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泉州】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石笋、浮桥遗址

    泉州天后宫号称是现存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祭祀海上女神天后妈祖的宫庙。位于泉州市区鲤城区天后路,面临晋江,原为旧时蕃舶客航聚集之所,古泉州城最为繁华的地方。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初名“顺济庙”。明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奏请重修顺济庙,永乐十三年(1415年)再次重修,并更名“天妃宫”。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施琅为感念妈祖神助清兵攻取台湾,奏请朝廷更名为“天后宫”。现存建筑部分保存清代重修和扩建时的风貌。1988年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山门与戏台于上世纪道路拓宽时被拆毁,1990年台胞捐资重建。后移清代晋江县学棂星门为山门,面阔五开间,牌楼式造型。山门两侧为东西阙建筑,以示天后宫之尊,受场地限制,没有拍全。

 

    戏台倒座于山门之后。台基为旧物。顶盖木构藻井中心镶嵌8块人物木雕,手持各式乐器。其中一人手持琵琶,身着短衫,头戴礼帽,分明就是一个“西洋人”的形象。据此推测,这藻井有可能是清晚期的旧物。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但由于殿前又增建敞廊一间,故于正面下檐之下又多出了一道廊檐,感觉有些别扭。

 

    正殿之前的石埕两侧有两棵古榕。树下分别立有国保碑和清嘉庆21年《重修天后宫碑记》碑。

 


 

    某人至此参观时天色已晚,加上正殿之内似乎在举行某项祭拜活动,信众纷杂且烟火熏人,只得止步于殿外,拍拍殿前的一对青石龙柱、台基束腰处的数块石雕以及前廊的一些柱础。闽南为著名的石雕之乡,从这些前代残存的旧物上,足以看出旧时当地石雕技艺何等高超,只可惜如今早已式微,唯独一项龙柱雕刻技艺倒还勉强值得炫耀。

 

 

 

 

 


 

    后殿木构基本为现代重修,现辟为“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殿前立有两根婆罗门教式石柱,形制与开元寺正殿后门的那对石柱略同,但所雕图案已完全汉化,据说是明代重修时自它处移来。后殿之后还有梳妆楼,纯为现代重建,懒得拍照。

 

—————————————————————————————————————————————————

 

    与天后宫山门隔道相望的,便是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原为泉州南城门,其最早为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320年)泉州太守游九功拓地增筑的翼城,原名镇南门。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监郡偰玉立将原城墙围长20里扩为30里,改名德济门。明洪武年间,德济门城墙加厚增高,增筑月城(瓮城)。其后屡有重修,直至1948年毁于大火。2001年,泉州市南片区整改工程中,发现此处有残存城垣,市文物部门联合多个部门,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

 

    遗址距地面3米左右,呈垒石结构,由城门、城墙、门道、墩台、内外壕沟、拱桥以及月城(瓮城)等组成,还出土有不少宋、元两代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石刻和明、清时期的铁炮。

 

    作为泉州古城七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城门遗址,德济门遗址包含有南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建筑遗存。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且城墙不断向外延伸的痕迹明显。地基完整保存了宋代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

 

    德济门遗址西侧有一条小巷,名为万寿路,明代狂士李贽的故居即位于此。

 

    某人除知道李贽的名号外,其他方面可说是一无所知,只是既然顺道,还是愿意进去看个究竟。但由于时间太晚,大门已经关闭,也就无法如愿了。

 

—————————————————————————————————————————————————

 

    从德济门遗址沿江滨北路约行3公里,便是古泉州罗城七门之一“临漳门”的所在地。如今这里是个大环岛,环岛内还应景性地新造个城门。不过,这怪不了现在的泉州市政府,临漳门早在民国时期便已被拆除了。

 

    环岛的北侧,紧靠笋江的岸边有面积颇大的开放式公园,叫石笋公园,公园内最有名的就是那根不知竖立了多少年的“石笋”。

 

 

 

