曹操收为部下之后,不仅助曹赢得官渡之战,还连续击破袁军,远征远征乌桓之时,还曾斩杀单于蹋顿。张辽最辉煌的战功当属众所周知的“威震逍遥津”。届时曹操的主力在汉中,合肥只有七千兵马。此时,孙权为了策应盟友刘备,举兵十万来犯,可惜遇到了张辽,逍遥津一战八百人大败孙吴十万兵,成就一段神话。

张辽居五子良将之首,拜为前将军,在曹营非宗族将领中排行第一。作为一个降将来说,为何能赢得如此殊荣和地位,除了战功之外,可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忠诚和品格。张辽事事以主公为先,把曹魏的天下看得比性命还重,这是他受到曹操和曹丕欣赏的最重要原因。

让我们回到只有七千守军的合肥。根据当时曹操留下的镜囊指示,张辽和李典面对孙权的进攻必须分兵出战!在不少人对曹操的命令产生了怀疑之时,张辽却果断出击得胜。他曾对众人如此说“曹公的指示是要我们在敌人大军没有集结完毕之前主动出击,打击敌人的气势,安定众人的心思,这样才可能守住合肥,实力悬殊时一味坚守更易失败。”张辽不但用“威震逍遥津”的行动维护了曹操,还丝毫不争功,明显把功劳归于给曹操的英明。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写道“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前半句就是在描述曹军持续猛攻昌霸几乎无计可施。张辽其实也算到昌霸也到了山穷水尽无法支撑的地步了,于是,张辽单人独骑拜访昌霸,果然成功招降。曹操得知,满怀担忧的对张辽说“这可不是一个大将应该做的啊”张辽回应:“您的威信著于四海,昌霸必不敢加害我。” 以德立身,必敬其主!

忠勇的张辽是曹魏之柱石

第七位 赵云——一身是胆、忠肝义胆!

赵云——一身是胆、忠肝义胆!

赵云,字子龙,原为公孙瓒部下,后来加入了刘备阵营。论武勇,他逊于吕布、张飞;论谋略,强过于他的比比皆是;论功绩,赵云也缺乏像周瑜之于赤壁、陆逊之于夷陵这样举足轻重的历史战役。但他为什么自古以来在老百姓心目中都是三国武将中的“人气王”呢?

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他在虎豹骑的追杀下,保全了刘禅和甘夫人;他能在魏大将军曹真的大军追击下,安然撤退;还曾于乱军之中,救出了老将黄忠; 他预料到了赵范的反叛,阻拦过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他曾大摆空营计,吓退了曹魏追兵;他在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因国贼未灭,而拒绝了封赏;他对刘备说“终不背德也”; 他寿终正寝,被追谥为顺平侯。“柔贤慈惠”、“执事有班”,两千年来这是他的专属形容词。纵观他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感慨,赵云的确是一位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名将。

的确,一身是胆,白马银枪赵子龙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但更深入人心的是他为人刚直、公私分明、胸有大局、不争不抢、敢于直谏、低调做人的美德!

单骑救主、一骑当千的赵云

第六位 黄忠——老当益壮、以德报怨

黄忠——老当益壮、以德报怨

关羽率军进攻长沙之时,老将黄忠迎战但不慎马失前蹄,关羽没忍心杀他,故意将他释放。第二天再战,黄忠故意仅射中关羽盔缨,以报其不杀之恩。长沙太守韩玄见状,认为黄忠肯定是通敌,被关羽给收买了,就命人把黄忠绑了起来,要将其处死。幸得魏延看不下去反叛杀了韩玄,也救下了黄忠,然后一起向刘备投降。刘备军入长沙之后,黄忠不顾韩玄曾要杀他,念其曾为自己主公,还特向刘备请求葬韩玄尸首于城东(风水中是东为尊)。

而后雒城之战时,黄忠向刘备请战,但魏延讽黄忠年纪大,要替黄忠出战。最后魏延不慎落马,危在旦夕之际,黄忠射死了刺向魏延的邓贤,救下了魏延一命。

刘备入川之时,黄忠为感激刘备的赏识,身为将领竟然每每率先登城拼杀,攻取益州路上不断建功,刘备是看在眼里。进位汉中王之后,刘备册封上将,关羽不满赵云未在列,说了句针对黄忠的话,“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黄忠虽听闻但并未介意。在关羽死后,黄忠进攻东吴时,看敌将潘璋手拿“青龙偃月刀”,黄忠怒喊:“为关将军报仇”,结果冲杀过去却中埋伏,被射中肩窝失血而亡。

黄忠不但人如其名,对侍奉过的主公们都忠心耿耿,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不在乎别人嘴巴上怎么说他,只要别人对他好,他就会全力回报。甚至是以德报怨!

