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原来这么美】(三)千古流芳陈家祠

 

关键词:陈家祠 




   来到广州,陈家祠值得一游。很多年前来过一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一颗明珠”,在建筑上最突出的是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精湛技艺的结晶。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陈氏书院后感叹不已,即时赋诗赞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座建筑,成立了专门保护机制,多次进行修葺,于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百家姓中,“张”姓和“李”姓是大户,而在100多年前的广东,“陈”姓则独占鳌头了。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人多。当时广东72个县中都分布有姓陈的人家,数姓陈人数最多。二是有钱。陈家人聪明能干,会做生意发大财的多,因而成了富有的家族。三是能做官。在过去,有钱的就能读书,读书便可做官。相传清末就有一名叫陈伯陶的陈家子弟,殿试时中了探花,被皇上封为翰林学士。这一显赫的功名,使陈氏家族名声大振。正因陈姓人,家大、财(材)大、业大,才有能力集资一千大洋修建了这座祠堂。修建礼堂,一方面用来祭祖,勉励子孙后代发扬和继承祖先的业绩,以昌盛陈家大业;另一方面用于培养陈家子弟,希望他们发奋读书,像陈伯陶那样中秀才,考举人,做大官,所以陈家祠又叫陈氏书院。







   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为64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9做厅堂,东西斋10座房子和我六座庭院,大小合计19座,聚贤堂位于中央,其它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组成外封闭、内开放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这种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的形式体现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的规矩和传统的艺术风格,因此陈家祠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

   陈家祠的建筑特点有两个,一是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都缀满了石雕、砖雕、木雕、泥塑、陶塑、铁铸和彩绘,琳琅满目。题材都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地方风物,精雕细刻,用材讲究,确确实实是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艺术宝库。二是极富岭南风味。那些华丽的装饰,陡峭的瓦脊,小巧的拱门和各种比例、手法都突出表现岭南的建筑风格。长廊贯通全院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觉得幽雅宜人,极富岭南风味。

   正门门额上的巨幅横匾,上书“陈氏书院”四个醒目大字。为什么大多数人称其为“陈家祠”,而却又变成“陈氏书院”了呢?因为清朝政府曾在乾隆、嘉庆、光绪对广东颁布过三次“禁祠令”,严禁广东地方建立合族祠堂,并大量捣毁祠堂,究其原由,一是因为广东地方普有建祠之风,但大量祠堂的存在导致了许多地方治安方面的问题,各祠堂之间经常为土地等利益而进行械斗,严重影响地方治安;同时由于天地会及其他会党组织在广东势力十分昌盛,中央政府为了防止地方借修祠堂之名,聚义众事,所以严令禁止修建祠堂。当时广东七十二县的陈姓人士为了可以建一个合姓祠堂,而又不违反上面政府的规定,就把这座祠堂称为“书院”,而不叫“祠堂”。



   陈家祠有“三雕二塑,一彩绘和一铁铸",值得好好观赏。大门两边的青砖墙上分别有一副大型人物砖雕,为三雕中的第一雕。它们表现的是两个故事的场面:一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聚义,另一个是历史故事“刘庆伏狼驹”。刘庆是宋朝名将,当时西夏国对宋朝虎视眈眈,以驯服烈马为借口进行挑衅。刘庆大将挺身而出,以他的智慧和勇气,降伏了这匹烈马,避免了一场战争的发生。

   整幅画采用多层次的雕刻,形成强烈的立体感。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上,画面生动规整,以“挂线砖雕”的深刻技法,使每一根线条纤细如丝,40多位人物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再配上左右两边的砖雕壁画“百鸟朝凤”和“五伦全图”,更是美妙绝伦。这样的砖雕在广东是极为少见的,尽管岁月流逝日晒雨打,仍不失其艺术光彩,是广东现存最好和最大型的作品。  

 

   大门口的这对石狮,是三雕中的第二雕石雕。左边脚踩绣球的是公狮,右边前手抚幼狮的是母狮。石狮面部俏皮可爱,是典型的南狮。狮是门第高贵的象征。正门两侧边的有一对石豉,直径1.4米,连座高2.55米。石鼓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除了建筑功能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地位和身份。1892年,陈氏家族中有一位名叫陈伯陶的在殿试时中了探花,被皇上封了翰林学士,所以陈氏书院特别立了大鼓以示荣耀。石鼓的座台上雕有精美的石雕图案,如中国传统非常流行的“八仙”,意思是希望参加科举考试的陈氏子弟可以像八仙过海般各显神通,取得功名。  


   陈家祠花脊共有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瓷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脸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模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纸,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的时候,都标有点号和年号。

   首进中路花脊是光绪辛卯年(1891年)烧制,当时为陈家祠烧制花脊的还有暴雨荣记、美玉成等店铺。每条花脊两端,有一对造型独特的动物,龙头鱼尾,长有两根往上翘的长须,像飞翔在凌空一样气势不凡,使屋顶的轮廓线更加优美。这种怪异的动物,就是古代民间传说嫩防火避灾的鳌鱼。古人认为;“巨螯生于海,好吞火,而且水能克火,故置于屋脊之上。”又取其“独占鳌头”之意,表示了子孙科举考试荣登榜首,高官显贵的心理。 



