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032期【“语文养成教育”行思录】赵克明|个性化作文有“规则”

高考大纲把“有个性色彩”作为考场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判标准之一,高考作文越来越倡导“倾吐真情、张扬个性”。可是,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与学生对此产生了误解,认为这就意味着作文可以不讲“规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受任何约束。这种模糊的认识,很有澄清的必要。

个性化作文也是有“规则”的。

“倾吐真情,张扬个性”不等于言论“自由化”

请先看几篇考场作文的梗概——

△我和几个好友像大款式地坐在酒店里,一边豪饮啤酒、白酒,一边吞云吐雾。白天学习的压力和烦恼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夜生活真开心!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隐去真身进入银行的保险柜里,把大捆大捆的钞票全塞进我的耳朵眼里。如果被警察发现,我会一个斤斗耍出十万八千里,让那些警察摇头叹息。

△咱真的要下苦功学习。只有学习好,才能进名牌,上研,读博,出国;只有学习好,才能当官,做富翁;只有学习好,才能娶美女,想要谁就是谁。

△人家西方大国就是了不起,狗在公共场合都能受到特别的待遇;哪像咱们中国,人的生存都如此艰难。下辈子也要到西方大国去托生。

这几篇作文是不是在“倾吐真情,张扬个性”呢?写作者也许会答道:“是啊!”可是明眼人都会看到文章的思想问题。是的,这是几篇犯了严重思想错误的病文。我们主张“倾吐真情,张扬个性”,决不意味着言论可以“自由化”。大家知道,中学生作文的基本性质就是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必须建立在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其底线就是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

中学生作文要倾吐健康的感情,要张扬人格的魅力。12岁的于谦写出了《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洋溢着真情,也闪烁着作者人格的光辉。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论青年选择职业》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一种能够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感到负担太重,因为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侯,我们所得到的将不是微小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我们的事业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它却是经常不断地起作用的,而我们的遗骸上,将会洒下崇高的人们热情的眼泪。”这字里行间都跳动着青年马克思献身于人类伟大事业的一颗滚烫的心。这样的诗文,真实而不做作,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倾吐真情,张扬个性”。

中学生正处在善于接受新事物,但辨别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还有待提高、责任心还不够强的年龄阶段,所以,要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学会明辨是与非、诚实与虚伪、正直与奸诈、高尚与卑鄙,克服过于感情用事的毛病,能够理智地看待事物,做到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严于律己、平等待人、知恩图报、关心他人、富有责任感、坚持正义、追求真理、无私奉献、敢于斗争、善用智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完善自己的道德认识。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认识到“真情”与“个性”不等同于“自由化”,写出的文章倾吐的才是健康的“真情”,张扬的才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个性”。

“倾吐真情,张扬个性”不等于模糊真、善、美

有几篇考场作文的大意是这样的——

△现在官场上到处充满腐败,当官的个个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市场上到处都是假货,制假、贩假已无法制止;人与人全都是冷面孔,强者凌弱,有钱能使鬼推磨。

△闲着无聊,出去转转,看到几个孩子正在捕麻雀。他们捕到一只小麻雀,用小刀把它肚子剖开,用针扎它的心脏。小麻雀在他们的手里扑腾,孩子们拍着小手欢呼着。我心中全没有了来时的压抑,涌动的是一种莫名的快感。

△今天我在网吧的虚拟世界里漫游了一夜,真开心!谁料老班(班主任)却黑着脸把我请到了办公室,说我这样做是在葬送自己的前程。真可笑!我又不是三岁孩子,还需要老师来干涉自由吗?更可气的是老班居然传唤来了我的父母,对我实行软硬兼施。哎呀,这些“老古董”们,知道什么叫“超新一族”吗?咱这叫“酷”!

在写作者看来,这也是在“倾吐真情,张扬个性”;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作文的实质是什么?当代名师于漪曾说:“作文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要做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功夫——内心必定要充实。”这“内心”的“充实”首先要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真,就是要求作者真诚地对待写作,真实而不歪曲地反映生活,不胡编乱造,不弄虚作假,不片面主观;善,就是要求作者具有良知和道德,注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不能只顾个人宣泄,不顾社会效果;美,既要求作品能够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也要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以爱发现美,以真揭示美,以善创造美,并努力陶炼自己完美的人品。前面所举的三个例子,都明显地表现出真、善、美的错位,或者说失真、失善、失美,因而违背了作文的本质。

个性化作文的根扎在真、善、美的泥土上,倾吐的“真情”,张扬的“个性”应该是真、善、美的花朵,而不是假、恶、丑的毒株。所以,我们的中学生要通过写作活动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提升人格,丰富精神,炼就能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眼睛,建立以社会为横轴、以贡献为纵轴的道德情感坐标,养成具有自觉意识、主动意识、积极意识的坚定的道德意志,形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人生境界的道德行为。有了这种审美素质,有了这种生命的质感和人格意识,我们在个性化写作中所“倾吐”与“张扬”的便是“从血管里出来的”,而不是“从喷泉里出来的”(鲁迅语),更不是从污水管里出来的。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正的“个性化作文”。

“倾吐真情,张扬个性”不等于低级媚俗

“个性”的含义有事物外在的特性和内在特殊性之分,而处于成长中的有些中学生对此不甚了了,往往只是凭外观印象认为某某有个性,甚至把事物的怪异当作“个性”,比如某人染了黄头发或剪了怪头发就说是“有个性”,某人穿了套奇装就说是“有个性”,某人开口闭口港台味、拿腔拿调就说是“有个性”。这样一来,“个性”便有些“低级媚俗化”。

