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受北大(三)北京大学校史馆

   参观北大,北京大学校史馆也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北京大学校史馆坐落在专供校外机动车行驶的小西门内,分上中下三层,从远处看,仅能看到地上一层的大厅。校史馆是自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开始兴建的,经过三年的建设竣工。该馆以尊重历史为原则,生动地再现了北大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展示百年来北大历史名人217位,并为校史研究、校史文物的征集和收藏,提供了条件。北大校史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分为地上一层的“北大杰出人物展”和地下二层的“北大发展史展”两个展览主题,共有4个大型展室,同时设有研究室、资料室、藏品室等。

    在参观时,我发现有几件展品很有意思,拍下来与大家分享:


   北大校史馆。目前面向社会开放,免收门票。


   这张照片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给一位名叫杜福楚的师范科学生颁发的毕业文凭,由大学堂的总监督于宣统元年颁发。与现在的大学毕业证相比,这张文凭的内容更加丰富。从版式上来看,堪与圣旨相比,使用了皇家才能专享的黄色纸张,并且边框用龙纹做装饰,如顶上即为双龙抢珠的图案,可见当时对知识分子的重视。文凭右边一大段除对慈禧歌功颂德的套话外,就是学校的相关规定。文凭的左边详细列出了该学生完成的各科目及相应的考试成绩,甚至将每科的教师名字也一一列出。从教师的名字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学问方面的科目由中国教员进行教学,但自然科学方面课程如心理、算学、物理、化学、教育均是日本籍教员,可见当时日本在自然科学方面已遥遥领先于中国,也反映当时清朝决心以“明治维新”为起端获得空前发展的日本为榜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尽快实现维新变革的心态。

   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毛泽东的薪水与教授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作为教授的陈独秀的月薪是300大洋,而毛泽东则只有可怜的区区8个大洋!这也无怪乎毛泽东后来提出对广大劳苦大众颇有吸引力的口号“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要造反”,从而在旗下聚集了无数劳苦大众冲锋陷阵,打下了江山。所以,毛泽东以“穷则思变”的方式为现代屌丝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北京大学人才辈出

   这张照片拍的是文化大革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幸运儿——七七级大学生入校时的情形,他们的穿戴与我在当知青时的几乎相同,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知青经历和七八年九月由一个偏僻的湖南山区去西安上学报到时的情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北大第一任校长!
你所不知道的柳高校史 清代文凭就已环绕名校光芒
1918年毛泽东为何没去报考北京大学?
学霸家长分享9张当年在北大的老照片!
历史镜头:1972年的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风貌老照片
文凭:最“老”文凭現身复旦 1909年发有慈禧上諭(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