   这条路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青云”,“青云”两边山墙耸立,横贯整个建筑,而且一进比一进高,节节高升,取“平步青云”、“青云直上”意思。同时它还起到了间隔建筑空间及防火作用,因为中国的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的建筑也特别容易着火,不容易保护,所以在这里用青云分隔,就算一边着火,也不至于殃及旁边的其他建筑。

 


   两扇大门彩绘门神高达4米,黑脸者为尉迟恭,红脸者为秦琼,是唐代太宗大将军。据说由两位器宇轩昂的大将军守卫门户,能起到镇邪保平安的作用。

   门上有两个铜铺首,都是纯铜制造,每个重60斤,是广东省境内最大的一个铜铺首。这对铜铺首这么大,又离地这么高,自然不是用来扣门的,而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铺首的形象叫椒图,相传它是龙的儿子。“好固,故立于门环之上。”





   四扇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在大厅和庭院正中之间,分隔了内外空间,透过镂空雕花,院内景物若隐若现,又使到内外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幽深高雅的美感。这四扇屏门上雕刻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内容,如“金殿比武”、“渔樵耕读”、“三羊启泰”等。其图案内容,大多含有很微妙的寓意。



   走入庭院,视线豁然开朗,各种花草树木,绿茵婆娑。前院架起了东西两道彩带般的长廊,连接首进和中进建筑。长廊上塑有“竹林七贤”、“公孙玩乐图”等历史题材故事,有“镇海层楼”、“浮丘丹井”等清代羊城八景,还有各种花苗瑞兽、如意吉祥图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聚贤堂是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陈姓族人举行聚会议事的地方。堂前有一座雅致的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的表现手法来雕饰。月台雕柱有“老鼠戏葡萄”,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与多子的葡萄、石榴共戏,是暗喻百子千孙的意思。望柱头的雕饰更加特别,以花岗石雕成的一盘盘菠萝、杨桃、桔子、仙桃、佛手、香蕉等岭南佳果,既富有南国风情和装饰美,又寄寓了陈氏子孙以礼果终年奉祀祖先的虔诚敬意。这又是一个体现广东民间艺人匠心独运的生动例子。








   双面铁铸通花栏板。铁很少用来做建筑装饰物,建造这座陈氏书院的时候,正值清朝晚期,广东地区是最早接触西方先进事物的地方,这里的工匠思想也是比较先进的,就来了个“中西结合”,用这些双面铁铸通花栏板装饰建筑,所以这几块双面铁铸通花栏板在广东,甚至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都是很少见的。栏板的内容有“三羊开泰”、“岁岁有余”、“金玉满堂”,都是左右对称,一左一右。  




















   后进是安放神主牌位和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座八米多高木雕大神龕,龕堂阶台上安放着密集整齐的牌位,正中最高者为陈氏元祖舜帝,列祖按序排列。另外,凡是捐巨资兴建陈氏书院的陈氏族人,均可以在此设长生位,标明捐资金额,并按辈分大小、出资多寡及社会地位排列放置。神龛外饰大型木雕镂通花罩,雕工精致,规制宏大,龛堂庄严肃穆。每年春秋两季,陈姓族人在此举行隆重的合族祭祖仪式,以示对祖先的虔诚敬意。陈氏书院龕罩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作,龕罩上还铭刻着制作年代、营造商号及地址,如“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等,只是研究陈家祠营建情况的可靠原始资料。

   非常可惜的是,原来摆放在这里的那些神主牌,在文革时期都被红卫兵以“四旧”的名义给烧掉了,所以现在看到的这个神龛是空空荡荡的。但为什么这一建筑却保存如此完好呢?其实在当时的那种历史条件下,陈家祠也像其他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一样,也一样面临着很大的危险。幸运的是,当时有新华印刷厂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份强行入住陈家祠,把这改造成工厂,印刷《毛选》和《毛主席语录》,陈家祠也因祸得福,反而在“毛主席”的“庇佑”下受到保护,没有受到大破坏。 


   

   东西厢房是当年陈氏学子们读书的主要用房,廊庑与厢房相连。厢房是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环境优雅,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室内绘有大型壁画。前东厢为《滕王阁》,图中描绘才气过人的唐代诗人王勃意气风发地吟作“滕王阁序”的场面,前西厢绘《夜宴桃李》,画面表现了桃花盛开时,李白和诸学友在桃李园夜宴的情景。用文人雅士为题材的壁画,正与厢房的使用功能相匹配,虽然只有两幅作品,但却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使书院更富诗意而显得雅致清新。











象牙雕塑展览







   说书人绘声绘色,听众们表情各异。有个雕塑的地方必定一堆人挤在一起拍照。。。




这个叫戏无益,小时候不知道你干没干过这样的傻事?






  门票:10元,70岁以上持老人优理发证免标,学生及退休人员凭证半票。

  开放时间:8:30~17:30

  地址: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交通: 乘地铁陈家祠站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家祠堂
广州陈家祠
陈家书院:隐于广州闹市的静美古祠
广东古建装饰艺术的巅峰——广州陈家祠
【广东】6月15~16日 | 尘世秘境之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园林
广州陈氏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