第五位 周瑜——文武兼备、气度非凡

周瑜——文武兼备、气度非凡

周瑜正值年少之时就一路辅佐孙策征讨下江东的基业,他所操盘而全胜的“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最为传奇,最被人称颂,被后人评述最多的一场大战,其结果扭转了整个汉末的历史进程、确立了鼎力三国的局面。

据载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通音律,才华横溢,性格谦和,向来以德服人,他也为他的后继者们树立了文武兼备的儒将典范。

在孙策初创之时,只有一千多属下,想占领江东无疑是天方夜谭。志同道合的周瑜将自己所有祖产和手下的四五千兵马赠与孙策,辅佐其创业,简直大方得无以复加!周瑜还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孙策死后年幼的孙权上任,孙吴内忧外患之时,周瑜并无僭越,恪守君臣之礼,最终辅佐孙权排除万难稳定了局势;赤壁之战前后,面对程普不服的刁难,周瑜表现得犹如蔺相如般的大度,并没有与之计较,最后程普差点上门负荆请罪,逢人就说周瑜的好话。

大方、大义、大度,这就是周郎的品格。只可惜天妒英才,陨落之时年仅三十六。

第四位 关羽——一代武圣、义薄云天

关羽——一代武圣、义薄云天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这些朗朗上口的典故就说明了一切,在关羽军师才能方面实在不需要太多的描述。

他将“忠臣不是二主”的特性展现淋漓尽致。时至今日,我国各地随处可见的“关帝庙”和平常人家的“关公相”证明了他所代表的“忠义”二字是多么深入人心。功名利禄这些俗物对关羽来说都是浮云,这些曹操都给了他,但仍无法阻止他去苦苦寻找他的兄长。关羽也是人,也做不到完全认死理般的无情,只要他懂得人家是对他真心好,他宁愿背负骂名和罪责,他也会感恩,华容道他放过了曹操就可印证。

很多人会说关羽太过于孤傲,道德上很难称其为楷模。其实笔者认为,人无完人,白璧微瑕,有些许缺点也很正常。关于在忠义方面已做到极致,难免心生孤傲。还有,我们也不得不感慨“义薄云天”的关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价值观,值得我们对其敬仰。

第三位 刘备——慧眼识人、仁德之君

刘备——慧眼识人、仁德之君

刘备有着极为优秀的组织才能,很会结交人、用人、识人、提拔人。关羽、张飞号称万人敌,但他们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跟着刘备南征北战,锻炼出来的,刘备待之甚厚,亲如兄弟。刘备能让这么多人追随他,其人格只是一方面。作为一个好主公,刘备能发现关张这种人才并且和他们迅速搞好关系,也能持续笼络赵云、诸葛亮这种人才,还能甄别遇到的各种人才,比如评价马谡不可大用,黄忠老而弥坚,甚至是破格提拔魏延做汉中太守,让本以为会让张飞出任的人大跌眼镜。

刘备用人的能力确实很强,这是在三国乱世中,他称霸为一方诸侯的安身立命之本!

《三国演义》演义中,刘备堪称“仁德”二字的化身。有很多评论家对此很不屑一顾。如鲁迅曾留下这样的话“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但笔者并非这么认为。在关羽死后,一向理性的刘备开始不听诸葛亮的劝,强行寻仇导致被陆逊击败,终客死白帝城。没人会为了义气和感情拿自己拥有的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去开玩笑。刘备的仁德是骨子里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但刘备想必是到了德满则溢的程度了,可能这也成为了他称雄路上的拖累。

