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细逛北京之四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四)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佛塔,故俗称“白塔寺”,1991年3月4日,我国国务院公布“妙应寺白塔”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所在地旧址是距今已千年、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公元1096年)的永安寺。历经多年战乱,到元建大都时,殿堂大都损毁,但一座藏有释迦舍利的佛塔尚在。

元世祖忽必烈深信藏传佛教。他继位后拜西藏著名僧人、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请他掌管全国佛教。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决定在元大都兴建一座象征王者之都的大型藏式佛塔。他亲自选址建在有释迦舍利塔的永安寺内,并命八思巴的俗家弟子、尼泊尔匠人阿尼哥负责设计与施工,于至元十六年(1279)建成。元世祖崇信佛法,亲迎释迦佛舍利。建成后的白塔总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三层为平面亚字型折角须弥座,第三层是雕有24个凸起的莲花瓣组成的莲花座;塔身下部为覆钵式,形似宝瓶,上部为高高的向上收缩的圆锥体,有十三节,称“十三天”,为佛教的最高级别;塔刹由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组成,这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仅有的。白塔落成后,京师为之震动。忽必烈大喜过望,命人从白塔向四周各射一箭,在箭的射程内,又以塔为中心修建了一座占地16万平方米的规模宏大的寺院, 旧名“大圣寿万安寺”,成为忽必烈营建元大都的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建成后这里成为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习仪的中心场所,香火鼎盛。但是元末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一场特大的雷火焚毁了大圣寿万安寺的所有殿堂,只有白塔幸免。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重修寺院,占地仅1.3万平方米,并改名为妙应寺至今,但人们一直俗称为白塔寺。清代对寺和白塔又多次修葺。清中叶以后寺内庙会日益兴隆。清末,与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齐名,成为北京的四大庙会。

 现存的白塔寺,除白塔外,还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塔院以及两侧的配殿、厢房、方丈院、藏经阁组成等;塔院用红墙围成,塔在院中央偏北,四角各有一亭,塔前有一座“三世佛殿”。 意珠心镜殿内是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展出了藏式佛像近一万尊,其数量之巨大,种类之繁多,年代之久远,艺术风格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

 
 
 
 
 
 
 
  评论这张
 
阅读(178)| 评论(3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城一座无影白塔 为何惊动忽必烈亲自选址
京城“白塔”散记(下)
佛塔上的神龛,是藏人心中的信仰
名寺(34)白塔寺
覆钵式塔
白塔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