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女体育生的炼狱十年

一个女体育生的炼狱十年

  
   
  被访人:某211高校09级研究生Z同学(女)
  采访人:陈立超
  
  =======================================================
  在这十年中,由于长期训练,疏于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头脑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也搞不清楚,连电器开关上的NO和OFF都经常弄混淆
  和我同一批的体育生,有些年纪轻轻就得风湿。至于说什么肌肉拉伤、韧带拉伤,对于我来说都是反复经历过的。当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东西,荣誉、奖品、免试升学,但这些和我们失去的能够成正比么?
  ========================================================
  千不该万不该,我一出生就有一副好身体,体型修长个子高不说,比例还特别协调,上半身短,下半身长,尤其是一双腿,几乎占到了全部身长的十分之六,足弓特别高。这一切让我过早的远离了正常的学校教育,走向了田径场的训练跑道。
  我的家在广西某市,这是一个著名的工业城市,教育质量也不错。小学三年级那年,我报名参加了学校运动会,当时年纪小,觉得长跑很累,就报名参加了女子两百米短跑,那知道一跑成名,学校的体育老师很快找上门来,左一个苦口婆心,右一个循循善诱,软磨硬泡的要我当体育生,还许诺一旦取得成绩就可以免试上重点中学,这样的条件极具诱惑力。果然,几天以后我的家人就做出了决定,我也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体育生。
  小学的体育生管理并不十分严格,训练也不是很多,基本是比赛前老师就临时组织我们训练一下,由于天赋好,我在全市的中学生运动会上拿了女子两百米的冠军,凭这个成绩我免试进了省重点中学XX市三中。
  中学以后训练就多了起来,对体育生的管理也更加严格和规范,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我们都要准时参加训练,下午的课基本是不上的,星期天全天训练,学校的课程但凡和训练时间有冲突的,都要以训练时间为准。至于说考试,每年除了期中、期末考试我们需要参加以外,其他的考试我们基本都不考,老师也不愿意管我们,毕竟我们是体育生。有没有文化成绩在他们看来并不是很重要,只要能够参加比赛取得成绩为学校增光就足够了。训练看起来容易,其实是十分艰苦的,初中时每天训练2个小时,热身运动就跑三圈,这对于一个普通女生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到高中,学校不仅为我们编制了专门的体育生班,每天的训练时间更是拉长到三个小时,热身运动跑五圈。这些都是最最基本的训练科目,教练还会根据你的身体素质和项目要求,为你特别量身定做一些训练科目。我的训练科目里面就有一项是爬楼梯,说是可以增加爆发力,七层的教学楼,我每天都要反复跑几个来回,单挑而又枯燥。每天训练结束以后,还要做很长时间的肌肉放松运动,折腾一下天色就晚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训练,我的短跑成绩越来越好,校运会冠军不说,县、市中学生运动会我也连续拿到冠军,高二那年我还代表我们市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了名次。在赛场上可谓风光无限,各种获奖证书拿了一大摞,各种奖品,像笔记本、运动服什么的,堆起来可以超过我的身高了,人家都说著作等身,我这个也叫奖品等身吧。除了奖品以外,我们参赛还有补助、奖金等等,这对于一个中学来说算是相当大的一笔收入了,也令很多同学感到眼红。这种生活极大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训练——拿奖——激励——再训练——再拿奖——再激励。不断的训练,不断的比赛,不断的拿奖,除了这些我什么都没有想,文化课基本是爱理不理的上,旷课早退都是家常便饭。由于长期在学校寄宿,缺乏和家庭的管理,在学校老师又只看重我们的比赛成绩,因此,我们相对于其他的学生更加自由。喝酒、吸烟、打架斗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我从初中起就开始和一帮体育生们酗酒,字都没认全,酒量倒是练出来了。直到现在我的酒量还是一流的水平。
  高二那年,一件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也让我认真思考近十年的体育生给我带来了什么。一天下午,我按照惯例早早赶到田径场,由于走的匆忙,忘记带钉鞋,又返回教室去取。等我再次赶回教室的时候,班主任(男,政治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他对我们这些体育生长期以来就有一些偏见,认为我们都是一些不学无术、只会捣乱的学生,因此坚决不允许我进教室。我脾气也大,就硬闯进去,于是就在教室门口争执起来,我那时自以为是的不得了,一时头脑发热,就抄起桌上的墨水瓶砸到老师头上。事后班主任为此住院了一个星期。这件事情让我一砸成名,女学生打了男老师的消息在学校里很快传播开来,我冲动、火暴的脾气也发展到了极致。
  这件事情过后,我终于开始认真思考我人生的道路,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在这样下去自己绝对没有出息,比赛、获奖那些都是一些虚名的东西,可是实际上在这十年的体育生生涯中我到底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呢?我真的感到很迷茫。在这十年中,由于长期训练,疏于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头脑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也搞不清楚,连电器开关上的NO和OFF都经常弄混淆,对社会、家庭的认识越发的简单,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直线条的,更不要说为人处事方面了。
  有人可能觉得文化成绩没有学好,毕竟身体训练好了也是不错的。可事实上在身体上我们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我的女教练,由于长期训练,身体变形,连续二次流产。我自己也因为比赛时间和例假冲突,去医院打过几次针,推迟自己的经期。和我同一批的体育生,有些年纪轻轻就得风湿。至于说什么肌肉拉伤、韧带拉伤,对于我来说都是反复经历过的。当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东西,荣誉、奖品、免试升学,但这些和我们失去的能够成正比么?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部为学校参加比赛的机器,体育生的生活实在是太不适合我了。在一系列思想斗争后,最终我选择了留级转校,重新开始学习,再也不做体育生了。
  2004年我考上了南方某二本学校行政管理专业,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学生来说,已经显得难能可贵了。而我们体育班的同学高考成绩反而出奇的好,很多同学考特长生去了各大体校,升学率比普通班级高出许多。离开家乡去外地上大学的前一天,我特地去了我训练过的每一个田径场,田径场上刻苦训练的体育生,在我看来是那么的亲切、可爱。当我走出体育场时,心中竟然有一丝莫名的怀念,是在怀念美好的年华?还是在怀念曾经的岁月?总之,十年炼狱般的体育生经历终于结束了,我的人生必须重新书写。
  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都是文育为主,几乎没有任何体育教育,常人的印象中读书人就应该是细皮嫩肉、文弱白皙、手无缚鸡之力。直到近代,中国才从西方引进了体育教育,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似乎怎么也不吃香。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考试要么被直接屏蔽,要么就只占区区的几分,学校对体育不重视,家长对体育不重视,学生自己也对体育不重视。考试是教育的指挥棒,这样的考试制度下,怎么能够奢望体育教育普及深入起来呢?无怪乎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日复一日的下降,而各个学校又为了争面子、保升学,竭尽所能的鼓励学生们去参加体育比赛,甚至不惜专门培养体育生来争取名次、增加升学率。一方面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体育教育,另一方面是极少数人承受了过多的体育教育,甚至成了专门接受体育教育的比赛机器。而我则不幸成了这极少数人中的牺牲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跑”不可收
钟永新·自贡杂记(04)运动会(2016)
我和我的老师王锦根
忙忙忙,2020体育教师工作常态,你做了几件呢?
冲上热搜!浙江短跑“天才少女”又拿世界冠军
盛泽二中、盛泽实验小学获评全国篮球特色学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