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唐往事(247):宰相儿子打人,怎么处理老百姓能满意?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39)

派系斗争,要害在用人。李治和武则天争权,许敬宗到底偏向谁,只要看他在人事问题上的立场就清楚了。

人事的关键在宰相,现在来看第三个宰相:许圉(yǔ)师。

许圉师这个人,历史记载不多,只知道他是功臣子弟,老爹就是那个李渊小学同学、峡州(湖北宜昌)刺史许绍。当初李靖南下,因为道路不通滞留峡州,李渊曾密令杀掉李靖,全靠许绍说好话才刀下留人。

许绍去世比较早,于唐朝统一南方前病逝,但他扼守长江中游,为唐军经营巴蜀、进而夺取江南立下很大功劳。贞观中,被追封为荆州大都督。

许圉师是许绍小儿子,做宰相前没听说什么特殊事迹,只知道书读得不错、考上了进士。之后慢慢升迁,显庆年间、也就是李治正式掌权后,当上宰相。

他做宰相那几年,正是帝后关系微妙、开始出现矛盾的几年。两个老板有矛盾,直接面对的宰相可就不好干了。事后看,许圉师的想法,大概希望置身事外、谁也不得罪。

这想法和他的性格经历有关。第一他能被选作宰相,说明绝不是长孙无忌一派。长孙无忌在朝中经营几十年,李治做太子后更是权势熏天,一直在中央任职的许圉师竟然没有卷入,说明小心谨慎是个'不粘锅’。第二后来他到地方任职,有次碰到手下贪污公款,他不是追究处理,而是写一首《清白诗》赠给对方,据说'犯者愧惧,改节为廉士。’先不说他的诗是不是真有如此奇效,起码体现一种和稀泥的风格。

这种性格,加上前面成功的经验,许圉师大概觉得:继续打太极、不参与上面的斗争,是个最保险的办法。

这次他打错了算盘。

小事可以和稀泥,大事就很困难;其他人可以装糊涂,宰相就不太躲得过去。

许圉师面对两个问题:第一,李治和武则天都想说了算,导致很多事情上,宰相们必须表态。打马虎眼,一次两次可以,搞多了两边不讨好。第二,这时正处于李治和武则天争权的初期,初期就意味着大量的摩擦和冲突。不象后来两人慢慢磨合,形成了一定的默契。默契就意味着妥协,那时底下人才有做和事佬的可能。

许圉师的不幸,就在他以和稀泥的性格,身处一个无法和稀泥的历史阶段。

下面,来讲导致他最后垮台的事情——'鸣镝事件’。

事件本身并不复杂:许圉师的儿子叫许自然,在中央当个处级干部。某天外出打猎,踩踏了老百姓的农田,为此跟田主起了冲突。'田主怒,自然以鸣镝射之。’争执中,许自然用响箭去射人家,本来一个民事纠纷,这一动刀箭,就弄成了刑事案件。

鸣镝

许圉师对这件事的处理:'杖自然一百,不以闻。’一方面教训儿子,打了许自然一百板子;另一方面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以闻’,就是不投案的意思。还是个和稀泥的办法。

但许圉师这个稀泥,和得比较讲究。

许自然打猎,'鸣镝’主要起个指引方向、增加气氛的作用,拿来射人,主要也是吓唬对方。从事件发展看,应该没射伤田主,不然后续肯定拿这个大作文章。

据《唐律疏议》:'诸斗以兵刃斫射人,不着者,杖一百。’所以许圉师打儿子这一百板,是严格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宰相的儿子挨了一百大板,按理对方应该消气。非要领导大义灭亲,把儿子扭送派出所,弄到人人皆知、断送前程,恐怕也不合情理。一般老百姓跟当朝权贵斗,得这么个结果,正常反应是见好就收。

许圉师面对的不是一般老百姓。

对方非但没有息事宁人的意思,反而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第一步,向纪检部门举报。

'田主诣司宪讼之。’司宪就是御史台,属于国家最高监察机关。找监察部门举报,说明不再关心法律问题,而是瞄着你的官位。

唐中央机构

但这一招被许圉师化解掉了:'司宪大夫杨德裔不为治。’司宪大夫是御史台二把手,案子到他手里被压住。杨德裔大概跟许圉师关系不错,觉得这人多事,为点小事纠缠宰相。

第一步不成功,对方使出了终极杀招:告御状。

'西台舍人袁公瑜遣人易姓名上封事告之。

西台舍人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中书舍人、皇上的贴身秘书,'封事’就是密奏,一些上不了正式报告的事,通过密奏的渠道上报,类似现在内参。

内参,也不是随便就能上的。

皇上也是人,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时,什么人都来写告状信,他不吃不喝也管不过来。因此对密奏的管理,有严格的审查和把控。哪怕后来武则天大开告密之门、上内参最方便的时候,也要求登记身份住址,然后分门别类、由专人审核后上报。

袁公瑜找人改名换姓上报告,终究还是要有个姓名、属于实名举报。另外没有他这个御前秘书的配合,恐怕报告也递不到皇上跟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34、奸佞小人李义府
宰相询问袁天罡:我能活几岁?袁天罡支支吾吾:52岁,后面不清楚
皇帝死前对儿子说:我死后把他贬官,若他没有意见,就封他为宰相
一段经典的君臣对话,跟古人学做人之道
李义府:人猫宰相,咏乌求官
他是朝中第一个提出废后立武的人,他是被送外号“人猫”的一代奸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