    据说这石笋原来还有一个基座,由两块花岗岩石叠在一起,形似磨盘,其中一块中间凹陷,当地人称为“仙尿盆”,现已不知所踪。另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记载:“宋郡守高连惠(实为高惠连,其女婿为王安石变法中的风云人物吕惠卿)以私憾击断石笋,明成化间,郡守张岩补而属之。”可见“石笋”原为整石雕成,因被高惠连击断才变成数截的。 

    关于“石笋”的年代和起源,有说是原始社会古百越人出于对男性生殖器官的图腾崇拜而建造的。也有说是印度教(婆罗门教)的“林加”,唐代传入泉州的。理由是1935年在泉州旧汽车站西北角曾发掘到元代印度的“番佛寺”,出土的建筑构件中有象征男姓的生殖器“林加”(译音)和女性的生殖器“磨盘”。其实无论是何种说法,都抵不上实物给人们的第一感观——这就是一个形制较为硕大的男根象征物。至于何人所立,有何用处,大可不必太过深究。而论及为何宋郡守高惠连因何种“私憾”要击断这根像极了男性生殖器官的石笋,明代郡守张岩又为何要将其修复重立,专家学者也是各执其词莫衷一是,作为凡鸟一只的某人,更无资格对此妄加推测,不过看一看再抿嘴笑一笑罢了。

 

—————————————————————————————————————————————————

 

    石笋公园内除石笋外,江岸边还有一处“浮桥遗址”,那里有两块与清康熙朝收复台湾的第一功臣施琅有关的碑记。

 

    说到施琅,估计大多数的朋友与某人一样,都会联想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书中的靖海侯施琅窝囊至极,受尽韦小宝耍弄,这当然只是虚构的情节。不过,其对施琅的是非功过,总体评价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而凑巧的是,发现这两块石碑的时间,就在2004年11月底金庸先生访问泉州的前几天。 

    右侧一块石碑额雕“双龙抢珠”,全文为:“康熙癸亥,少保将军靖海侯施公平定台湾旋师,捐俸修安平西桥、郡城南桥,以次告竣。西隅士庶复以浮桥倾圯为请,遂蒙将军捐俸千两,并集绅士共成盛举。工于丁卯年四月,成于戊辰年八月。用志功德,永垂不朽。”

    左侧一块石碑额书“修造浮桥捐舍银两题名列志”,正文记录了参与捐资修桥的士绅姓名,尽管有些字迹模糊不清,但施琅捐银千两的字样还是勉强可以看清的。

    根据两碑所载,康熙癸亥年(康熙22年)施琅平台回师,先后捐俸重修、重建了三座曾为泉州交通要道的大桥。其中“安平西桥”即为举世闻名的安平桥(五里桥)西段;“郡城南桥”指的是位于德济门外的顺济旧桥,此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121年),现为废桥,桥墩尚存;至于“浮桥”,就在两碑之右后方的笋江江面之上,此桥初名“履坦”,原系宋皇祐初年(公元1049年)所建的一座浮桥,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改称“通济桥”。南宋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僧人文会募建石桥,名为“笋江桥”。桥长235米,共有船形桥墩15座,历代均有重修。1962年在原桥上架高3米多,以钢筋水泥铺设桥面,原桥墩基本保留原状。2000年、2002年北端桥体两度为洪水冲毁,遂废而不用,另于旧桥上游百来米处建造了一座笋江新桥。

 

【相关简介】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省晋江市衙口镇人。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曾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军的重要将领,积极参与海上起兵反清。后因与郑成功发生矛盾,施琅再次降清。先后担任副将、总兵、水师提督,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台湾郑氏集团。后晋封靖海侯,长驻泉州,辞世后葬于惠安县。施琅在泉州勤政爱民,造桥修路,德被甚广。他的二儿子施世纶,正是长篇公案小说《施公案》的主角,清代有名的清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粤游:泉州天后宫、德济门遗址和李贽故居
泉州杂谈 058:见证城南繁荣的顺济桥
我的美篇
中国的名桥(图文)
泉州天后宫、德济门遗址 【福建泉州】
德济门遗址:曾经见证贸易往来的大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