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距P2P备案验收大限已不足百日,部分地区备案要延期?



目前距离监管大限已不足百日。记者在与多家平台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网贷平台高管内心惴惴不安,毕竟谁也无法对成功备案“打包票”。尽管如此,不少平台还是在积极冲击合规备案。但也有一些从业人员已提前放弃这一战场,向着区块链开始新的征程

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下称“57号文”),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做好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并在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原则是“一家一策、整改验收合格一家、备案一家”。

据P2P黑板报统计截止2018年3月底,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福建、江西、山东、合肥、新疆、福建、河南、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已经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实施细则》或者相关(公开征求意见稿)。

网贷备案或将延期

此前,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接近上海监管的相关人士透露,在目前网贷平台整改工作的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之前未曾想到的问题,现实困境超出各方预期,备案时间有可能会推迟。一些棘手问题或许与部分整改意见不够明确有关。

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理解,律师、平台可能都会不一样。比如,息费利率合计不超过36%的红线,看似清楚,实际上利率计算方式就尚未统一,有些费用是否涵盖在内也不明确,此时让律师出具意见书且要承担责任,律所自身也会特别谨慎。等保测评及电子存证、专项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等第三方对接因素,成为网贷平台备案过程中的主要压力来源。


坚守还是离开?

这是摆在诸多网贷平台面前的一道必选题。

然而,目前距离监管大限已不足百日。

“现在行业内的各种谣传太多了,监管的靴子还未落定,对我们平台来说现在也很煎熬。”4月2日,上海某网贷平台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

《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与多家平台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网贷平台高管内心惴惴不安,毕竟谁也无法对成功备案“打包票”。尽管如此,不少平台还是在积极冲击合规备案。但也有一些从业人员已提前放弃这一战场,向着区块链开始新的征程。

1、部分地区备案或延期

3月30日,广州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在当天举办的第八期“广州互联网金融机构高管培训”会上宣布,网贷机构从当日起向注册地所在区金融工作部门申请验收,最迟的申请验收时间不能晚于4月25日。

“广州是全国最早开启备案验收的地区,预计于6月底完成备案,目前尚不存在延期的情况。”广州某网贷平台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根据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年底下发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各地应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网贷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不过,记者注意到,从公开信息来看,除了广州,其他地区目前尚未开启整治验收工作。根据部分网贷平台高管的说法,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部分地区存在延期备案的可能。

北京某平台高管对《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他们至今尚未收到监管方面关于网贷平台验收备案的具体细则和量化评价方案。该高管称,现在已经4月份了,验收网贷平台备案的通知也还没影。“北京方面涉及的网贷平台数量众多,对监管方面来说工作强度非常大,延期的可能性比较大”。

深圳某网贷平台相关人士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对于备案验收方面,监管尚未对外发布消息,具体情况不清楚。

前述上海某网贷平台高管也表示,“暂时没收到通知,不过如果备案延期也不足为奇。”

2、“坚守”备案关键期

不管是否延期,现在大部分网贷平台的工作仍围绕“备案为第一要务”展开。

上述上海某网贷平台高管谈到,他们从去年开始,便出于合规备案的考虑,对现有业务做出了一定合规性调整。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首先,对此前涉及的现金贷业务进行清理,该业务在去年底已经停止;其次,对可能涉及息费率超过限额的产品进行合规调整;第三,调整业务架构后,针对研发需求对人员配备作出调整,以适应未来发展金融科技的方向;第四,在完成备案前,整体平台的交易量有所控制,不会过度冲量;最后,由于目前资金存管银行白名单尚未正式公布,所以与平台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的银行是否在白名单内还未知晓,不过总体来看问题不大。

“目前对于网贷平台而言,压力最大的并不是合规。但由于针对平台验收的合规细则迟迟未至,反而限制了一些业务的发展。”该上海网贷平台高管坦言。

不确定性风险笼罩下,不少网贷平台在对外宣传方面也显得更加“低调”。

“这段时间一直到备案正式落地,我们的策略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北京某网贷平台公关部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

该相关人士表示,“现在是备案落地的关键时期,在正式宣布成功备案后可能会多做一些宣传工作。但是目前我们希望不被媒体关注,少说多看,避免因为非业务经营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那些传闻即将赴港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又是什么状态呢?

