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HashMap解决hash冲突的方法

       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种是数组,一种是模拟指针(引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构造,HashMap也一样。当程序试图将多个 key-value 放入 HashMap 中时,以如下代码片段为例:

HashMap<String,Object> m=new HashMap<String,Object>();
m.put("a", "rrr1");
m.put("b", "tt9");
m.put("c", "tt8");
m.put("d", "g7");
m.put("e", "d6");
m.put("f", "d4");
m.put("g", "d4");
m.put("h", "d3");
m.put("i", "d2");
m.put("j", "d1");
m.put("k", "1");
m.put("o", "2");
m.put("p", "3");
m.put("q", "4");
m.put("r", "5");
m.put("s", "6");
m.put("t", "7");
m.put("u", "8");
m.put("v", "9");

        HashMap 采用一种所谓的“Hash 算法”来决定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当程序执行 map.put(String,Obect)方法 时,系统将调用String的 hashCode() 方法得到其 hashCode 值——每个 Java 对象都有 hashCode() 方法,都可通过该方法获得它的 hashCode 值。得到这个对象的 hashCode 值之后,系统会根据该 hashCode 值来决定该元素的存储位置。源码如下:

Java代码
 
  1.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2.         if (key == null)   
  3.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4.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5.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6.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7.             Object k;   
  8.             //判断当前确定的索引位置是否存在相同hashcode和相同key的元素,如果存在相同的hashcode和相同的key的元素,那么新值覆盖原来的旧值,并返回旧值。   
  9.             //如果存在相同的hashcode,那么他们确定的索引位置就相同,这时判断他们的key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这时就是产生了hash冲突。   
  10.             //Hash冲突后,那么HashMap的单个bucket里存储的不是一个 Entry,而是一个 Entry 链。   
  11.             //系统只能必须按顺序遍历每个 Entry,直到找到想搜索的 Entry 为止——如果恰好要搜索的 Entry 位于该 Entry 链的最末端(该 Entry 是最早放入该 bucket 中),   
  12.             //那系统必须循环到最后才能找到该元素。   
  13.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14.                 V oldValue = e.value;   
  15.                 e.value = value;   
  16.                 return oldValue;   
  17.             }   
  18.         }   
  19.         modCount++;   
  20.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21.         return null;   
  22.     }   
  23.    

       上面程序中用到了一个重要的内部接口:Map.Entry,每个 Map.Entry 其实就是一个 key-value 对。从上面程序中可以看出:当系统决定存储 HashMap 中的 key-value 对时,完全没有考虑 Entry 中的 value,仅仅只是根据 key 来计算并决定每个 Entry 的存储位置。这也说明了前面的结论:我们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当成 key 的附属,当系统决定了 key 的存储位置之后,value 随之保存在那里即可.HashMap程序经过我改造,我故意的构造出了hash冲突现象,因为HashMap的初始大小16,但是我在hashmap里面放了超过16个元素,并且我屏蔽了它的resize()方法。不让它去扩容。这时HashMap的底层数组Entry[]   table结构如下: 

   

       Hashmap里面的bucket出现了单链表的形式,散列表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散列值的冲突问题,通常是两种方法:链表法和开放地址法。链表法就是将相同hash值的对象组织成一个链表放在hash值对应的槽位;开放地址法是通过一个探测算法,当某个槽位已经被占据的情况下继续查找下一个可以使用的槽位。java.util.HashMap采用的链表法的方式,链表是单向链表。形成单链表的核心代码如下:

 

Java代码
 
  1.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2.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3.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4.     if (size++ >= threshold)   
  5.         resize(2 * table.length);   
  6. bsp;  

     上面方法的代码很简单,但其中包含了一个设计:系统总是将新添加的 Entry 对象放入 table 数组的 bucketIndex 索引处——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处已经有了一个 Entry 对象,那新添加的 Entry 对象指向原有的 Entry 对象(产生一个 Entry 链),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处没有 Entry 对象,也就是上面程序代码的 e 变量是 null,也就是新放入的 Entry 对象指向 null,也就是没有产生 Entry 链。

       HashMap里面没有出现hash冲突时,没有形成单链表时,hashmap查找元素很快,get()方法能够直接定位到元素,但是出现单链表后,单个bucket 里存储的不是一个 Entry,而是一个 Entry 链,系统只能必须按顺序遍历每个 Entry,直到找到想搜索的 Entry 为止——如果恰好要搜索的 Entry 位于该 Entry 链的最末端(该 Entry 是最早放入该 bucket 中),那系统必须循环到最后才能找到该元素。

       当创建 HashMap 时,有一个默认的负载因子(load factor),其默认值为 0.75,这是时间和空间成本上一种折衷:增大负载因子可以减少 Hash 表(就是那个 Entry 数组)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但会增加查询数据的时间开销,而查询是最频繁的的操作(HashMap 的 get() 与 put() 方法都要用到查询);减小负载因子会提高数据查询的性能,但会增加 Hash 表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java中HashMap详解
【Java 7源码分析第10篇
JDK7与JDK8中HashMap的实现
java提高篇(二三)-----HashMap
HashMap
Java 集合框架 HashSet 和HashMap 源码剖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