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爱萍:教徒不收费,一年只产一把壶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世人皆知其形质优美、色泽古雅、集诗书画篆刻于一身,而泡茶又格外醇厚,兼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独特魅力,但甚少有人知道紫砂艺人之苦。

尤其是上个世纪成长起来的紫砂艺人们,他们不仅需要在求艺和成长时耐得住寂寞,而且往往因为长期伏案带来一身职业病伴随终身。而女性艺人的坚守,尤为不易。

今天「守艺人」栏目对话的是高级工艺美术师许爱萍,我们不妨一起听听女性紫砂艺人的成长经历。

1972年,许爱萍出生于前墅古龙窑边一个紫砂匠人世家。

她的父亲是紫砂二厂的元老级艺人,在厂里做刻绘师傅,教授了不少徒弟,而母亲则一直教人做紫砂壶,“我从小在父母身边捏泥巴长大,长大后自然就入了这一行”。

不同的是,父亲给了她两个选择,“做壶还是刻绘?”当然,许爱萍选择了做紫砂壶。于是,多年后,紫砂行业方多了一位有才华的女艺人。

16岁正是花季,许爱萍便进入紫砂工艺二厂开始了她的紫砂生涯……

80、90年代,紫砂艺人们的工作环境用“艰难”来形容毫不夸张,“因为做壶要保证紫砂的湿度,所以夏天不能吹电扇,热的人汗流浃背”。到了冬天屋子里也没那么暖和,而泥胚就像冰坨子一样,“你看我现在手上还有冻疮好了后留下的印子,那时候一到了晚上又痒又痛。因为长期伏案,收工后往床上一躺,腰就和掰开一样疼,眼睛也因为长时间盯着容易出现问题”。

尽管困难重重,因为生活,也因为热爱,更缘于骨子里那股韧劲,许爱萍甚至从没有一次想要放弃过,“我爱这份事业,非常非常喜欢”,“苦了累了,无非就是哭一场,哭完了早上醒来又是新的一天”。

而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许爱萍是一个现实版的“拼命三郎”,“她工作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关掉”,她也自述,“经常通宵做到凌晨5、6点钟,睡几个小时,10、11点起来接着再干”。

直到现在,她依旧保持着这种高频工作的状态,“我每年初六就开工了,过年闲几天,就浑身难受,就想着去摸一摸(紫砂),一摸就想动手做壶了”。

许爱萍作品之《中国元素套组》

喜欢的事情总是容易事半功倍,加上天资聪慧,她先后得到了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的技术指导,制作技艺日渐成熟。很快,她的作品便在市场上收获了各种大奖。

《报春提梁》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知足常乐》荣获第六届河南紫砂艺术节作品评比金奖;

《玉洁松贞》荣获第十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许爱萍作品之《报春提梁》

而最让她得意的作品是《中流砥柱》,“这是我现在为止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但仔细算起来,从构思创作到形成自己满意的作品,长达一年多

在这期间,失败只能用“无数次”来计算,其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失败了大概5次吧,第六次我一口气做了5把,放到窑里一烧全失败了”,当时对于她的打击是真的大,但是大哭一场后,她又接着去做,颇有一种“紫砂虐我千百遍,我待它如初恋”的韧劲。

“很多人不理解,你们紫砂人怎么那么执着啊,但我知道,因为热爱,我愿意不断去探索”,“也因为喜欢,不能容忍自己的作品有一点点的缺憾,少了那么一点,那么这个作品在我眼中就失去了生命力,我一定要将它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出来”。

“就这样不停的做,不停失败,持续了有一年多吧,壶烧制出来的那一刻,我开心极了”,“就像怀胎十月,自己的孩子出生那样的喜悦”。

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件作品为她赢得了2021年中国精品茶具金羊奖金奖,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证书,还被中国紫砂博物馆收藏。

如今,她已然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1. 一方面,她制作传统的花器、仿生器,“紫砂本身就来源于生活,买了水果回来,看着喜欢,我就想做一个紫砂壶。爬山看竹林,那种风吹竹叶的动态美,我又可以创作了”,走着走着,她就有了灵感,回来就画图纸,最终将其呈现出来。
  1. 另一方面,她又喜欢大胆创意,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想法用非常跳脱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小众欣赏的东西,大多数人看不懂,但我自己很喜欢,我高兴、我喜欢、我随意,哈哈!”在她身上,那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许爱萍作品之《三国壶》

为了技艺精进,她先后进入清华大学人文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英国伦敦大学紫砂高研班,江南大学紫砂技艺明式家具设计文化主题创作研修班进行进修深造。

2020年,她又拜师于国大师吴鸣大师门下。

“老师是位德艺双磬的大师,他对紫砂艺术见解独特,且自成一派,这是我所追求的艺术境界”,许爱萍这样说道,“他是学院派,有自己的理念,我觉得能跟吴老师产生共鸣,能够打开新的窗口,打开新的思路”。

同时,她又不收一分钱学费把自己所学传授于别人

迄今为止她所收的十多名徒弟,最高已经到达了高级工艺美术师,但她收徒的要求看似平凡其实更重德行,“入我的门,必须有一分踏踏实实的心,不能定下心、不能耐住这种辛苦,我不会收”。

“我希望用宝贵的时间帮助脚踏实地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习”,在她看来,速成者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地基不稳,楼房会塌。

有师傅珠玉在前,她坚称,“我还在路上,我需要持续的创作,继续突破自我”。

在许爱萍身上,我们看到了两种矛盾的气质,一生创作的激情和岁月沉淀后的宁静,对于未来,她说,“慢慢来,不急。手艺人,守艺人,就是要守得住!”

而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气质,正是许爱萍这样的女性紫砂艺人的魅力:用一生追寻艺术的真谛,不慌不忙、执着不悔。


许爱萍档案

高级工艺美术师

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高级(一级)技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紫砂行业协会会员

宜兴市海峡两岸紫砂文化交流协会会员

宜兴市三八红旗手

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验总结:怎样选择有升值潜力的紫砂壶?
《方圆玉璧提梁茗壶》老紫泥紫砂壶
徐勤紫砂壶作品欣赏(组图)
福义国际拍卖集团:周桂珍鱼盖紫砂壶
徐燕叶|徐燕叶紫砂壶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碧芳】紫砂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