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醉美婺源】李坑古村落

  李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一个叫李洞的人在此建村,村名最初叫“理田”,因村子位于一条小溪的两岸,后来就慢慢叫成“李坑”了。



  李坑位于一条峡谷中,一条小溪从峡谷穿过,民居背靠青山临溪而建,这种格局很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的观点。



  溪水在村子中蜿蜒曲折,两岸青石板小道纵横交错,一座座小桥横跨小溪之上,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


 李坑的古民居也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虽经百年民居依然挺立。


   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

   这是清初儒商李瑞材的故居,故居面积并不大,也没有人们想象中徽商住宅的奢华气息,不过气质高雅、木雕精致。因为有钱财,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房屋,让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进入雕刻艺术的画廊 。

   李坑也有大夫第,这座“大夫第”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是一个五品奉直大夫李文进的官邸,李文进的官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的,他本是个在广东经营茶叶的富商。太平军起事后靠给清政府捐款捐了个五品官,这个官是虚职但享有特权,就象现在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样。 



   大夫第内部装修也极其讲究, 这座大夫第取名“春蔼堂”,一则体现出家庭融乐的气氛,二则饱含长辈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之情。 


  李坑虽然只是一个村子,但由于众多的文人雅士,官商富豪曾在此居住,村中茶馆客栈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清清的溪水不仅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更是起到了交通运输的功能。

   申明亭:建于明朝末年。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见证,如果村中有人为非作歹,就把他的恶行书写出来,张贴在亭子中,以达到惩戒的效果。


  通济桥:始建的年代已难以查考,不过最后一次维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石拱桥。  



  在通济桥处上游的两条溪流在此合二为一,这里也是村子的中心。


 溪流开始变窄,两旁的道路也在变窄,三轮堵在这里真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斑驳的墙体,高高的围墙记录着昔日的辉煌。


  古戏台:婺剧应该是当时最主要的娱乐项目,“鉴古观今”戏曲也承载着文化传播,教育后人的作用。

      戏台旁弯月状的回廊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看戏的人可坐在这里欣赏戏曲。



   砖木结构也是徽派建筑常见的形式,一层为砖二层为木,即保持住房的坚固,又是整个建筑更加生动。

   年代较近的建筑依旧保留着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的格调。


  李书麟故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这幢民居是“八字门”,别具一格,并正对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门前这扇墙壁,又称为萧墙。萧墙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挡风及隔音。

                            村子中的小巷一律是青石铺路,小路旁有排水沟。



                   古老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小巷幽幽.........



      穷人家的房子与北方的“人”字形民居相似。


   高处俯视李坑,远处在建的高架桥恐怕会影响李坑的总体格局。


    民居一角


   古村的尽头


  沿另一条溪流返回,这里民居更加集中,远近高低错落有致。


 光明茶楼依山临溪是进入后山的咽喉, 这里曾经是电视连续剧《青花》的摄制场地之一。

   再往前走就又回到了申明亭,这里也是和另一条溪流的汇合处。

  李坑的古民居其他村落的徽派古民居一样.大多是粉墙青瓦,马头墙,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一古村落,隐藏700年,你知道它的真实面貌吗?
李坑,体味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图)
【旅游】江西婺源仙境般的月亮湾与古村落(图)
到婺源旅游,重点逛什么?别错过这十八座古村落就齐活了
江西婺源有个千年古村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 定能让你乐不思归
藏在安徽的原生态村落,曾坐拥108座祠堂,很适合前来呆上几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