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日本航空母舰(六)——三条“小平板”:大鹰级航空母舰
  • 大鹰级航空母舰

建造背景

由于日本海军于1934年陆续开工建造的剑崎、高崎高速给油舰在《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到期后被改造为两艘小型航母祥凤、瑞凤,加入海军服役,其改造花费的预算与时间所换来的战斗性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瑞凤号航空母舰

日本邮船公司以日本海军资助为后盾,于1937年9月决定建造3艘新田丸型大型客货两用邮轮,订单发给三菱长崎船厂,要求邮轮排水量达17150吨,航速达22.5节,用于欧洲航线的运营。

当时该公司航行于欧洲航线上的邮轮如香久丸等已经老化,急需更换。既然接受了日本海军的金钱资助和舰政本部的技术指导,3艘邮轮在建造过程中当然事先便为改造成航母进行了准备。

设计特点

其舰体采用中央船楼平甲板船型,前部第一船舱预备用作重油燃料舱,第二船舱则预备用作航空炸弹、鱼雷等储备弹药舱。在预计成为升降机井的位置留有开口,不过在作为邮船建造时将开口封闭了。上层建筑和客轮设备都可以快速拆除。

新田丸内部奢华的布置

作为邮船来说,3艘新田丸型还是非常舒服、奢华的,有宽阔的观光甲板、可载客285名的众多客房,有精心布置的餐厅和舞厅、社交室、读书室、美容室等娱乐设施,不少高级场所甚至使用了当时极少见的船上冷暖空调设备,68间一等客舱中有59间带有私人浴室。

新田丸型邮轮所采用的动力系统也可以证明其早就为改装成航母做了准备:并未采用大型客货船一般使用的柴油机,而采用了4座带有空气预热器的三菱重油专烧锅炉和2台三菱—帕森斯式高低压蒸汽轮机。

当然,采用较为昂贵、高速的动力系统(这个“高速”是相对一般邮轮而言的,对于军舰来说仍然是慢速)对以后改造成航母大为有利——在改造时用不着开膛剖腹更换动力系统。新田丸的船上设备几乎全部电力化,直流、交流发电机都有装备,发电量可以满足当时日本七八万人城镇的需求。

新田丸豪华客轮

1938年5月9日首舰新田丸开始建造,1939年5月20日下水,1940年3月23日竣工。二号舰八幡丸于1938年12月14日开始建造,1939年10月31日下水,1940年7月31日竣工。三号舰春日丸1940年1月6日开始建造,9月19日舰体完工下水,但舾装工程还在进行中时便被日本海军征用并改造为航母了。新田丸与八幡丸服役后被日本邮船公司用在日本至北美航运线上,但两舰也预先制造了升降机等,开始做改装航母的准备。

1940年11月15日,日本海军实施第一次船舶征用计划,日本邮船公司正在建造中的橿原丸、出云丸、春日丸邮轮都被列入了征用计划。作为新田丸型三号舰的春日丸临时改称第1003号舰,1941年5月1日前往佐世保海军工厂改造为特设航空母舰(该型航母也就暂时被定名为“春日丸”级特设航空母舰),9月5日改造完成,1942年8月31日改名为“大鹰”,成为正规航母。

橿原丸、出云丸也就是后来的飞鹰级航空母舰。具体可以见我的另一篇文章:歪歪斜斜的“双鹰”

飞鹰级航空母舰

1941年8月9日第二次船舶征用计划实施,一号舰新田丸也被征用,但一开始是作为运输舰使用的。日本时任首相近卫文磨下令新田丸随时做好出航准备。他向罗斯福总统连续发出呼吁,请求进行两国首脑会晤,争取在最后时刻阻止对美开战。只要罗斯福同意会晤,不管地点为何,近卫都会乘坐新田丸立即赶去。

由于罗斯福最终没有同意会晤,近卫于10月辞职,对美开战的大锅扔给了东条英机,新田丸的这项出航待机任务也就取消了。1942年5月27日新田丸才开始在吴海军工厂改造为特设航母,8月20日改名为“冲鹰”,成为正规航母,11月25日改造完成,即大鹰型航母三号舰。

在此之前,1941年11月5日,开战前的第三次船舶征用计划实施,二号舰八幡丸被征用,1941年11月21日开始在吴海军工厂改造为特设航母,1942年5月31日改造完成,8月31日改名为“云鹰”,成为正规航母,即大鹰型航母二号舰。

