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圣陆羽的朋友圈

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椀花。

——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从诗中可知,陆羽在山中采茶是很辛苦的,然而由于喜欢所以也乐在其中。看着茶圣披着一身烟霞走出深山,朋友们都雀跃了,来,让我们一起品尝陆羽采回的新茶吧,炉火映红了陆羽的脸,也照亮了朋友们的心,氤氲的茶气里,友情愈加浓厚了。

陆羽

陆羽是湖北竟陵人,他在家乡也有一位很相投的好朋友,就是当时的竟陵地方官崔国辅。陆羽小时候在寺院长大,后来做过伶人,擅长表演喜剧,小小年纪就成为当地的演艺明星,得到了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并送他诗集。陆羽后来到火门山邹夫子处学习,学成下山时陆羽还是一个岁数不大的小青年,然而横溢的才华却难以遮掩。礼部郎中崔国辅来到竟陵做官和陆羽结识,崔国辅也是一位擅写五言诗的诗人,自然与他言语契合,两人立刻成为很好的朋友,后来崔国辅送给陆羽两样礼物:“白驴乌犎一头,文槐书函一枚”这两样礼物看似平常实有深意,因为这两样东西“宜野人乘蓄”,都是唐朝隐士的标志性物品,深知陆羽心意的好朋友精心挑选来“特以相赠”。

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发动了安史之乱,中原陷入战火,人民离乱,陆羽感伤时事创作了《四悲诗》,至德初年,陆羽过江,来到湖州,这里成为陆羽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在这里他创作完成了《茶经》。

皎然

来到湖州的陆羽很快找到了他的挚友——皎然。“洎至德初,秦人过江,予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陆文学自传》)皎然比陆羽大很多又是出家人,但是两个人却很投缘,所以陆羽一到湖州便和他结成“缁素忘年之交”。何以如此?除了两个人性格相投之外,很大的一个原因应该是两个人都是茶人,陆羽自不必说,皎然对茶的热爱也是不逊于陆羽的,他留下来许多写茶的诗歌,如著名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这首茶诗写得语句铿锵,是笔者最喜欢的茶诗之一。而这首诗中也最早提到了“茶道”一词。有一次皎然去找陆羽喝茶,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诗中虽有偏颇之处,且不说泛酒的是否就都是俗人,但诗人爱茶之情确是溢于言表,茶圣看了这小诗一定会欣然、怡然的。有意思的是从皎然留下来的与陆羽相交往的诗篇看,皎然经常去找陆羽,但有时也会找不到,比如《访陆处士羽(一作访陆羽处士不遇)》: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这首诗描绘了,皎然想念陆羽,想找他却找不到,不由感慨:江南多茶山,你是在哪座山上赏春茶,又是在哪里汲春泉呢?远远看到一叶扁舟,是你的钓船吗?真恨没有一部手机,没办法发一条信息过去!

陆羽在湖州生活了很长时间,在湖州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大历初年,卢幼平做湖州刺史,和皎然、陆羽成为好友,在湖州任职期间常与他们唱和往来,《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他们的诗歌联句,如《秋日卢郎中使君幼平泛舟联句》:

共载清秋客船,同瞻皂盖朝天。

——卢藻

悔使比来相得,如今欲别潸然。

——卢幼平

渐惊徒驭分散,愁望云山接连。

——皎然

魏阙驰心日日,吴城挥手年年。

——陆羽

卢幼平离任湖州,奉诏到越州祭会稽山时,带陆羽同往。在会稽山,陆羽走访了东晋时王羲之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旧址,并将残留的一块兰亭古桥柱废石带回湖州。“山阴有古卧石一枚,即晋永和中兰亭废桥柱也。大历八年春,大理少卿卢公幼平承诏祭会稽山携至。居士陆羽因而得之。”(皎然《兰亭古石桥柱赞(并序)》)

大历七年(772年),书法家颜真卿由抚州调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美德懿行,官声极好,湖州的百姓很拥戴他,为他立碑颂德“转湖州刺史,政尚清静,长孤养耆,彻冗浚隍,式亷眀,进贤硕,特责大指而已,郡人悦之,立碑颂徳”(令狐峘《颜鲁公集神道碑》)

