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空问答

时代发展淘汰了无数的传统职业。

早在晚清民国时,北京城因为是帝都,各种各样的职业就尤其多。

有一些特殊职业,因为服务对象可能皇家,便更是为京城所独有了。

这其中一个有最特别的职业,就是被称为“杠夫”的人,他们是专门负责出殡抬棺材的。

中国人向来讲究死者为尊,活着的时候可能是一家人都嫌弃的老头老太,而一旦死了,就立刻地位极其尊崇了起来。

家人要活的死去活来,葬礼要办的隆重排场。

旧时京城有钱人出殡,最讲究的就是抬棺材这个环节,这个活儿就有专门的杠房来承办,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服务业专业外包。

杠房平时都养着一批杠夫,别小看抬棺材这个简单的体力活,技术含量却是极高的。

先从杠夫规模谈起,一般起步就是64抬,即,一个棺材要有64个人来抬。

再讲究点的,杠夫人数就可能有128人之多。

有人会觉得,一个棺材再加一个死人,用得着这么多人吗?

其实只要找张旧时出殡的图片一看就清楚了,这棺材上面架房叠屋,名堂多着呢,高者有十多米,蔚为壮观。

虽然人多,但绝对不会手杂。这么多人起抬时,要保证棺材绝不会有关点倾斜,要确保棺中的死者,丝毫不会有半点震荡。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杠夫们不仅平时要训练,接到活后,更要提前到客户前来踩线路、搞演练,同时也是给客户展示一下服务水平。

具体流程就是在抬棺的杠子上前后左右分别放十几个碗,碗里倒满水。

64或128个杠夫起抬、疾走、换班,落地,都要做到行支流水、一气呵成,从头到尾,确保这十几个碗里的水,不溢半点出来。

如果演练时杠子上有水渍,杠房就要向主家交一部分罚款,以示服务水平不到位。

之所以说杠夫是最牛逼的职业,是因为他们是唯一敢敲诈皇家的底层工作者。

皇帝死后,也要靠他们抬出去。

下图就是光绪出殡时的场面。

皇家负责治丧的官员,要在出殡前一个月就把杠夫们请来,好吃好喝伺候着,让他们每天认真演练,这演练还有个专门名字,叫“演龙輴”。

即使是这样哄着,到出殡时,负责主持丧礼的官员,还要给杠房和杠夫们一笔不菲的好处费,恳求他们一定不要中途出什么岔子。

你想象一下,如果杠夫故意坑人,抬着死去的皇帝在途中有个颠波或倾斜,那可真就是犯了大忌,惊了死去皇帝的圣驾,这个罪可就大到没底儿了。

所以,杠房的人也就敢借此机会,使劲敲皇家的竹杠。

话说1901年李鸿章在北京死后,棺材要抬出京城,再转运回合肥去,杠房就向李家开口要3000银元。

别看李家当时位高权重,这3000银元,还是一声不吭地赶紧付了。

为的就是确保棺中的老头子能够舒舒服服地被抬出京城,走完他在京城的最后一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北京丧礼上的杠夫: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杠房、抬杠、杠头、杠夫的由来
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讲出来有人不信,最后一个根本没人信
慈禧葬礼出殡竟雇佣杠夫多达7920名 他们被分为六十班,每班用规
这位皇帝死后没有棺材,匆忙间找了几块料,最后用了七千多人抬
37岁光绪皇帝暴崩,出殡葬礼究竟怎么样?看看这些珍贵照片就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