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泉州·东西塔(力求完整篇)

    泉州东西塔名气太大,介绍此二塔的文章数不胜数,但总嫌不够详细,不够全面。某人犹豫再三,决定也来写篇博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地利之便,力求最完整地将自己所见所闻写与同好一起分享。这是一件相当吃力的事情,至于讨不讨好,不在考虑之列。

从山门外看镇国塔 

 

   东塔名曰“镇国塔”,为尊仰佛祖释迦牟尼佛而建。

 

 

   “(唐)咸通中(860—874年)文偁禅师以木为之,凡九级成之。明年,仓曹徐宗仁以佛舍利镇塔中。(北宋)天禧(1017—1021年)中,改为十三级。(南宋)绍兴乙亥(绍兴廿五年,1155年)灾,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年)僧了性重建。宝庆丁亥(宝庆三年,1227年)复灾,僧守淳易以砖,凡七级。嘉熙戊戌(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始易以石,仅一级而止。法权继之,至第四级。天竺讲主(即天锡)作第五级及合尖,凡十年始成。凡大柱四十,大小梁各四十,大斗百九十二,小斗四百四十,枅四千,大拱百十有二,小拱八十,皆巨石为之。”

 

   塔为五层花岗石仿砖木平面八角攢尖顶楼阁式结构,底围60米,高48.27米,是全国最高的石构空心宝塔。

 

   塔座为须弥座。塔身转角立倚柱,柱径和柱高的比例粗短。柱头出华拱二跳承撩檐枋。塔的每层开四门设四龛,塔身外均伸出平座勾栏,可供游人绕塔凭眺。

 

 

 

 

 

 

 

   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浮雕是宋代泉州佛教著名石雕。原有40方,现存37方,青石(辉绿石)雕成,刻工精绝。其艺术水平,远胜于塔身石雕。内容大都取材于印度佛教神话故事,但人物装束及周围环境布置,已经全部汉化。

 

 

毗蓝诞瑞

 

忍辱仙人

 

 天人赞鹤

 

舍身饲虎

 

童子求偈

 

沙门示相

 

牧女献糜

 

天王争钵

 

连河澡浴

 

锡解斗虎

 

 钵降火龙

 

   塔座四方各有七级台阶,台阶两侧栏板上也有石雕,两边对称。左侧持幡者当为“接引菩萨”(“引路菩萨”)的形象。

 

   塔身每层环转空洞,每层每面镶嵌两幅左右并列的人物浮雕,五层共计80幅。按照专家的说法,五层寓意五乘,表示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而每层每面两个人物之间必有“性类相近、响应对称”的关系。

 

   第一层为“人天乘”。雕的是四大天王、天龙八部、金刚力士等诸天神将。他们的道果还处于人与天之间,位置最低,只负有把守门卫、保护佛法的职责。

 

 

 

 

 

 

 

 

 

 

 

 

 

 

 

   这层雕像中某人最喜爱的是“阿修罗”的形象(上图左侧)。玩过《仙剑奇侠传》旧版的朋友,还记得结局时李逍遥进塔营救赵灵儿,最后遭遇“镇狱明王”的场景吗?那位“镇狱明王”是不是与这位“阿修罗”的形象很相像呢?

 

   第二层为“声闻乘”。雕的是曾经亲耳聆听释迦牟尼声教、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生死的阿罗汉。他们负有教化芸芸众生、行仁施善、点化皈依佛门的任务。

 

   第三层为“缘觉乘”。雕的是在释迦牟尼涅槃后,凭着自己的敏利机根而觉悟得道的尊者罗汉界的尊像,如降龙罗汉与伏虎罗汉。他们已修炼并掌握了绝技、法术、秘诀,能上能下,能文能武,是可走通人间和佛界的智能贤达者。

 

   在第二、三层,有佛史记载来中国弘传佛法最早的印度高僧竺法兰与摄摩腾,有中国佛教五大宗派创始人法藏(华严宗)、玄奘(法相宗)、智乐顗(天台宗)、慧远(净土宗)、达摩(禅宗),以及被奉为西方东土应化圣贤的丰干、僧伽、寒山、拾得、慧思、宝誌、布袋和尚等。

大肚子的布袋和尚最好认

 

寒山与拾得?

 

达摩与梁武帝?

 

   这组照片是在六月底所拍,天气太热,某人的颈椎又不好,拍完东塔的第二层浮雕便已支撑不住,只好罢手。如果此塔可以登临,相信还会再拍下去。

 

   第四层为“菩萨乘”。雕的是中国佛教的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王四大菩萨,以及伽叶、阿难,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香积菩萨与妙音菩萨、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等。他们善观世音,知疾苦,行仁施善,广发大慈大悲之恩,普施救苦救难法术。 

   第五层为“佛乘”。雕的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释迦牟尼佛,以及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等。他们是佛教界的最高权威者,知过去,识现在,驾驭未来的三世尊佛,统辖三世一切的尊者。 

   镇国塔的这种按照塔层高低,有序分布佛像(金刚武士—和尚法师—罗汉尊者—菩萨—佛祖)的排列法极为罕见,难免多啰嗦几句。 

 

   西塔名曰“仁寿塔”,为尊仰阿弥陀佛而建。

 

 

