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时服务,到底是服务还是变相补课?断章取义吧?不可能的事,补课对学生来说本就是不公平的竞争,叫停补课大方向是对的

延时服务,到底是服务还是变相补课?

自从教育部鼓励延时服务以来,中小学纷纷开展课后服务,给很多上班族解决了接送孩子的时间问题,也减少了课外补习班的需求,一个看起来多赢的政策,为什么慢慢又变味了呢?

原来,课后服务退出后,农村学校也进行跟进,把课后服务变成了变相的补课,这跟当初的目的完全不一样了。在农村家长看来,部分人希望小孩子多学习,所以,比较欢迎,而有些家庭,基本上属于留守家庭,延时放学,给家庭接送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延时服务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不能让学校来搞,毕竟,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是管理部门,服务变成了管理,怎么可能不变味呢?

要想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就应该把延时服务从学校剥离出来,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服务,学校只收取场地租金和管理费,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你怎么看呢?

继续推高一对一培训费!让极少数人补的起的时候,多数人就放手了!那些人付了巨额补课费,必然要求高回报。如果补课效果不能让雇主满意,那个补课的老师也就在劫难逃了!此驱虎灭狼之计!

断章取义吧?不可能的事,补课对学生来说本就是不公平的竞争,叫停补课大方向是对的。如果个别学生特殊情况来不了课堂按道理也应该公开向校方申请,老师个人补课行为不管怎么样都说不过去的。

教育部曝光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涉及性骚扰学生、有偿补课、教师资格证造假、体罚学生、发表错误言论等问题。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

国家 双减 落地之后。补课就成了普通家庭补不起的课.国家 双减 落地之后。补课培训教育机构也不敢明着补课了.但是他们也会私下打电话 问孩子需不需要补课。但是我说句实话.我家孩子在某一个培训机构,补了差不多两年的课。效果一点都不明显。成绩根本没有得到提升。加上孩子上初中以后时间更紧了,也没有时间补。所以我去年到现在一直没有给孩子在报任何补课班。
   以前我们家孩子,也在校外补数学 英语和语文三门。都是上大课,一个班10来个孩子。一堂课费用大概是60~80块钱。一年的补课费用大概在2万块钱左右。2万块一年还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但是现在我已经补不起课了.现在孩子补课,身边朋友大部分给孩子补课是一对一.一对一补课,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根本是承受不起的。
   身边的一个朋友在给她女儿一对一补课。就过年那一段时间连补20天。一天4个小时,一个小时150。一天就是600块钱。20天就是12,000。朋友说补课的效果明显.喊我家孩子一起补课。说实话,600块钱一天呀!我一天挣不到600块钱。身边做这种一对一补课的孩子不在少数。朋友说准备给她女儿初中三年补课费,预估在20~30万.不过朋友的经济条件的确不错。经济条件不好的根本承受不起。
    有时候觉得也挺对不起孩子的。上一次特意让小姑娘去旁听了一节一对一的课程。本来准备咬咬牙给她补的.小姑娘说 感觉和爸爸讲的差不多。咱就不去一对一了,喊爸爸有空多跟她讲一讲。然后很认真的跟我说,她觉得补课太贵了.我们家里承受不起。既心酸又搞笑。但是这种1对1的补课,我这种普通家庭的确是承受不起。
   但是身边有很多朋友咬着牙也在补。总觉得不补对不起孩子。记得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成绩好的都补。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咬着牙送孩子去补习了.#怀化头条#

很多时候面对有些父母一直强调给孩子的补课的重要性,“此时不鸡娃何时不鸡娃”的言论,我都不知道如何去反驳。

我也曾迷茫,面对孩子的学习,我应该怎样参与其中,怎么让孩子成为别人眼里的好孩子,直到我看了《自驱型成长》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些答案,有了一些释然。

首先不要“鸡娃”。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指导孩子生活,你会看到短期的收益,而忽视长期的损失”。这句话我想送给那些正在“鸡娃”或者是准备“鸡娃”的父母。

我们总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将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除了睡觉,其它时间都处于父母的“阴影”之下。

短时间内或者说在上学期间,孩子可能会有一定的提升,但对于长远的将来,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你已经阻断了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其次不要因为学习而经常“发火”。家是温馨的、可以停靠的港湾,你要让在大海“漂泊”一天的孩子有一个归宿,而不是又进入了另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

这会导致孩子在外承受的压力,在家里得不到释放。只有家里安全,孩子才能放心地去探索世界。

还有就是不要过度的焦虑。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获得的信息都要多,我们被贩卖焦虑的声音所淹没,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作为父母却将“鸡娃”作为缓解焦虑的必然法宝,却完全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有些事也想自己能够做主、自己有选择的权利,这是《自驱型成长》这本书中提到的要给孩子控制感,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身后,提供支持和指导,而不是过度的参与,给孩子更多的控制感,而不是你的控制欲。

可能对于我们很多父母而言,因为各种担心,改变起来很难,但至少我们应该尝试改变,去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生长环境。

我正在努力当中,虽然有时候会忍不住吧,但至少我尽量在尝试改变。

以前的我认为孩子上低年级,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应该陪着孩子(更确切地说是看着)写作业。看过这本书后呢,我就开始改变,让孩子自己写作业,而我在外面可以看看书,尽量不要发出太多声响,影响到孩子。

还有就是有时候给孩子一定的选择,不要给出你唯一的答案,比如说关于上床睡觉这件事我会给孩子两个选择:一是9点上床睡觉,你可以听一会故事;二是9点半上床睡觉,就不能听故事了。让孩子有一定的选择,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感。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借由你,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你,不要强迫孩子就范,逼迫他们做家长自认为正确的事。
(读书笔记字太丑,请忽略)
#以书之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提醒】不补课也能学习好
家长劝别的孩子不补课,去把自家孩子送补习班,该有多焦虑
这事受理了|忻州市十三中小学补课问题
这个国家从不高考,幼儿园只许做3件事,教育水平却是世界顶尖
【连载】韦尚田:给我一个爱你的理由(19)
“花3万多补课,数学从60分变成40分”:有些冤枉钱,家长不该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