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我们为什么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一些人

写文章的时候还是端午节,首先祝各位端午安康。教育资讯暂时没有新的内容,我们继续研读《日常关系的社会心理学》,今天的话题是人生初见时的满生欢喜。

图片来源于网络,为剧照

01 影响第一印象的要素

第一印象的重要不言而喻,我上一篇心理学的文章《弦外之音》有谈及“印象形成更多依赖于非言语行为,而社交判断更多依赖于眼神和体姿”,所以这第一个要素“非言语线索”,我就不作赘述,想详细了解的,可以自行查看上一篇文章。

第二个要素,绝对是相貌,也就是所谓的“颜值“,特别是对于异性的社交吸引力判断,虽然相貌本身属于非言语线索,但由于审美、身份干扰等复杂因素的原因,在第一印象中又有别于非言语线索。不过颜值的判断涉及很多心理学专业知识,如有需要,我会另出文章解释。

第三个要素则是相似的态度和人格。“伯恩吸引模式“的观点认为:相似性通常使我们更具吸引力,即更招人喜欢。不过,观点也认为,有时我们也会讨厌和我们态度相似的人,毕竟有时我们讨厌自己。所以,这一要素的前提是:我们要喜欢自己,而且对方也是理智诚实的正常人。

所以,那些只一眼便满生欢喜的人,大概是“自己偏好的相貌+符合预期身份的非言语线索+自行意淫的相似人格态度“。

但是,这样的只一眼的人生初见只能算是“单方面的人生初见“。相似的人格态度固然可以通过非言语沟通进行初步的完成,例如:相互的凝望、通用或加密的手势、身姿的变化等等。但这更多依靠自己的猜测,所以人生的初见,通常有着一定的沟通。。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最初的“面交“为整个故事定调

所有的”一见钟情”都要经过”灵魂的对话“。

各种各样的原因阻止着我们对心仪的对象进行沟通,所以我们并不总是主动与自己认识的“缘定之人“进行最初的沟通已完成人生的初见。在大学校园里,很多情况是”如果你不与陌生人进行沟通,你就不会找到朋友“

“两人相似“是一种”认知事实“,”发现相似“却是一种”社交事实“。为了知道自己是否与某人相似,我们必须采取某种行动,对方也是如此。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不用惧怕沟通,研究表明:在初见中,沟通对相互之间的喜欢程度具有积极作用,沟通本身还可以减少相似性低的负面影响。

通过沟通,完成了三要素的条件,这便是“双方共识的人生初见“。而”面交“的过程实际也是初见的最后一环节,交流中,我们会有意或者无意地不断修正我们对于相貌、非言语线索和相似性的判断,最终整体交流的氛围如何将决定”人生初见“的颜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初见的欢喜总归只是自己的想象,因为相貌的偏好、非言语线索的预期以及初次沟通的信息量不足而导致的相似性推导失真,都需要我们自行脑补,这也就代表我们人生初见时满生欢喜的人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而那个现实中的人,仅仅只是它的投影

那,我们人生初见时满生欢喜的人又是谁呢?是对方,也是更完美的自己,确切的说,是我们脑海中所模拟的”如果我是那个身份,所能表现的最现实最美好的样子“

看到这里,如果你大失所望,那么你可能想错了。

这篇文章大概是想告诉你,如果你也遇到过那个满生欢喜的人,如果对方也曾把你所说的“一见钟情“当作轻巧的情话,你大抵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或她,然后轻轻告诉他(她):

我曾说过的一见钟情里,有一点你不必怀疑,那就是那时我绝对爱你胜过爱自己”

“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稳定更新教育资讯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随手点个关注也是极好的

下一期的话题:寻求亲密关系的策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一定用得到!
心理学教你如何识破谎言 | 佳人
怎样才能看透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微博每日精选121101
相亲心理学 | 我们的择偶偏好,可能决定了人类生存的质量
相亲时女方挑剔的目光,可能决定了人类进化的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