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过年习俗

  • A+
  • A-
  • 分享
2016-09-03 07:54:56 来源: 民间故事

    今天来讨论一下当地的过年习俗。在中国北方应该大致都是这样的: 

    “除夕”,当地把这天的白天叫“年除日”,晚上是“大年五更”。是腊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开始“过年”。 

清早,家家户户清扫街道、庭院,虽然已经“扫舍”,屋里屋外再打扫一遍,以便干干净净过新年(初一至初三忌扫地,怕把财贝扫跑了)。还要挑下水,把大瓮小盆都灌满。神灵要过年,“主”水的龙王也不例外。按照当地习俗直到正月初二才能再挑。

    早饭后,室内挂年画,封窗户,窗户上贴窗花,窗户帮(传统房屋的墙很厚,为了采光,窗户两边做成斜面,面积较大)上贴“窗旁”(一种年画),门口和窗户上方贴过门钱,摆设供奉神、祖的香案、菜桌,做供奉神、祖的菜肴(当地称为“做碗”)。 

     封窗户。一般人家是竖棂窗户,按棂子大小将窗户纸裁好,将糨子抹到窗户上,再把纸糊上。有的用炼好的豆油在窗纸上扫一下,使纸增加透明度。中间部位留“卷窗”,以透气和看院子里的事物。同时,人们还在窗户或窗户帮上糊插针用的“针姑姑”。

     重要的一项是贴春联。春联有的在除夕贴,有的在前一天就贴上了。建国前,欠债的户都是在除夕前一天贴。那时有个共同遵守的习俗,就是贴上春联后,债主就不能去讨债了。所有的门上贴、门框上贴、门上边的墙上贴,窗户上边贴、家具上贴 、磨上贴、牲畜槽子上贴、水瓮上贴、粮食囤上贴……就是那大门正冲的地方也要贴上“出门见喜”。几张“对子纸”,使里里外外红彤彤,一片喜庆气氛。贴春联的顺序是从外到里,从“对字”到“福帖子”。 还有的在箱柜、饭橱等上面贴“酉”帖子 

“请家堂” 

    近午,服气近的男子一起到墓地上坟烧纸。此次上坟有两个意义,一是给已故先人送钱花,二是告诉他们傍晚回家过年。下午,在堂屋正面钉上红席,再在上面挂“家堂轴子”(“家堂轴子”象中堂画,上端是一行行的表格,表格里按辈分高低、按男左女右题写着先考、先妣的名讳和姓氏。下端画有豪华大门,人们在燃放鞭炮,刻画着人们过年的气氛。整体看上去象一个大户人家。大门上边的表格好象是砖铺地),到家庙里请“主”,把“主”摆在香案上(“主”是用木板做的先祖牌位,平日存放在家庙里,因此有人把祠堂称为“主屋”)。没有“主”,就请人写“属”(属,用纸叠成“主”样。如果是奉祀人的父亲,中间就写:“先考讳某某府君神位”;如果是奉祀人的母亲,就写:“先妣讳某姓氏太君神主”。左下方写:“孝男某某奉祀”)。把写好的“属”用高粱莛竿夹着插在一个小饽饽上,摆在香案的一边(按辈分排座次,辈分高的居中 )。同时,还要挂上诸神像。

     傍晚,各户男子在尊长的带领下,到十字路口或村头,也有到墓地的,以香、纸、鞭炮迎先祖回家过年。这叫“请家堂”。回到大门口时,再烧纸磕头。这次烧纸是给门神的。男主人一边烧纸一边说:“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来家过年。”意思是告诉门神,请来的是祖先,不是邪魔鬼祟,放他们进来,不要将他们拒之门外。请来先祖后,再请诸位神灵 

