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面校园暴力(下)
直面校园暴力(下)
作者:旧数据库 来源:旧数据库原新闻导入 点击: 923 次 评论: 0 条
-
 斗智斗勇的周旋
    绝大多数校园暴力隐藏在暗处,不容易被学校、警方、家长等察觉,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正常秩序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在此情况下,教会学生与之既有勇又有谋地“周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校园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以下5种:一是索要钱物,不给就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人格;四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长;五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易暴,冲动报复。
    针对校园暴力的这些形式,无论是已经受到过伤害的学生,还是正在遭受或即将遭受伤害的学生,都可以在学校、警方、家长的帮助与配合下,与施暴者来一场斗智斗勇的周旋,而不要逆来顺受或以暴易暴。否则,不但不能阻止校园暴力对自己的伤害,还会使其对自己的伤害越来越大。
    11月2日,记者在某派出所见到了这样一份被敲诈的高中生写的《案情自述》:“下晚自习后,有个人站在墙角里招手,把我和陈某叫了过去。陈某认识他,让我喊他‘大哥’。‘大哥’对我说:‘我要请人吃饭,你先借我500元钱。’我说没有。‘大哥’就改口要300元钱,我只好答应。‘大哥’说明天早上7点整必须把钱给他,并威胁说,如果骗他,就砍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向王某借了70元钱,然后又到老师那里把没用完的140元钱补习费拿了回来,加上从家里偷的90元钱,这才凑够了数,然后我就来到学校后门,把钱给了‘大哥’……”
    据办理该案的民警说,这位高中生说的“大哥”名叫李钦亮,绰号“李铁头”,是位被学校开除的17岁少年。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李钦亮在该生所在学校附近专门勒索学生的财物长达两年之久,先后有50多名学生被勒索,被他“借”走的钱达4000元之多。直到今年9月,一位家长偶然发现了他对学生的敲诈勒索行为,将他扭送到了派出所,这个案子才算暴露出来。否则,真不知还会有多少学生深受其害。
    针对学生因害怕遭施暴者报复,不敢积极、大胆反抗,更不敢报告学校、家长特别是警方的心理,这位民警说,与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无可非议的,但对青少年来说,一定要讲策略,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要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在这一点上,青少年一定要明白,只要能想办法达到使施暴者受到合法惩罚这个目的,就是勇敢的表现,并不是只有正面的直接搏斗才算勇敢。根据这个道理,在自己势单力薄,不满足施暴者的某些欲望便不能脱身,甚至还要受皮肉之苦时,给钱也是一种缓兵之计,但一定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以便协助学校、家长或警方把他们抓获。
    记者认为,与此同时,青少年也应树立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要学会说“不”。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较偏僻的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侵害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此外,青少年还要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在侵害发生后,要能够勇敢站出来,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今天这个法制日益健全的社会中,施暴者永远只是极少数人,而任何人,不管他是同学、老师、校长或家长,只要他们违犯了法律,就都必将要受到惩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文化营养的失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股黑色暗流,它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但校园暴力在近几年内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事实证明,如今的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它在个别地方甚至正在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
    我们不禁要问:校园暴力真的成了教育永远的伤痛?当花季少年成为犯罪分子,不知他们在行凶作恶时,内心有没有过胆怯与恐惧?有没有过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是什么导致了他们对暴力的崇尚甚至膜拜?谁又该为他们制造的罪恶承担责任?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法学家皮艺军说,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在此情况下,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更不可理解的是,成人往往因为一些影视作品是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就让孩子观看,即使其中的暴力场面十分恐怖。其实,孩子在有暴力场面的作品中并不见得能理解什么是正义,相反,他可能欣赏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
    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校园暴力看似一种个别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其实具有复杂的社会心理背景,因此,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在校园暴力的滋生过程中,暴力文化做了“帮凶”的角色,它为青少年的模仿提供了鲜活的“榜样”,而发生在中小学生身边的“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更是校园暴力产生的直接诱因。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除了社会上存在的暴力文化的作用外,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10月27日,记者去某小学采访,当问到孩子们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这个问题时,至少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究其原因,是家长从他们上幼儿园起,就向他们灌输在学校不能吃亏,遇到谁欺负自己就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
    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或经常向孩子灌输以暴制暴等错误观念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这并不是遗传,而是后天的“培养”。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曾经有的道德理想主义在不断地被解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走向多元。在这个前提下,孩子世界中的暴力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试想,如果成人世界奉行的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温良谦让呢?毕竟,道德不是靠灌输的,它是靠家长的身体力行教育给孩子的。
    从专家们的意见以及记者的调查结果来看,校园暴力的出现及其在近几年内的不断升级,基本原因是我们为青少年提供的文化营养出现了失衡。
    烛照真相的镜子
    “虽然由于社会上暴力文化的泛滥和家庭教育的失当,使我们为青少年教育这块土地提供的营养出现了失衡,致使校园暴力在个别地方屡禁不止甚至逐步升级,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出现的一些失误,也不可忽视。毕竟,学校是校园暴力的集中地,最有条件对它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为此,学校必须对自己的失误真诚反省,勇敢承担起自己应付的责任。”