颜真卿

颜真卿一来到湖州就立刻成为当地的文化领袖,他在湖州主持完成了一项文化工程——《韵海镜源》的编纂。一大批著名的文人都参与了这项工作,陆羽也在其中且备受重视。因为共同编书的缘故,颜真卿在湖州的几年里与陆羽、皎然往来密切,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杼山上有一个小亭子便是这友谊的见证。亭子不大,却别致雅趣,据说这亭子是陆羽设计建造的(颜真卿在《题杼山癸亭得暮字》诗的前面有小序说:“亭,陆鸿渐所创”),《唐国史补》中说陆羽“有文学,多意思,耻一物不尽其妙”,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如果真是他设计的,那么陆羽除了精通文学、茶道,会创作喜剧剧本,能演戏之外,还是一个出色的建筑设计师。亭子建好的日子很特殊,是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按照古代干支纪年法,年月日的天干都是“癸”。落成时几个好朋友兴致勃勃,颜真卿大笔一挥写下亭子的匾额——三癸亭。诗僧皎然赋诗一首:“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诗歌吟罢,陆羽的茶也煮好了,端起青瓷碗,满山的桂花借着阵阵送爽的秋风摇出一片甜香。这一官一野一僧使这小小的杼山文气沛然。

为了编纂《韵海境源》,以颜真卿为中心,聚集起了一个多达数十人的文人集团,他们在编书之余,相互唱和联句,一时风雅无双。《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他们的联句,比如《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七言醉语联句》《又溪馆听蝉联句》《与耿湋水亭咏风联句》《三言喜皇甫曾侍御见过南楼玩月》等,皎然和陆羽是这些联句活动最重要的参与者,上面所列举的联句中陆羽都有参加,可见陆羽是这一文人团体中的核心成员。颜真卿十分认可陆羽的才华,在湖州时对陆羽礼遇有加,很是推崇。颜真卿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常引用陆羽的著作,如《项王碑阴述》中讲项羽神灵事迹说“具见竟陵子陆羽所载《图经》”。在《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一文中讲杼山之人文地理时也引用陆羽“盖往古之人,筑城以避它也。有处士竟陵子陆羽《杼山记》所载如此”。借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陆羽当时还写有《图经》、《杼山记》等著作。

一年秋天,陆羽行走在杼山之上,闻到阵阵桂花香,不觉心中一动,于是折下一只青桂花寄给了颜真卿,收到桂花的颜真卿感念老友的一番心意,于是写诗回赠: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绿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岩中诗,芳香润金石。

全高南越蠹,岂谢东堂策。

会惬名山期,从君恣幽觌。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这件风雅的小事被这首诗记录了下来,也见证了陆羽与颜真卿的君子之交。

在陆羽与朋友的联句诗中常常能见到潘述的身影,我们由此可知潘述也是陆羽在湖州的好友。

唐大历九年(774 年)三月,在湖州担任刺史的颜真卿来到潘述家中的“竹山堂”与一众好友相聚,参与聚会的朋友中就有茶圣陆羽,古代文人雅集相会自然要吟诗,他们每人各作两句诗,依次吟咏,连缀成篇,于是就有了这个《竹山堂连句》。

《楷书竹山堂连句册》,颜真卿

《太平广记》中记载,颜真卿在湖州时,有一次与大家饮酒,提议此次唱和以《渔父词》为题,张志和第一个站出来首唱,其词正是今天为大家所熟知的:“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颜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和了二十五首词,相互鉴赏共同品评,遗憾的是陆羽的《渔父词》没有流传下来。

大历九年,又一位赫赫有名的诗人来到湖州,他就是张志和,“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值志和来谒”(《新唐书》)。张志和是奔着颜真卿来的,到了湖州也和陆羽成为了朋友。张志和很喜欢喝茶,皇帝唐肃宗曾经赐给他男女奴仆各一名,他将这两人撮合成一对夫妻,还给他们另取了好听的名字:夫名“渔僮”,妻名“樵青”,别人问这名字有什么讲究吗?他说:“渔僮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喜爱喝茶的张志和自然与陆羽颇多共鸣。

