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圆桌派》李玫瑾:管孩子要趁早,青春期要学忍,有爱有畏方有敬

青春期题材的电视剧,一向受观众的喜爱,先是《少年派》后是《小欢喜》引出了一系列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等话题。《圆桌派》请来了李玫瑾探讨孩子究竟如何教育,以及孩子最容易叛逆的青春期,该如何应对?听听育儿专家李玫瑾怎么说?

李玫瑾: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6岁以下,父母的话是黄金,孩子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面对孩子叛逆的青春期,一定要学会忍,点到为止,青春期过了就过去了。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有所畏惧,有害怕才能受到孩子的尊敬。

第一,教育孩子要趁早,适当的挫折教育

孩子在6岁以下,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形成。这个时候的孩子即便是受到父母的责备,最多不过是坐在地上打滚大哭。由于孩子还没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父母的话孩子会当做圣旨一样遵循,所以父母真的爱孩子,应该在孩子最容易被娇惯的时候,不溺爱孩子。

现实中,我们的家长往往搞错了一个顺序:小的时候拼命的宠爱,等到最容易叛逆的青春期,偏偏眼里揉不得沙子。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他要东全家都得朝东,恨不得天上的星星都摘给他。偏偏这个时候不教育,等到需要中考高考的时候,事关孩子命运的时候,想起来管孩子了,他会听吗?听的进去吗?

孩子在6岁以前对父母的依赖是百分百的,有什么需要他明白的大道理,不妨在他愿意听的时候讲给他。而不是等到他12岁以后,想要摆脱父母家庭的时候,老生常谈他早听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孩子6岁以下千万别撒手给老人带,只会宠坏孩子。即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小树一但长歪了,想要矫正必然是痛苦的过程。

第二,青春期要学会闭嘴,学会忍,忍够了自然会过去。

基本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自己青春期的叛逆,无论家长之前对孩子有没有过多的教育,敏感时期一定要学会忍。毕竟青春期是有孩子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变化,即便孩子做的再怎么糟糕,学会点到而止即可,学会忍管住自己的嘴。

近年来,我们不断听到有孩子因为父母说话重了,丢人了,一点点的小事就可以选择跳楼自杀,结束生命。很多人会说现在孩子怎么这么脆弱,还是打的少矫情。其实不然,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进入叛逆期,青春期如同女人的更年期一般,都有一个过程,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度过,忍过去就平安无事。

第三,有爱有畏方能敬

给予自己孩子呵护,无条件地爱孩子这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但是我们不能只有爱,还要让孩子怕我们。为什么说要怕呢?一个家庭里,必须要有一个能治得住孩子的人,如果没有这个人,孩子基本可以上房揭瓦,无法无天。到时候真的酿成苦果就后悔莫及了。

有害怕自然会有尊敬,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会非常尊敬老师?只要一提到老师,基本都会乖乖听话。儿时的我们更是有句口头蝉:我给谁谁好老师。基本听到这句都会非常在意。

这里的在意就是尊敬,虽然对父母的敬意不一定都是害怕,但少不了在乎对方的感受。只有得到孩子尊敬,父母说的话孩子才会听进去,否则基本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有的甚至就不听。想得到孩子的尊敬,首先要让孩子害怕,没有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亲子关系常常是老生常谈,看起来轻松做起来难,打吧下不了手,不打吧上房揭瓦,真不知如何是好。父母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子女,双方都要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新时代的步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圆桌派》李玫瑾教授:孩子青春期叛逆?与父母有很大关系
李玫瑾:当孩子开始顶嘴,父母学会说这3句话,孩子未来更优秀
李玫瑾:孩子出现顶嘴行为,父母学会说3句话,孩子未来更优秀
不想吵的的头破血流,聪明人怎么做?#李玫瑾教授经典语录 #孩子教育 #父母教育 #青春期叛逆 #李玫...
李玫瑾教授:青春期家庭教育到底多重要,不懂的父母孩子容易叛逆
孩子青春期叛逆,家长到底该怎么教育?听听李玫瑾教授怎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