    “学校对于校园暴力有无法推脱的责任。这绝不仅仅是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当前的教育还没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虽然素质教育已开展了多年,但仍有个别学校只盯着升学率,对学生忽视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法制教育,淡化了高尚的道德意识和审美习惯的培养,有时即便设立了相应课程,也很少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下工夫,以致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在采访中,针对校园暴力滋生和蔓延的原因,一些家长和专家向记者表达了上述意见。从记者采访到的新闻事实以及对这些事实综合分析的结果看,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学校对校园暴力的确难辞其咎。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暴力真的是烛照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真相的一面镜子。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存在校园暴力的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讳疾忌医。也就是说,尽管他们已经发现了校园暴力在身边的存在,也认识到了其危害性,但出于“家丑不能外扬”的思想,不愿将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以寻求帮助,更不愿采取相关措施。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个别已经发生过严重的校园暴力的学校,甚至包庇施暴者,而移罪于受害者。
v记者前文提到了一位由于遭受校园暴力的伤害而患精神分裂症的某镇中学女生梅梅。事后,当记者来到该中学,找到当初教梅梅英语课的老师柳某时,柳某称她曾教育过欺负梅梅的同学,但没起什么作用,后来也就不管了。柳某承认,梅梅以前是个很听话的学生。一位自称是学校办公室负责人的老师则告诉记者,学校在梅梅患精神病这件事上并无责任,因为同学间的打闹是正常的。当初之所以没答应其家长换班的请求,是因梅梅的遭遇缘于她自己性格内向造成的与同学不和,换班也不能保证她和其他班的同学和睦相处。
    此外,在教材中存在宣扬暴力色彩的文章,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仅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以描写如何将对手打得“脑浆迸裂,涂了一地”等暴力场景的文章就不止一篇,非但如此,老师还经常用“动人的艺术魅力”等词语对它们进行评讲。这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对暴力接受与欣赏的习惯,在无意识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只要暴力用在合适的地方,就是正确的、美好的、艺术的。然而,受教育者人格的养成,却必须建立在他们切实感受美好而不是丑恶事物的能力之上,而暴力,不管它运用于何种目的,都毫无美感可言,尤其对孩子来说,更是这样。因此,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强调说:“一方面自己爱自由,一方面助人爱自由……要培养爱自由、好平等、尚博爱的人,在教育上不可不注意发展个性和涵养同情心两点。”
    事实上,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就在于对人的普遍了解、尊重乃至爱敬。这正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中所缺乏的东西。如今,我们虽然大力实践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但绝大多数人理想中的“素质”仍局限在培养受教育者生存所必需的各种竞争技能上,这种偏颇不能不令人担忧。
    非暴力情感培养
    在校园暴力中,那些被欺负、敲诈、勒索甚至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是我们能看见的受害者,因而他们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也就多。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那些施暴的孩子也是受害者,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似乎比被暴力所伤的学生更应得到关怀和帮助。
    据记者调查,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的家庭多有不幸,或家境贫寒,或暴力不断,或父母离异,在此情况下,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平安富足的生活,加上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便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当前在个别地方依然盛行的应试教育之风,也使一些正常家庭的孩子被“赶”进了施暴者的队伍。拥有20多年教龄的教师陈禺说:“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接纳,应试教育却使一部分学生成了被淘汰者。于是,他们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他们认为对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都是对自我感觉、自我力量的肯定,可以因此重新使自己获取老师的关注和同学的‘认同’。”心理学家郝若平也指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言行举止趋同于成人,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别人认同。当他们在内心郁积的困惑或愤怒无法释放时,在感情的冲动下,有可能会通过暴力达到目的。”
    同时,青少年压力过重,也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之一。今年6月,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针对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明确列出学校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种不良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被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等。该备忘录指出,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受平均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会更多甚至是全部。目前,这份备忘录已受到欧洲国家的重视,许多学校正式以其内容为基础,开始进行学生关爱工程,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压力,防止校园意外事件尤其是暴力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一旦明白了施暴者也是受害者的道理,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将施暴者也转化成正常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校园暴力自然就会因失去了执行者而自行瓦解。那么,究竟如何转化呢?记者认为,要倡导人生活在社会中,应该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非暴力思想。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孩子建立一种朴素的、人性化的道德情感。
    而对孩子进行非暴力情感培养的方法,在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改变人类思想和生活的10本书之一的《斯波克育儿经》中有很好的表述--
    比如,在家里,应推行清楚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原则:不要伤害他人!这对全家人都适用。当孩子对他人使用暴力时,家长不应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家长应首先给受害者密切的关注和亲切的照顾,然后,使攻击者清楚意识到受害者是怎样感受暴力的:“这样做真的伤害了别人。如果有人这样对你,你也不会高兴的。”随着孩子的长大,当他变得很少以自我为中心,并有了更强的语言能力时,他就会开始理解攻击别人将会怎样的伤害别人。
    实践也证明,充满爱心、一贯合情合理、公平地抚育孩子和教育孩子,是避免青少年暴力倾向的最好办法,即使在最温和的家庭中也需要特殊关注。毕竟,人们使用暴力是后天形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本信息来自枫叶教育网(fyeedu.net),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 枫叶教育网(www.fyeedu.net)
原文链接:http://www.fyeedu.net/info/1997-1.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园欺凌不容忽视
这4招教你的孩子远离校园欺凌(暴力)!|智慧家教
校园暴力浅析 - 哥们干杯!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反对校园暴力,拒绝社会冷漠,”的倡议
直击心灵之作《隐形人》读后感
孩子在校受到恶意欺负?心理学家:这些表现父母一定要及时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