《自叙帖》,怀素

来湖州找颜真卿的不仅有张志和,还有一位大书法家——怀素。来到湖州后怀素同样也结识了陆羽,并成为好友。怀素和颜真卿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在一起交流切磋书法艺术,而陆羽能与他们相互交流应该也有很好的书法造诣。《吴地记》中记载:“永定寺,梁天监三年,苏州刺史吴郡顾彦先舍宅置。陆鸿渐书额。”另外据《张洎集》:“宋张洎云唐王维画孟浩然像,有陆文学题记,词翰奇絶”(《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可惜的是,陆羽的这些字迹都没能留下来。陆羽与怀素应该有很深的交往,对怀素非常了解,《全唐文》里收录了陆羽所写的怀素个人传记——《僧怀素传》。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怀素的生平性格、学书过程、艺术特色,若非深交挚友实难了解的如此透彻。陆羽在《论徐颜二家书》一文中还提出了自己的书法见解:“徐吏部不授右军笔法,而体裁似右军;颜太保授右军笔法,而点画不似。何也?有博识君子曰:'盖以徐得右军皮肤眼鼻也,所以似之;颜得右军筋骨心肺也,所以不似也’。”陆羽在《僧怀素传》里所提出的“屋漏痕”、“壁坼路”等比喻后来都成了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术语,由此足见陆羽也是一位书法大家。

孟郊

我们熟悉的《游子吟》的作者,唐代著名诗人孟郊,也是陆羽的好朋友,陆羽有很多比自己年长的朋友,如颜真卿、皎然等,但是孟郊却是一位比陆羽年纪小的朋友,但交情同样深厚。贞元元年(785年),53岁的陆羽来到信州(江西上饶),在这边的茶山上凿石引泉、筑亭阁、栽青竹、辟山种茶,35岁的孟郊也来到了这里,和陆羽成为好友,这一年孟郊写下了《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

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

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

多年以后,已经年迈的孟郊送友人回湖州,此时陆羽与皎然都已去世,且都葬在湖州,青山依旧,斯人已去,这让孟郊倍感伤心,于是写了凭吊之诗《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淼淼霅寺前,白蘋多清风。

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

孤吟玉凄恻,远思景蒙笼。

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

……

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宰相权德與也是陆羽的好朋友,贞元二年(786年),陆羽移居洪州玉芝观,权德與特地写诗记述此事,诗前还有一小序:“太祝陆君鸿渐,以词艺卓异,为当时文人,凡所至之邦,必千骑郊劳五浆先馈,尝考一畆之宫于上饶时,江西上介殿中萧侍御公瑜权领是邦,相得欢甚,会连帅大司宪李公入觐于王,萧君领防察留府,太祝亦不逺而至,声同而应随故也……”由这则小序可知,陆羽当时已名满天下,拥趸众多,权德與对他非常敬重。这里称陆羽为陆太祝,是因为朝廷封他为太常寺太祝,当然陆羽并没有就职,依然做他的隐士。

陆羽还有一位女性好友,叫李季兰,是唐代的女诗人。后来人们常常揣测他们或有恋情,但据笔者看来,两人应该是很好的朋友,只是互相倾慕,并无暧昧之情。有一次李季兰病了,陆羽特地去看望她,病中的女诗人看见朋友远道而来探望心情自是十分激动,两人把酒话旧,后来李季兰留下一首很著名的诗,诗句情意深挚,足见两人相交甚笃。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李季兰《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陆羽身边的朋友还有很多,如戴叔伦萧瑜李崿权器、大诗人刘长卿、大历才子耿湋等,他们和陆羽交往留下的诗句,成为我们今天了解陆羽生活的重要途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撵茶图》与宋代文人茶集
诗僧皎然的茶诗
茶圣陆羽·上篇 坎坷人生(中)
茶圣陆羽(四) 一起玩耍的男女朋友们
皎然与陆羽:唐代茶道中最耀眼的两颗星
皎 然与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