大鹰级航空母舰

新田丸型邮轮的改造工程本身并不复杂,动力系统保持不变,右舷中央舷侧设置下弯式烟囱。原邮轮的观光甲板下方舱室只稍作修改,转变为重油库、弹药库。

观光甲板以上的所有邮轮设备被拆除,设置一层飞机库,舰体前部与后部各设置一台升降机,机库以上便是飞行甲板,由舰舷侧的支柱支撑,支柱之间有薄钢板作防浪侧壁。

相对于先进行改装的大鹰、云鹰,最后改装的冲鹰飞行甲板尺寸有所放大。着舰制动装置是8座吴式四型。由于甲板较为狭窄的原因,没有设置甲板舷侧舰桥,舰桥设置在甲板下的机库前端,甲板两舷各有2座起倒式无线电桅杆。

冲鹰号航空母舰

对由毫无防护力的邮轮改造而来的大鹰型航母来说,增加少许装甲防护都将使其复原性、航速等指标下降到不可接受的地步,因此改造工程并未加装任何装甲板。

大鹰型航母的武备方面也相当可怜,只有冲鹰装备了较先进的双联装40倍径89式127毫米高射炮4座,两艘姊妹舰不过是拿老旧的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射炮充数。

1941年时零式战机已经开始服役,大鹰型航母建成时的载机遂确定为零战和九七式舰攻,总数为27架,最后改装的冲鹰载机达到30架,以其两万吨以上的满载排水量来看载机数偏少,这是冲鹰由于船体结构限制,只能拥有一层机库所带来的缺憾。

美国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

总体来说,大鹰型航母航速一般,载机数也不多,且舰体防护能力严重不足,并不适合执行第一线作战任务,如果与美国的护航航母进行比较,性能差异倒是并不大,适合用来执行二线辅助作战任务。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17830吨 公试排水量:20000吨 舰体全长:180.24米 最大舰宽:22.5米 平均吃水深度:8米 飞行甲板全长:162米(冲鹰172米,经过改造后的大鹰、云鹰达到180米) 飞行甲板最大宽度:23.5米(冲鹰23.7米)

动力装置:三菱—帕森斯式高低压蒸汽轮机2台,三菱重油专烧锅炉4座 输出功率:25200马力,双轴推进 航速:21节 燃料搭载量:重油2250吨 续航距离:8500海里/18节

武器装备:单管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射炮4座(冲鹰为双联装40倍径89式127毫米高射炮4座),双联装96式25毫米机炮4座(冲鹰为三联装96式25毫米机炮10座)

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搭载舰载机:27架,其中零式舰战11架(常用9架,备用2架),九七式舰攻16架(常用14架,备用2架)(冲鹰的零战达到14架,常用12架,备用2架)

乘员:747人(冲鹰为850人)

服役动态

1942年5月和8月云鹰、冲鹰两舰相继完成航母改造工程之前,大鹰型一号舰(此时仍然叫春日丸特设航母)已经于1941年9月1日与翔鹤号航母一同被编为第五航空战队。

云鹰号航空母舰

瑞鹤于9月25日正式服役,当天春日丸被改编入第四航空战队与龙骧结伴,在司令官角田觉治海军少将的指挥下参加进攻东南亚各地的作战行动。

不过由于预定要搭载的零式战机、九七式舰攻迟迟没有到来,这一阶段春日丸上搭载的仍然是老旧的九六式舰战和九六式舰爆,所担负的具体任务也就是侦察、运输飞机到前线机场等辅助性任务。

1942年1月初,还没有入港改造的新田丸号邮轮执行了运送日本海军陆战队从上海到太平洋中部威克岛的任务。该岛礁遭到苍龙、飞龙舰载机队的猛攻之后,美军抵抗部队投降,被俘的1200人遂由新田丸负责运回美国本土。

冲鹰号航空母舰

5月3日,特设航母春日丸在凯塞林环礁附近遭到美潜艇鱼雷攻击,但没有被击中。中途岛海战失败后,8月初瓜岛战事又起,手上缺兵少将的山本五十六竟临时将连正式军舰身份都还没有的春日丸与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编组前往特鲁克基地督战。

8月9日,结束了改造工程的八幡丸特设航母也搭载16架舰攻机、16架舰爆机经由塞班岛前往乌利西环礁。第二次所罗门海战结束后的8月底,3艘新田丸型邮轮改造为大鹰型航母的工程全部宣告结束,航母正式投入服役。

大鹰、云鹰继续在所罗门群岛海域执行运输任务。9月28日,在回航至特鲁克前,大鹰被美国潜艇鳟鱼号发射的一枚鱼雷命中舰体中部,轮机舱内死亡3人,另有10人受伤,在特鲁克紧急维修后由驱逐舰时津风、涟护送回吴港修理,1942年年末才返回战场。

