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军半年遭遇4次无人机编队袭击 恐袭“技术升级”敲警钟

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 2018年1月,13架无人机对俄罗斯驻叙利亚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发动袭击,最终7架被击落,6架被俄军“控制”。此事件在当时曾引起震动,高技术恐怖袭击威胁也从安全专家的“预言”走进了现实。但是自1月的袭击之后,4月、5月和6月又连续发生3起小型无人机编队袭击驻叙俄军基地的事件,考虑到当前恐怖分子近乎无法遏制的全球流动,高技术恐怖袭击的威胁已经非常紧迫。

关于无人机可能成为恐怖分子袭击工具的警告,在消费级无人机充斥市场之前就多有见诸报端以及各类反恐相关研讨会议。而随着无人机大量涌入消费市场,这种警告就出现的更加频繁了,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的无人机“恐袭惊魂”一再上演,也为这种声音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1月27日,一架白色小型4轴无人机落到了白宫院内;2015年4月22日,一架小型无人机降落在了日本首相官邸的屋顶上;2017年7月,为了避风,一名业余摄影师将一架4轴无人机迫降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并且没有被发现。而有关无人机闯入机场、大型活动现场、军事管制区等事件则几乎是每天都在上演,但是万幸这类事件中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有恐怖袭击阴谋。

但是在叙利亚一再上演的,武装组织利用无人机编队袭击驻叙俄军基地的事件,则为那些“乐观”人们敲响警钟。据俄罗斯国防部披露,袭击俄军基地的无人机都配备了气压传感器和升降舵,在飞行过程中使用GPS导航技术,而携带的爆炸物和引信也都是军用级别的。俄罗斯专家对截获的无人机进行技术分析发现,武装分子甚至可以在100公里外放飞这些无人机,最重要的是这些无人机都是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消费级无人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来。

在叙利亚袭击俄军的无人机技术,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安全专家关于恐怖分子技术的认知。俄罗斯曾认为这些高技术无人机袭击中有“乌克兰痕迹”——无人机挂载的部分弹药来自乌克兰,但是乌克兰为对付俄罗斯不惜军援恐怖分子的论断显得太过匪夷所思,比较合乎逻辑的判断是,乌克兰政府控制力弱,导致军火库武器大规模流失(乌克兰此前曾多次发生军火库爆炸,有分析称可能是湮灭武器外流证据),最终部分武器通过黑市或特殊渠道流入叙利亚。

在乌克兰内战以及叙利亚战场上,有一些“相同的人”,例如为乌克兰东部武装以及叙利亚政府作战的俄罗斯瓦格纳安保公司,同样也有仇视俄罗斯、来自车臣、达吉斯坦等外高加索地区的极端分子在帮助乌克兰政府以及叙利亚的各类反对派武装作战。这些武装分子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当然技术和装备也随之流动,在当前的全球反恐形势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而在民用无人机井喷式发展的当下,无人机有可能沦为恐怖袭击工具已经成为困扰各国安全部门的大问题。据统计机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每年以40%左右的增长率在急速扩张,预测到2019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销量可达393万架(消费级约为300架、工业级约为93万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俄军此前展示的在叙利亚击落的外国制无人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再次被袭击,最大嫌疑人却死不承认
武装分子再用无人机袭击俄军机场,为何多次被粉碎仍锲而不舍?
从来都是自己炸别人,俄军基地也会被空袭?美国被指是幕后黑手
大批无人机扑向俄本土,爆炸声接连传出,俄暂时关闭圣彼得堡机场
俄军总攻蠢蠢欲动!
美媒:开战以来,俄首都莫斯科首次“险些遭到袭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