其中一家已经启动IPO进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公关部门相关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我们就更是如此。除了面临现在所有平台都面临的备案压力,随着上市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马上要进入静默期,很多宣传类的工作都被推后。”

3、不少小平台另谋出路

当然,有坚守者,也有转身离开者。

一位曾混迹互金圈的创业者张峰(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金圈内大家现在说得最多的确实就是备案,但这其实是大部分大中型网贷平台的现状,不少小型平台早已开始另谋出路了。

那么,另一条出路又是什么?

“很多中小型平台通过各个渠道‘求卖身’是一条出路。”张峰分析,“很多平台考虑到运营和合规成本比较大,所以会选择直接出售现有平台,有的包括现有债权,有的不包括。因为现在来看,一旦备案落地,一定会产生行业的马太效应,没有资金实力的平台无法在网贷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胜出。而且,随着监管趋严,行业形态会和几年前的发展状况完全不同,整体行业毛利率下降,赚钱效应大不如前,这将是个‘有钱人’的游戏。”

但卖了平台,那些曾经混迹在互金圈的各位创业者们又准备干嘛呢?

“对一些创业者而言,一旦一个行业被监管,如果不是作为头部企业已经获得了巨大行业红利或者既得利益,他们就会选择拿着现有筹码离场寻找更好的创业项目。现在最热门的创业项目是什么?是区块链。”张峰说。

刘文(化名)曾经营一家网贷平台,而如今已是区块链创业者。在刘文看来,现在的区块链就和几年前的互联网金融一样,处于一个监管不太明确的灰色地带。对创业者而言,此前的网贷平台业务体量并未发展到第一梯队,如果坚守在这个行业反而容易错过已经到来的区块链风口,所以目前在还有利润的前提下退出是比较好的选择。

但是,区块链这条路会不会只是看起来光鲜呢?

张峰认为,“这是肯定的。”

“我们曾经做过调研,现在区块链的实际落地应用场景并未真正出现,就算有应用的领域其效率也不见得比不应用的区块链要高。现在大公司仍处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探索阶段,很难有团队能在技术层面做出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大部分小公司仍然围绕着挖矿、虚拟货币发行交易等低技术含量的业务内容展开。”张峰表示。


无论备案属地在哪儿,有希望获得首批备案的平台大致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这些平台成立于2016年8月24日之前,经历过较长时间的运营考验。虽然我国网贷行业发展至今已有10多年的时间,但运营超过5年的平台并不多见,平台隔年就消失的案例也不乏其例;

其次,3月28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经过前期整治,违法违规互联网资管业务得到初步控制,4月份起,整治工作转到验收及总结阶段。通知对验收标准、验收流程及分类处置作了具体说明。通知尤其强调指出,对于网贷机构将互联网资产管理业务剥离出去,分立为不同实体的,应当将分离后的实体视为原网贷机构的组成部分,一并进行验收,承接互联网资管业务的实体未将存量业务压缩至零前,不得对相关网贷机构予以备案登记

平台底层资产需严格杜绝如校园贷、首付贷等严禁销售的产品,并且杜绝代销基金、保险、期货等,同时对个人和企业的借款额度也需严格遵守20万元及100万元标准;

最后,信息披露完善、银行存管、合规经营等先期工作到位的平台,将有希望获得首批备案。


来源:国际金融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备案延期,只为行业走得更稳
资讯 | P2P备案上演生死时速 首批名单料凤毛麟角
P2P“买壳”生意风生水起 网贷备案生死线
P2P“大限”已到,我们的投资策略应该如何?
P2P网贷“整改大限”半年考:行业正发生三大激变
网贷备案进入冲刺阶段:P2P平台退出转型加速洗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