被鱼雷击伤的大鹰号航空母舰

在瓜岛战事走向穷途的同时,大鹰型航母往返于本土与特鲁克、菲律宾、爪哇等地,而在日军缺乏护航力量保护的漫长航线上,美军潜艇所构成的水下威胁自1943年开始就越发严重了。

大鹰、冲鹰于4月初运送陆军三式战斗机(即飞燕)前往拉包尔,4月9日遭到美军金枪鱼号潜艇的鱼雷攻击,不过此时美军鱼雷质量仍然不高,命中大鹰右舷中央部的鱼雷没有爆炸,大鹰躲过一劫。

9月24日,大鹰又在小笠原群岛中父岛附近海域遭到海鲈鱼号潜艇的鱼雷攻击,观察兵看到右舷500米处有鱼雷射来时已来不及躲闪,6枚命中鱼雷中只有命中舰艉的1枚爆炸(返回本土后查明右舷还有5个被撞击的凹坑而得知,最奇怪的是在左舷还发现了几个不知什么时候被鱼雷命中的凹坑),但仍造成推进轴损坏并大量进水,舰只无法航行,9名人员身亡,大鹰被拖回到本土修理。

这里可以看出,美军的鱼雷质量实在是烂

海鲈鱼号潜艇

11月30日,冲鹰与瑞凤、云鹰一同从特鲁克航向本土。冲鹰舰上除了从所罗门、新几内亚撤出的士兵、器材以外还有很多搭便船的平民以及美军战俘。而美军通过破译日军密码电报,引导潜水艇到日军航母编队将通过的航线上,等候伏击。当天就有一艘美军潜艇向瑞凤发射了3枚鱼雷,但没有收效。

日军航母编队继续前进,12月3日凌晨在海上遭遇暴风雨,能见度很低,美军潜艇旗鱼号使用雷达捕捉到日军航母所在位置,发射鱼雷命中冲鹰右舷舰艏部位,爆炸导致冲鹰飞行甲板前端损坏。

旗鱼号继续跟踪日本航母,早晨5时50分再次发起鱼雷攻击,这一次的鱼雷爆炸造成冲鹰舰体内大量进水,螺旋桨损坏,无法航行。9时40分旗鱼号发起第三次攻击,再中1枚鱼雷的冲鹰舰上燃起大火,迅速翻覆沉没,位置在北纬32度37分、东经143度39分。1250人被卷入海底,冲鹰是日军损失的第一艘民用商船改造航母。1944年2月5日冲鹰被除籍。

旗鱼号潜艇

1944年1月19日,云鹰便在塞班岛海域遭到美军黑线鳕号潜艇的鱼雷攻击,但没有沉没,返回横须贺修理至6月底。

8月8日,大鹰协同3艘驱逐舰、9艘海防舰护送“ヒ”71船队从日本前往菲律宾,17日抵达台湾马公港,预计20日下午抵达马尼拉,这条航线完全就是紧贴着“第一岛链”的所谓“安全航线”。

结果18日早上开始船队中便不断有船舶遭到美军潜艇攻击,晚上10时15分左右,负责护航的大鹰终于也被红石鱼号潜艇发射3枚鱼雷命中,航空汽油库被引爆,26分钟后沉入海底,沉没位置是北纬18度16分、东经120度20分。超过700人与大鹰同沉海底。10月10日,大鹰号被除籍。

石首鱼号潜艇

而最后一艘大鹰型航母云鹰也没能幸存多久。9月11日,云鹰与其他若干军舰护卫“ヒ”74船队从新加坡向中国台湾方向航行,17日凌晨美军石首鱼号潜艇首先攻击航行在云鹰右舷后方的一艘运输船,在云鹰见运输船爆炸起火而转舵时,又趁机于0时42分发射两枚鱼雷,命中了云鹰的舰体中部与后部。云鹰抢救至7时30分只得弃舰,7时55分全舰沉没,沉没位置是北纬19度18分、东经116度26分海域。约有760人获救,270人阵亡。11月10日云鹰被除籍。

大鹰级航空母舰在日军中的定位类似于美军的护航航母,但是由于产量不能达到美军那么高,导致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出彩。

本期对大鹰级的介绍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喜欢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支持一下。在下一期中,我将为大家带来日军另外两艘改造航母:神鹰号和海鹰号,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同时我也有其他系列在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也多来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英国航空母舰——鹰号舰队航母
染血的“神风”——旧日本海军航母发展史(二)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航空母舰
六雷夺命——射水鱼大战信浓,“不沉航母”覆灭记!
二战奇葩,陆军造航母,海军造坦克
历史上的今天 : 胡蜂号航母被日军潜艇击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