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培业的“拐点”已经来临,多元盈利时代到来

我们说行业拐点的时候,一般是指消费转型以及购买升级,下面解释一下:

1、消费转型

消费主体已变,特别是教培业,主要购买人群已经从80后家长变成90后。这个消费转型就会出现新的产品形式,可以这么讲,因为K12是刚需,是应试,所以它不存在着消费主体变化而带来的消费转型,更多是政策导向,但是素质教育不是。

消费主体一变,消费者的购买预期、消费忠诚度、消费类别都跟着去变;而消费购买力的升级是不会带来消费转型的,只是买贵的和便宜之分。

我在个人专栏有一篇文章《民办素质教育发展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讲到了素质教育的分类,其实就是消费的转型,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2、购买升级

购买升级不是购买力的升级,是因为消费主体的变化带来的产品升级,就是现在的产品要比之前的产品质量要好,但价格不一定升级,因为价格能不能卖得上去取决于购买力。

今年疫情期间,购买力疲软,不一定能上得去;但是疫情已经过去了,它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购买力升级是必然。而购买力和收入没有必然的关系,购买力是和财富储备有关;就像一个80后,挣1万块钱一个月,可以买房买车,有可能去掉其它花销以后,还有2000块钱的购买支出能力。90后有可能收入是5000,但是因为房车不需要他自己支付,甚至父母还给一点钱,有可能购买力完全超过80后,这就是我们说的购买力与收入无关,与财富储备有关。同时,更与支付方向有关,就是他的收入和财富储备支出的方向特别多,不能聚焦某一个方向。

这两点现在已经出现了,教培业的“拐点”就已经来临了,这个“拐点”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科目的出现,必然会分流传统产品的流量

传统艺术类只有钢琴、古筝、舞蹈、绘画等,现在你会发现出现了特别多的乐器种类,模特、礼仪等各种课程,这些课程一定会分流更多的孩子,购买忠诚度不高的家长一定会被分出去。

所以我们讲,传统艺术类必须进行升级,为留存忠诚度高的家长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思考着怎样让更多的忠诚度低的家长购买,因为忠诚度低的家长一定会被其它科目分流。

2、消费升级,必然带来双品牌运作

消费主体一变,消费升级就会变化。消费升级的变化带来的必然是产品升级,而产品升级是依赖于传统产品,之前没有出现过的产品怎么可能升级呢?一定是之前就已经在市面上出现过的产品;所以教培业的素质教育一定要思考在市面上出现5年以上的产品有哪些,它的升级现在是必然了。再不升级,无论你之前的优势有多大,都会完蛋。

而产品升级和传统行业的产品升级又不一样,传统行业的产品升级是很容易从外观、实用功能上看到的;比如传统的车辆升级,外观变了,内饰变了,都能看出来。但教培业不一样,因为教育是一个滞后型产业,就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体验和学习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它的升级更多的是带来双品牌运作,就是为了产品升级,再出现新的品牌,用品牌来区分,而非简单的内容区分。

3、交互场景升级,必然带来生态多元化

现在的教培机构更多的是线下课堂交互,现在线上线下的交互已经出现,户外的拓展训练交互已经出现,双师课堂已经出现,智能AI课堂已经出现,全息影像课堂已经出现,寒暑假从当地走出去学习的场景已经出现。

场景交互的升级必然会带来产品交互多元化,所以是时候去思考自己的产品分类了,从购买力上分为高中低,从交互场景上分为线上线下以及室内室外,从交互时间上可以分为周末、寒暑假、节假日,这就是我们说的生态多元化消费。

基于以上三种情况,我们去判断生态化消费场景的出现,那必然会带来盈利多元化、产品多元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18”销售数据透露消费升级趋势 大单涌入四行业120只个股
冰箱能效升级行业迎来新拐点
新商业思维:转型你的盈利方式,升级你的盈利能力
彭宝泉:2017年或是我国家电行业拐点年
中国家电市场的复盘与展望:分化与升级,颠覆与再造
75寸电视成线上第一尺寸,这并非彩电产业转型的拐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