   “神僧,不知其名氏。(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年),(闽王)王审知梦坐厅事,有泉人告之曰,‘闻王于大都督府造塔,乞移之镇泉。’怒斩之,首坠而身涌高数尺。及觉,骇之。使求之泉,云:‘果有狂僧者,不见已久。’审知悟其为神僧也。(贞明二年,916年)遂以其材木浮江转海至泉,为无量寿塔。(北)宋政和(1111—1118年)中,改号仁寿。(南宋)绍兴(1131—1162年)中火,更造砖塔。绍定元年戊子(1228年),僧自证易砖为石,嘉熙元年(1237年)始竣工,先东塔十年而成。”

 

   

   西塔高45.06米,形制与东塔大致相同,但每层收进的比例明显大于东塔,故地外观上较为尖挺,不如东塔雄伟。此外,两塔在补间铺作上有较大区别:西塔为偷心造,未施横拱,水平装饰感不强;东塔为计心造,施横拱,水平装饰感较强。西塔斗拱边角较为柔和,东塔斗拱边角平直锐利,且在额枋及每跳头散斗外均加了一个“靴楔”装饰,在视觉上更为华丽。由于知识欠缺,不敢再作深入阐述,以免贻笑大方。

   

   西塔象征西方级乐世界,以塔身的八面和塔顶、塔座合为十方净土。每一方净土从上到下交错安排着诸天神将、罗汉、高僧、菩萨、童子,还有对佛教发展大有贡献的梁武帝、昭明太子,以及神话故事中的猴行者、火龙太子等浮雕像。全塔也是80尊,因表现的是“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的教旨,不具五乘的意义,故排列不如东塔严格。但就石雕艺术而言,除去须弥座束腰上的浮雕逊于东塔外,塔身的人物浮雕甚至还胜过东塔一筹。

哼哼哈哈

 

六字真言?

 

 

   西塔的浮雕,也只拍到二层。最喜欢上图右侧这一幅。已经讨到钱的小朋友左手反背,把钱藏到身后,伸出右手继续讨钱;大和尚左手托着一摞铜钱,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枚铜钱,又递给了小朋友。在坚硬的花岗岩石上,雕刻出如此细致的手势,真叫人叹为观止。

   据说西塔第五层上,有一对梁武帝与唐三藏(玄奘)并列的的浮雕,可惜太高,无法看到。但第四层东北壁上的“猴行者”雕像,却是断断不敢漏过的。

 

   “猴行者”猴头人身,尖咀鼓腮,圆眼凹鼻,目光炯炯,项挂大念珠,上身皮毛直缀,衣袖捋在上臂肩,臂上肌肉隆起,左手执一把鬼头大砍刀,刀把上的绦带套在手腕上,右手屈在胸前,拇指和食指捻着一颗念珠,腰围皮裙,腰带上系着一卷《孔雀王咒》和一只宝葫芦。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提出,这尊猴行者就是成书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由此推定“孙行者生在福建”。此说在当时曾引进不小的轰动,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推论,听者不必太过认真。也有人认为,这尊猴行者是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这当然也是一种臆测。

   

   回头看西塔须弥座上的浮雕。转角各雕力士一尊,神态各异。

 

   束腰上的浮雕只有双龙抢珠、双狮戏球、花卉三种题材,只是形态不同而已。

 

 

 

 

 

   塔座四方各有三级台阶,台阶两侧栏板上有对称石雕,题材为凤衔瑞草。

 

   东西两塔除却外观雄伟、结构严谨、石雕精湛外,在抗震性能方面也有卓越表现。东西塔建成后,经历多次台风、地震的考验,至今岿然屹立,堪称奇迹。其中包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十月初八泉州湾的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近10度。史载:“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地震。初九夜大震,自东北向西南。是夜连震十余次,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郡城尤甚。开元寺东镇国塔第一层尖石坠,第二、三层扶栏因之并碎。城内外庐舍圮,覆舟甚多。”

   归结起来,两塔卓越的抗震性能,首先得益于“双筒”结构和辐辏梁的设置。

因两塔入口常年关闭,某人只能将相机镜头尽量靠近铁栅栏空隙,

勉强拍到了塔心筒,辐辏梁却怎么也无法拍到。

 

   两塔的塔室中心,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起一个平面八角形的塔筒,从第一层直通塔顶。塔筒外壁和塔室内壁之间,每层每角架设一条大石梁,一头插入塔筒外壁的转角部位,一头插入塔室内壁的凹角部位。大石梁两端,出二跳丁拱承托,用以缩短跨度,提高抗剪力。

   这样的结构,从平面上看,极其类似于车轮。塔筒就是车轮的轴心,塔壁就是轮辋,八条大石梁就象八根辐条,连接车毂和轮辋,组成一个辐辏状的套筒式的绞结体,使外围的塔壁和室内的塔筒紧紧牵拉,相互攀抵,保证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从整体上起到了加固作用。

   “双筒”结构石塔,在闽南地区极富代表性,诸如石狮市的六胜塔、姑嫂塔。

 

   此外,两塔塔壁坚厚厚2米,采用丁顺砌筑法,大量使用仿木斗拱、“墩接柱”等构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稳固塔身,吸收、缓冲地震能量,减轻、消除地震破坏的作用。

 


(网络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泉州开元寺双塔
名胜|福建·泉州东西塔
泉州杂谈 018:东西塔上的佛国缩影
寻访 | 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的泉州开元寺
东西塔今起关闭修复……没事!塔上160幅浮雕近照,都在这了!
河朔第一古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