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夏之功在于行水消痰
 半夏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夏秋间收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有毒。一般用生姜白矾等炮制后使用,称为制半夏。现各版《中药学》教材中均记载: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功效燥湿化痰。《方剂学》教材中亦延续此论。半夏治痰,自古认可。验之临床,其确实是一味治痰良药。然其治痰之机理却被今人误解,其“燥湿化痰”之功效,有待商榷。
       以半夏为君的治痰方剂中,具代表性的当属二陈汤。二陈汤为治疗湿痰之主方。今之方解多为: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该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中半夏的炮制方法为“汤洗七次”,即用刚烧开的热水烫洗七次,以达到减低半夏毒性的作用。而今之半夏多为矾制之品,其燥涩之性多来源于白矾,而非半夏本身。半夏本辛温而不燥,而矾制半夏却在增加了半夏燥涩之性的同时,降低了其本身的“辛”味。
       二陈汤用半夏为君,其本意是用半夏之“辛、温”,行水去湿,而奏消痰之功。《内经》云:“辛以润之。”古代医家成无己言:“半夏行水气而润肾燥。”《古今名医方论?二陈汤》曾明确指出:“行水则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世医补斋医书》云:“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故二陈汤中半夏茯苓相须为用,行水消痰,以治痰之本也。
       阅古人医书,在没有发明矾制半夏之前,言半夏能燥湿化痰者甚少,而多以“消痰”为说。如《名医别录》:“消心腹胸隔痰热满结。”《药性论》:“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如此等等。后人谓半夏“燥湿化痰”,乃被其炮制品中白矾的燥涩之性所迷也。
       中医药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根据《内经》“辛以润之”的理论,因半夏味辛,能下行水气,一可上消胸隔之痰,二可下润肾燥,故半夏亦应归肾经,其功效应为行水消痰。其意义有二:半夏功能行水消痰,为其能治痰之本找到理论根据;半夏归肾经,而润肾燥,从而为半夏用于肾经病证的治疗找到理论依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收藏的处方,供学习参考
程凯支招|身体的二陈汤
百病生于痰 二陈汤除痰
半夏的禁忌人群与使用剂量
理痰汤的组成和功效是什么
小青龙汤的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