第二位 诸葛亮——才为民用、厚物载德

诸葛亮——才为民用、厚物载德

诸葛亮无疑是《三国演义》中被描得最完美的人,不仅是三国第一谋士,还是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天文家、气象学家。外能带兵打仗,内能安邦定国,攻无不取,战无不胜,几乎无所不能!鲁迅不得不说“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作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的才能就不再举例论证了,实在没这个必要,我们重点说说他的“德”。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跟他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身为丞相、大权一身时,李严怂恿他加九锡;这些僭越的事情其实对他这种人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凭他的功绩,他该拿该得的他都不在意,又怎会索取那些非份的东西呢?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可能比较熟悉,读了他的《临殁遗表》同样会让人感慨万千、黯然泪下“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就是这么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诸葛亮的德,不仅表现他对汉室的忠诚,更表现他对百姓,对平民的仁爱。在稳定蜀国之后,诸葛亮和黄月英屡屡将自己的才智用在了为百姓造福的发明创造之上,除了纯军事发明八阵图、诸葛弩、火兽等等之外,还有军民两用的孔明灯、木牛流马、独轮车,甚至是纯民生的发明,如诸葛锦、馒头、孔明棋……等等。三国时期,高智的能人比比皆是,用智慧为自己谋福利天经地义,又有几人有怜悯百姓苍生之心,为百姓的日常生活而造福呢?

第一位 荀彧——王佐之才、至德高风

荀彧——王佐之才、至德高风

谈到荀彧,人必称其为“王佐之才”,其实一点都不夸张,曹操势力在初期要是没有他,大概率已经覆灭了!

荀彧的“王佐之才”到底是怎样的“才”呢,有多高?近年来,不少品评人士常用“汉初三杰”来对比荀彧,常用的评价就是“1个荀彧 = 1个张良 + 半个萧何 ”。的确,荀彧最突出的能力就是制定大方向的战略,对自我的认知、对局势的理解和预判、对实现长期目标的具体规划不仅了然于胸,而且具体实施之中也是游刃有余。

在曹操势力草创初期,荀彧就为其制定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务实战略,稳固兖州根据地势力的曹操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而后献帝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荀彧迅速建议曹操以“奉天子以令诸侯”为未来征伐天下之良策,曹操迅速相应抢在了其他诸侯的前面控制了献帝。当有了献帝这个“外挂”之后,曹操也毫无悬念的进入了开挂模式。曹操常对人称荀彧为“吾之子房”,荀彧完完全全是配得上,他的战略眼光可以说丝毫不逊于“谋圣”张良。

如果说荀彧在政务、后勤方面的能力和“明相”萧何比的话,可能安抚百姓和筹粮达不到那么极致的程度。但是荀彧有一项杰出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不管跟萧何还是跟三国时期任何人比,举荐人才方面荀彧绝对是厉害的,荀彧先后为曹操举荐了戏志才、郭嘉、荀攸、陈群、钟繇、司马懿、杜畿、杜袭……等等,可以说曹操的整个顶级谋士班子有半数都是荀彧组建起来的。可能吧,萧何可以“月下追韩信”也可以“设计杀韩信”,这一点不用问,了解荀彧的人都知道他做不到。我们保守一点评价吧,在政务、后勤方面,荀彧至少等于半个萧何。

领兵和计谋是“兵仙”韩信的特长。在这方面荀彧也值得称赞,先是“驱虎吞狼”之计搞定刘备和吕布;“四胜四败”论让曹操坚守官渡,得以击败袁绍,最终一举平定河北;“轻骑袭荆州”之计,让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兵败当阳,曹操于是长驱直入,富饶的荆襄七郡收入囊中。荀彧可不仅仅是顶级谋士而已,在曹操东征陶谦吕布偷袭兖州,留守后方的荀彧客串了一把统帅的角色,不但身人虎穴,成功劝说兵临城下的豫州刺史郭贡保持中立,且拔剑领兵力战,最终保下三城,为曹操杀回兖州、收复失地,创造了条件。我们中肯的评价,虽离“兵仙”境界还有相当差距,领兵和计谋方面,荀彧不亚于半个韩信。

荀彧拔剑领兵力战,最终保下三城

至此,笔者认为荀彧重新定义了“王佐之才”这个词,“1个荀彧 = 1个张良 + 半个萧何 + 半个韩信 ”,要一个人做到“汉初三杰有其二”才行!

谈到荀彧,笔者用了好多篇幅来说他的“才”,对于他的“德”我觉得不用太过于赘述。大家可能会认为,既然已位极人臣,谁当皇帝还都不一样嘛,干嘛较真呢,可是他偏偏不是。在那个时代,每个有头脸的人都叫嚷着要“匡扶汉室”,但荀彧这样的人显然是最为忠于汉室的那少数几个。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他连生命都不要,更别提功名利禄和身外之物。私以为,用“至德高风”来形容他不为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较三国人物
他若不死,诸葛亮排不了第一
三国人物这么排,应该是没有争议了
看完这个五分钟短片,感觉这个世界不需要男人!
鲁肃一生战略眼光卓越,力促联刘抗曹,吕蒙和他的差距在哪?
《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