    就是将买年画时买来的天地全神画中乘骑的“纸马”烧掉,送神灵回天。“发纸马”的时刻,需要根据“年除日”和正月初一这两天的“日子”来定。若“年除日”是好日子,就在前半夜发;若年初一是好日子,就在后半夜发。但要靠近午夜时分,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发纸马时,将各个供桌整理一下,并为各个供桌上添上水饺。这水饺是“素馅”的,扁着捏,不拿“鼻子”。洗干净手,续上香,就由外向里烧纸,门神、“阳沟”、“天地”、“土地爷爷”、“石头爷爷”、“龙王爷爷”、“灶王爷爷”、“财神爷爷”等处都烧,连猪圈那里也“给个‘喜钱’”。民间传说的神很多,什么天上有“天老爷爷”等“天神”,地上有“土地爷爷”,山上有“山神爷爷”,水里有“龙王爷爷”,就是那平常用的磨还代表着“石头爷爷”呢。还有门神、场神、仓神、车神、路神、炕神,等等,连厕所里还有个紫姑神。有的人担心烧不全,惹得神责怪,干脆就在一块红纸上用毛笔写上“天地全神”,发纸马时一起烧掉。意思是本家烧的这些纸是给天上地下全部神灵的。凡有供桌的神位,不只是烧纸,还要“奠”一下,磕头。磕完头,就放鞭炮烟花。等到该放的放了,该烧的烧了,就全家共吃辞岁饭——水饺。这顿饭意义深远,吃了水饺标志着人们又增长了一岁,所以人人必吃。而且说是吃多了“壮实”,所以即使年纪很大的老年人也尽量多吃几个。这顿饭只有自家人在一起吃,因而也叫“吃团圆饭”,当地有歇后语:“大年五更吃馉馇——没有外四家”。人们在这水饺里包上糖,有的还包上铜钱(现在包硬币)。传说谁吃到钱谁有福、发财,致使不少稚气的孩子,吃饱了也再吃上几个,希望吃出钱来。吃完水饺,掌家的便分“压岁钱”,当地叫“磕头钱”。这时孩子们最高兴。饭后,在锅里的箅子上放上年糕和饽饽、水饺等,这叫“压锅”。“压锅”一直压到“五马日”。同时还将芫荽、菠菜等放在盛水的瓮、缸等家什里。接着在院子里撒上芝麻秸,预示当年的日子就象芝麻开花节节高。还要在大门之内横放一根棍子,该棍叫“拦门棍”。然后“守岁”。拦门棍的传说不一。一说是这根拦门棍能挡住钱财不外流。一说这拦门棍又叫“拦牛棍”,是为了拦住当年潍水之战喝干河水保佑一方平安的神牛。还有的说,这根拦门棍阻挡邪魔鬼祟,不让它们进去。春节期间要说吉利话,如水饺煮破了,不能说是“破了”或“碎了”,而是要说“中了”(中举人、中状元);饽饽被风吹得裂开了口,称“笑了”或“喜了”。 为了忌讳,年五更吃的瓜子和花生要簸了又簸,选了又选,以防小孩子说是“没有人(仁)”、“只有一个人(仁)”。 

    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过去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为阳历纪年,为把阴历年和阳历年的元旦区分开来,将阴历的元旦称为春节,把阳历的元旦称为元旦,或叫新年。大年初一天未明,男性晚辈便打着灯笼,成群结队地到本族长辈家磕头拜年。女性仍然在家包饺子。这次磕头不象上一次给先祖磕头那样,人们喜喜哈哈,谈笑风生。到了院子里,高声吆喝着:“某某(按辈分从高到低、先男后女),我给您磕头!”然后跪下就磕。有的长辈谦让:“不用磕了,来到就是头。”说是说,头是一定要磕的。进屋后,再逐个长辈问:“您过年过得好!”“好!”长辈又是摸瓜子,又是掏花生,客气一番,再分磕头钱。 

    早饭仍然是水饺。吃饭之前鸣放鞭炮,人们把新出锅的水饺先舀上供奉先祖。早饭后,女人们特别是年内结婚的新媳妇,要到祖内长辈那里磕头拜年,问候过年好。 

    晚饭要提前吃。吃饭的时候仍然先供奉先祖。饭后,再烧纸、磕头,把供奉神、祖的供品收拾起来,将悬挂的神像和家堂轴子“请”下来,收藏好。不一会儿,男主人带领男子把请来家过年的先辈亡灵送走,把“主”送回家庙。这叫“送家堂”。送时亦鸣放鞭炮,焚烧纸香,并行三叩首礼。 

    晚上,一家一族的人们仍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 

    初二黎明,晚辈们再到族内的长辈那里问候。问候的内容很特殊,是“某某,您过年过得乏!”这就是“初一问过年过得好,初二问过年过得乏”。春节期间的食俗,除了上面提及的以外,一般的腊月二十八晚饭蒸包子吃,正月初二晚饭吃饽饽。其间还要吃年糕,或蒸、馏或煎,图个吉利。 

    你们那的过年习俗又是什么样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纸马
过年,习俗老理儿大全
年味越来越淡,是因为我们离古老民俗世代传承越来越远
宋兆梅:婆家年
鬼神嘴脸:民间纸马的雕版
中国民间神谱.民俗版画.纸马.03.清末民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