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 光绪瓷器、紫砂特征鉴赏(多角度细图)

粉彩江山万代纹碗,清光绪,高6.5cm,口径12.2cm,足径4.9cm。碗直口,弧腹,圈足。碗内光素。外壁以粉彩为饰,口沿描金及红线各一周,腹部主题图案绘海水江崖,以江水、山石表示江山,其上为六组不同色彩的飘带,每组飘带的中心都有描金“卍”字,寓意“江山万代”,此为光绪时期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外底署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碗分别用金彩、矾红、蓝、绿、深粉设色,色彩华美富丽。



青花婴戏图碗,清光绪,高7.4cm,口径15.5cm,足径5.8cm。

  碗撇口,弧腹,圈足。外壁以青花装饰,发色灰蓝,口沿和足墙各有青花双环线一周。外壁绘两组婴戏图,婴孩或穿肚兜,或穿宽衣肥裤,嬉戏玩耍,天真可爱。两组图间以树木、山石、花卉相隔。外底有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以儿童游戏为装饰题材称为婴戏图,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婴戏图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清代瓷器上出现婴戏图,缘于康熙朝社会生活稳定、人口增长较快。在那种大背景下,婴戏图成为习见的艺术画面,并使宫廷艺术品受到影响。同治、光绪时期婴戏图也多见。



绿地粉彩公道杯,清光绪,通高6cm,口径12cm。

  此为宜兴窑作品。杯呈荷叶状,圜底,钉状三足。整器以宜兴紫砂为胎,内外施绿釉,外壁点缀团花。杯内心为一头梳双髻、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仙人,面对一施黄彩的圆柱而坐。圆柱中空,内有紫砂陶质细长浮柱,作寿星状,圆柱上围绕浮柱有5个红点。

  公道杯产生于宋代,在饮酒时用于行令,以助酒兴。此杯圆柱上的5个红点分别指向在座的饮酒之人。当酒慢慢倒入杯中时,圆柱中之浮柱缓缓上升,寿星面对哪个红点,便由相应之人饮酒。浮柱上有刻度,当刻度露出时若还继续斟酒,则被视为有失公允,酒会从仙人身下的小孔处流出杯底



青花松鼠葡萄纹碗,清光绪,高11.2cm,口径22.3cm,足径8.8cm。

  碗口微撇,圈足。外壁通景以青花绘松鼠葡萄纹,葡萄枝叶繁茂,松鼠穿跃其间。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器青花青翠艳丽,纹饰饱满生动,为光绪官窑仿清初康熙官窑的佳作。



青花飞蝠纹笔筒,高16.5cm,口径12.1cm,足径12.1cm。

  笔筒呈圆筒状,口底径相若,底心微凹,青花蓝中泛灰。笔筒外壁绘桃树一株,树枝上结有9个大寿桃,树下绘山石、翠竹纹,近底处绘江崖海水纹,空间绘5只蝙蝠,天上飘有流云。此种吉祥纹饰寓意“寿山福海”,是清代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底中央青花双方栏内楷书“长春宫制”四字款。

  此器的纹饰画法具有典型的晚清风格。



黄地粉彩芭蕉花卉纹圆花盆盆托,清光绪,高3.4cm,口径17cm,足径13.1cm。

  盆托圆形,敞口,折沿,圈足。外壁淡黄釉地上绘粉彩牡丹,折沿边饰青花回纹一周。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篆书“体和殿制”双行四字款。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清光绪,高11.3cm,口径24.7cm,足径9.7cm。

  盘敞口,浅弧腹,下承以中空外撇高足。通体内外松石绿釉地粉彩装饰。外壁绘藤萝花。高足上凸起金彩单箍,单箍以下绘海水江崖纹。盘内绘藤萝花和月季花,一只雀鸟栖于藤萝枝上,口沿下空白处自右向左署矾红彩楷书“大雅斋”三字,旁钤矾红彩篆书“天地一家春”图章式款。

  “天地一家春”是圆明园内一处建筑所挂的匾名,传说这是慈禧(当时是兰贵人)在咸丰四年春天被皇帝宠幸发迹的地方,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大雅斋”则是慈禧太后为自己的画室所起的名字。署有这两种款的瓷器是光绪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烧造的专用器。



窑变釉杏元瓶,清光绪,高29.5cm,口径10.7×9cm,足径11.8×9.2cm。

  瓶长方形,直口,溜肩,鼓腹,方圈足。颈侧对称置贯耳。口下至肩转折处呈委角状。通体施窑变釉。足内露白胎。外底阴刻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窑变釉到了晚清多以红色为主色,交相辉映着黑色斑块。这种定式,为现代景德镇“三阳开泰”釉奠定了工艺基础。



黄地紫绿龙葡萄纹碟,清光绪,高2.3cm,口径13cm,足径8cm。

  碟撇口,弧腹,圈足。通体黄地施彩。碟内饰双环线,里心为二龙戏珠纹,二龙一紫一绿。外壁饰四组折枝葡萄纹。外底墨书“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为瓷器釉上彩产品。其烧制过程是先在素胎上刻以纹饰,覆透明釉入窑烧造,然后在刻好的纹饰上按需要绘彩,其余部分施黄釉,再入窑低温烧成。



黄地开光粉彩三阳开泰纹碗,口径15.2cm,故宫旧藏。

  此碗内壁以青花为饰,绘松、竹、梅、灵芝等图样。内底心于青花双圈内绘山水背景,以三只神态各异的羊为图案中心,寓意“三阳开泰”。碗外壁施黄釉,上饰折枝桃花,并以开光留白的方式,在三个圆形空间内分绘三羊,与碗内心的三羊相呼应。

  碗底以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楷中带行,表现出光绪朝御窑瓷器款识的特征。



紫砂冰心道人款圆壶,清光绪,高13.2cm,口径8cm,足径6.5cm。

  壶体为球形,半球形盖,圆珠钮。口、盖扣合紧密。腹一面刻绘山石花卉,另一面刻绘变体篆书诗文,落款为“右兄光毅铭,歧陶摹古并镌。”盖内与壶底分别钤篆书“寿珍”、“冰心道人”印款。砂泥呈铁褐色,包浆细润。壶体造型圆润丰满,浑厚稳重。



紫砂愙斋款提梁壶,清光绪,通高13.5cm,口径6.55cm,足径10.9cm。

  壶方形委角式,方口,方足,短弯流,高提梁,方形盖,拱形钮。深栗色砂泥。器身一侧刻隶书“小楼一夜听春雨”,另一侧刻隶书“一片冰心在玉壶”,署款“南林氏”。盖内与壶底分别有“国良”、 “愙斋”阳文印款。

  壶的整体造型方中有圆,圆中见方,柔和工致。

  “愙斋”即吴大澂(1835—1902年),号愙斋,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擅书法,精篆刻,绘画功力湛深。尤其酷爱紫砂壶,亲自设计壶式,与当时制壶名家合作制壶,所作砂壶常有“愙斋”款。此壶的款识“国良”指俞国良。俞国良是清末民国初年的制壶大家,其作品红大传炉壶于1932年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此壶为吴大徵与俞国良合作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故宫馆藏瓷器精品展<10>
清宫旧藏鉴赏!故宫博物院珍品陶瓷(第38期)
娇朵含羞 | 那些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瓷器厅里的春意
【名品赏析】北京故宫馆藏瓷器精品展(三十二)
[转载]图片:光绪粉彩
清代瓷器自康熙至宣統歷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