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旗下讲话稿2:处理好考试中的五种“关系”

处理好考试中的五种“关系”

2003-2004学年上学期第16周国旗下讲话)

如何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同学都很重要,对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初高三同学就更为重要,因为几分之差可能决定两种不同的命运。

根据我的经验,考试中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对提高考试成绩很有帮助。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些同学对审题不够重视,拿到试卷就匆匆答题,题目没看明白就急于动笔,结果往往是答非所问。考试中审题包含两层意思。第一,通览全卷,快速地判定各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做题的先后顺序和得分点;第二,细看题目,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吃透已知条件与要求,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思路。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没有审清题意前不应动手解题。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考试的目标是“得分”,“会做”的题是主要的得分点,但“会做”不等于“得分”。因此,“会做”的题更不可掉以轻心,要力求用最完美的格式将解答呈现在试卷上,获得满分。一些同学忽视了这一点,出现大量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会做”题目丢分13以上,直接影响总分。导致这种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乏严格的解题训练,忽略了使简单的题目的解题过程,没有做到规范、简洁、完美。

3、快与准的关系

  答题速度快,诚然是一件好事,但考试的关键是“有效答题”,“准”字才是得分的保障,因此考试时要先保证“准”再求“快”。只有才能得分,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节约时间。而是平时训练的结果,考场上牺牲“准”,一味求“快”,只会错漏百出。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多得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通览全卷,根据能力确定答题次序:第一层“必得题”,即稍做思考即可做出的题;第二层“勉强题”,即通过一定的思考可能解出的题;第三层“挑战题”,即存在很大难度的题。做题的基本策略是先做“必得题”,做完后马上检查,在认为完全正确后,再动手做“勉强题”,做完后马上检查。若仍有时间再去做“挑战题”。考试前约10分钟,再次检查“必得题”和“勉强题”。

5、试卷与草稿的关系

大部分同学不重视草稿纸,东一题,西一题,做题和检查时打几次草稿,既无头绪又浪费时间。良好的草稿习惯是标上题号,为每题分配一个空间。刚做完某题时,马上花较少的时间检查一下关键地方。系统检查,尽量利用原来的草稿纸,并做必要的订正,可以节约时间,事半功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解题技巧
高考考场细节全面关注01
桑建强:2012年高考总复习化学必读(2)
考试技巧与方法
小学数学考试答题技巧(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