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纣王最大的对手,后来在周王朝开了个副本|史记次元殷商世代018

商王朝即将进入商纣王的时代,这也是商王朝故事最精彩的时代,在《殷本纪》的记录里,这段时间充满了阴谋、暴力和性的元素。记录这些事是为了证明商王朝注定要在这一代荒唐的君主的败坏下,最终走向灭亡。

《史记》次元同时还倾向于记录在这一过程中,商朝的王室还是有一些明智的人,他们一直都在努力阻挡商王朝不断走向灭亡的步伐,同时也认定,选择辛,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商纣王作为继承人,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018

在《殷本纪》里,帝乙死后,关于谁来即位的问题,司马迁像是有意在拉偏架。他一方面肯定了辛、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更有资格继承王位。另一方面,又有意提到了帝乙的另外一个叫微子启的儿子。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帝乙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儿子呢?从后来的《宋微子世家》里,至少可以确定除了微子启和辛之外,还有其他的儿子。只是在《殷本纪》里,当帝乙死后,司马迁在记录辛继承君主之位的时候,有意提到了帝乙的另外一个儿子微子启。司马迁肯定是故意的,就像是在说,辛拿了本来不该属于他的东西。

在《殷本纪》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记录辛、也就是后来商纣王从帝乙手中继承王位时,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这个事实被特意强调,像是在交代一个非常重大的背景,让人觉得后面发生的事情很不正常,也不合理。这让后来的人很容易就为微子启抱不平,命运好像对微子启这个人不太公平了:他是帝乙的长子,就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卑微,不是正妃,因此他也就没有嫡长子的身份。这意味着,他在权力继承问题上,要往后排一排。这无形中有了一个暗示,就是在《史记》次元里,比较倾向于一种观点,微子启比辛更有资格。

微子启的竞争者是帝乙的另外一个儿子辛,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商纣王。那么,我们结合商王朝历代兄弟子侄之间的争夺战来看,帝乙的兄弟和他的其他儿子们有没有也在当时摆出来排个先后顺序呢?这里就把一个可能是多个选项变成了一个二选一的选题。

辛是微子启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比微子启拥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他妈是帝乙的正妃。也就是说,从身份上他才算得上是毫无争议的嫡长子。这意味着在王位继承权的问题上,他是有优先权的。

这样看来,关于这段记录,是不是就变得别有深意呢?司马迁这么记录,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或者说,是不是在微子启和他的弟弟辛之间,还有其他的故事呢?

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微妙的记录方式。是司马迁有意要将两兄弟对立起来吗?

仅仅从这段文字记录来看,通过这种比较,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很难看出由谁来继承王位更为合适。从后来历史的结果来看,商王朝就毁在那个后来称为商纣王的辛手里。这让很多人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继承王位的是微子启,商王朝就不会灭亡。“如果”的事总是存在于另外一个平行空间里。但是在《史记》次元所认定的规则里,辛确实事比他哥哥微子启更有资格,更天经地义。

那是否意味着,其实在当时存在另外一种事实呢?有一部分人认为微子启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也可能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所以,“启母贱,不得嗣”这个表述对微子启来说,是充满遗憾的。“辛母正后,辛为嗣”这句话意味着,辛就以这张王牌毫无意外地锁定了胜局。微子启是否因此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呢?《史记》次元的记录里,有意将这个情况对立起立,形成了尖锐对立的态势。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大概可以判断,在这件事上司马迁带着明显的倾向性,认为商王朝在帝乙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他看来,如果选微子启上位,那就好了。司马迁是一个带着明显倾向的记录者,或者是故事的创作者。商王朝的衰亡史变得似乎更有戏剧性,更具备悲剧的属性,也让后来的人为了那个曾经伟大辉煌过的王朝遗憾。不然,哪有后来的周王朝什么机会。

如果,我们仅仅把司马迁记下的这段是理解为在记录一个事实呢?

帝乙死了,最有可能性的候选人在微子启和辛之间选择。《史记》次元里记录的意思是说,到了这个阶段,拼的其实两个人背后母系一族的实力,微子启的姥姥家明显落于下风。这直接就变成了一场拼妈的游戏。而且从这个记录的针锋相对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来,这场争夺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帝乙死后,商王朝的王位继承权很可能一度是一个难题,并且在微子启和辛之间存在过一场激烈的斗争和较量。很明显,他们各有支持力量。也就是说,在这次权力争夺战的运作中,微子启一方失败了。

司马迁的这么记录是否还有一重含义,他隐晦的记录了微子启可能在这场争夺战中一度占了上风,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只是在关键时刻,被人抓住了死穴,以至于到了后来,大家也都为他的失败深深感到惋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作为胜利者的辛,也就是后来的商纣王最终把商王朝推向了灭亡。从后果来看,历史就有一种祥林嫂式的懊悔里:如果当初事情不那么发生就好了。

关于后来这个商纣王呢?在他还是辛的时候,《殷本纪》里是这么记录的: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从这段带着负面判断的文字记录里看,这个人就个人能力而言简直不要太优秀。只是他可能太自负太骄傲了,没有运用好他的能力。这是也是《史记》次元记录的另外一种遗憾。当然了,按照《史记》里的,他还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怕老婆。

王位交到这样一个人格上充满争议的人身上,伟大的商王朝就要完蛋了。微子启在这个时候很突兀的出现,应该是在说,他曾经努力过,后来失败了。在这场较量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应该是对于辛的位置最有威胁的人,后来辛成为荒唐暴虐的末代君主之后,居然没有干掉他。

这很可能说明在历代兄弟子侄的激烈争夺中,像微子启那样的人具备了一种自保能力。他们很清楚威胁在哪里。

微子启放弃了吗?他作为帝乙的长子,可能一直都认为他自己更有资格,至于后来他和辛代表的商王朝分道扬镳,奉行的应该是一种不合作政策。

到了周王朝确立之后,微子启有了另外一个机会,在周王朝的主线故事之下,开启了一个副本,就是后来的宋国,他的遗憾和努力更详细地记录在《宋微子世家》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子和比干
【阅读悦读丨历史】比干是林姓的始祖?
比干的故事:比干空有一副好心肠
李老师评帝辛
纣王的王位竟然是这么得来的,令人想不到!
“三仁”:比干、箕子、微子_林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