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会河自制《清解表热方》
印会河自制《清解表热方》——治疗风热感冒肺炎

陈某,男,26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52917。1989年8月21日初诊。主诉:高热9天。病史:9天前因受寒后发热 (38℃ ~40.2℃),咳嗽、吐黄色脓痰,伴头痛、咽痒、纳少。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入住院。检查:血沉47mm/h。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性改变。其他如肝肾功能,肥达反应,冷凝集素,外-斐反应,嗜异性冷凝集试验,血、便、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虽经抗生素 (青霉素、氨苄西林等)治疗,但体温、咳嗽等症状均控制不满意,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风温肺热。

西医诊断:右下肺肺炎。

治法:宣降清肺。处方:桑白皮15g,桑叶10g,杏仁10g,黄芩12g,生石膏30g(先煎),橘红10g,清半夏6g,桔梗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生甘草10g,鱼腥草30g,山豆根10g,青蒿15g,地骨皮15g,枇杷叶10g,芦根3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1989年8月26日二诊: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唯仍咳嗽,吐白黏痰,纳尚可,小便黄,大便稠。舌红苔黄,脉滑数。前方显效,继服原方7剂,每日1剂。患者于1989年9月2日痊愈出院。(《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经验集粹》)
 
【解读】
     
《清解表热方》是印老治疗风热感冒的自制经验方。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患,为外邪侵入人体所致。在证候表现上有风寒、风热之分,以及夹湿、夹暑、夹食、夹气等兼证。治疗大法遵《内经》“其在表者,汗而发之”,风寒应予辛温,风热应予辛凉,故以汗解法使邪气外泄而解。若病中便实不通,则需开肠通便,发热也随之而解。汗出便通使邪外泄而病症除,若汗畅、便通而病不除者,就应考虑使用清热一法。 

治风热外感,习有邪在皮毛与邪在于肺之分,在典型病例上,确有可分与应分之必要,但在临床多数病人身上,常常是既有邪在皮毛之恶风发热,又有邪重在肺之咳嗽咽痛、鼻塞等同时存在。见此,就不能再以皮毛与肺来区分,而要根据病情之相兼互见,遣用桑菊饮、银翘散之合剂。热重或久不能退者,则需重用石膏。患者咳嗽、吐黄色脓痰,故加用杏仁、瓜蒌皮、橘红、半夏、紫菀、桔梗、款冬花之类宣肺豁痰,痰去而咳止。从痰论治咳嗽,亦为印老之常法。
 
印老临证中除辨证用药之外,亦注重辨病用药。中药书中所列清热解毒药有50余种,古以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为善剂,当时金银花、连翘较难购买,印老乃循金银花、连翘两药的药理作用加以发展,而选用鱼腥草、山豆根。印老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验证了鱼腥草、山豆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抗炎作用,故诸如上呼吸道感染 (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下呼吸道炎症及各部的炎症,在主方的基础上均可加用,以加强消炎之功。在使用过程中,又发现山豆根、鱼腥草用了较大量以后,其作用又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金银花、连翘。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其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提高的,效果之快,亦远远超过原来的银翘散。

【鱼腥草】
 
中药书中记载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印老谓其远不止肺经,临清热消炎,推而广之,凡热毒、炎症用之皆可。现代药理证实:鱼腥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十分强烈的抑制作用,在稀释至1∶40000浓度下仍能抑菌。
      
另外中药书中记载山豆根味辛,性寒,清热解毒、利咽喉,用于咽喉肿痛等,与鱼腥草配伍应用于多种炎性病变。对山豆根的用量,印老在上世纪80年代前每剂药曾用至30g(指北豆根),未见过有毒副作用。据考,习用山豆根有两种,一为广豆根 (豆科),有毒;一为北豆根 (防己科),有小毒,北方习用。读者在使用本方时,应加注意。

印老临床根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及古人“小儿有病皆热”,“小儿之病,唯热居多”的记载,凡发热少汗、山根色红 (小儿诊法以望诊为重,山根色红为心肺有热,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舌红者,或伴有咳嗽、咽痛咽红,即以原方投之,一般一剂知、二剂已。

方歌

桑菊芩膏桑白皮 
山豆鱼腥芦根枇
#名家医案练习# #国医大师名单# #淘药方# #健康锦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杏林名人堂丨印会河:清解表热方
印会河教授治疗风热型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方“清解表热方”
银翘散、桑菊饮临证应用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1)清解表热方
肺痈5方
【名医经验】韩玲主任治疗小儿感冒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