对于“个性”的曲解同样表现在中学生个性化作文上。下面三篇文章(梗概)便属此类——

△要说咱嘛,那可是百里挑一的帅哥一个,瞧咱这个鼻子,这个眼,这个酷发型,那可真是气死刘德华,羞死郭富城。咱一在教室亮相,那帮小女子们真的是个个眼睛放电,尤其是那个靓妹子,“唰”地一下就送来了秋波。咱也不能不赏靓妹子的脸,毫不吝啬地给了她一个飞吻。帅哥靓妹,天生的一对儿,咱美就要美出点心跳。

△我,真的艳福不浅,娶了四个美女作妻子。谁知道,我的缺乏诚信的老毛病又犯了,弄得众叛亲离。最后,四个美女都背叛了我,投入了别人的怀抱。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

△我是天下第一剑手,妻子是天下第一美女,朋友是天下第一刀客。我出门修炼,三年后回家,发现妻子和朋友睡在一起,于是决斗。开始我稍占上风,但最后一招却不敌对手,自伤其身,退出争端,促成了妻子和朋友,自己则与剑相伴终身。文末叹道:“只有剑,不会背叛我。”

如此内容低俗荒诞、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张扬的是怎样的“个性”呢?只是浅薄和庸俗。我们倡导“张扬个性”是希望中学生把个体融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实生活之中,把“小我”化为“大我”,走出低级媚俗,走出挤眉弄眼的三流表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张扬“真我”“大我”个性,展示当代青年的独特风貌。

“倾吐真情,张扬个性”不等于思维偏执

个性化作文主张中学生不要把自己的头脑当作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就是说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间万物,用自己的观点表达对事物的认识,而不能被别人的思想左右,当别人的传声筒,具体到写作上就是不要总在证明别人已经证明的千真万确的道理,总在重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话语,而应该写自己对生活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有些学生片面地理解了这番话,刻意地“标新立异”,动辄来一个钻牛角尖式的“反弹琵琶”。比如:人们都说“诚信不可丢”,他偏说“诚信过失了,应该抛弃”;人们都说“中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他偏说“中学生谈恋爱有百利而无一害”;人们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偏说“不经苦寒的梅花会更香”。凡此种种钻入死胡同的思维方式,结果必然会撞得鼻青眼肿。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语文课程标准》语),提高辨证思维的能力,我们就要在包括写作在内的语文学习实践中学会对客观事物作准确、全面、深刻的分析,诸如横向分析,纵向分析,正反分析,多向分析,定向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假设分析,归纳分析,引申分析,推导分析,抓本质、关键分析,相同、相异、相似的比较分析,设疑探索的求异分析,等等。例如:针对“玩物丧志”,应从“丧志”的原因“玩物”去思考,认识醉心于玩赏某些消磨志向的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无益的事情就会“丧志”的道理;针对“根深叶茂”,应从“叶茂”的必要条件“根深”去思考,认识惟有不断汲取、固本强体才能枝繁叶茂的道理;针对“玉不琢,不成器”,应从“不成器”的假设条件“玉不琢”去思考,认识“琢”亦即磨练、修养、学习诸条件对成材的重要性的道理;针对“乐寓于苦”,应从“苦”与“乐”之间的演变关系去思考,认识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付出辛劳的代价才能尝到欢乐的甜果的道理;针对珍珠上的黑点,应从部分(黑点、瑕疵)和整体(美玉)的关系去思考,认识缺憾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缺憾让人与生活零距离、缺憾之于生活如同青春痘之于青春的道理。经常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辨证思维训练,我们就会克服思维偏执的弊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写出有质量、有见解、认识正确深刻的个性化之作,真正张扬出自己的“个性”。

“倾吐真情,张扬个性”不等于非驴非马

个性化写作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语文课程标准》语),可是有些同学过分地强调反“传统”的写作方式,刻意追求文体创新,甚至搬来网上乱七八糟的东西(他们称之为网络文学,实际上是不属“网络文学”的文字垃圾),写成了非驴非马的“四不象”的文章。例如:有人写出剧本不像剧本的网聊式的“大话西游”的东西,有人把数学证明题和理化实验报告杂糅到一篇文章中,有人把流行的种种新样式都“穿靴戴冒”地堆垒在一起。这种纯粹玩“形式”的做法,往往不能与内容有机结合,显得很别扭,很怪异,给人“搞文字游戏”的感觉。

应当明确,个性化作文提倡率性表达,提倡以独特的形式表达独特的思想,可以在文章结构上创新,诸如运用题记式、后记式、小标题式、日记式、书信式、手机短信式等,也可以在文体上选用诸如戏剧、童话、寓言、访谈、启事、小品、广告等新样式,但是,无论运用哪种形式,都要服务于内容,要与内容和谐统一,且要注意形式自身的整体和谐性,“驴”就是“驴”,“马”就是“马”,决不能非驴非马。

综合上面所述,我们的结论是:个性化作文是“有规则”的,这“规则”便是——坚守思想道德底线,忌言论“自由化”;追求真、善、美,忌宣扬假、恶、丑;张扬“真我”“大我”,忌低级媚俗;辨证地看待事物,忌钻思维死胡同;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忌非驴非马。

(发表于2006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赵克明,皖西洪集人。语文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六安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淮好学科名师,曾获得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封面人物,全国知名网站中华语文网2012年度“最人物”,《人民教育》“名师人生”、《语文学习》“名师”、《教师博览》“人物志”专栏人物,“中学生个性化写作实验与研究”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学语文》《语文学习》《教师博览》《创新作文》等杂志编委、通讯员、签约作者特约编辑。曾在国内中文报刊公开发表语文教学与研究文章及文学作品900余篇,参与编写语文图书50余部,出版专著合著《中学生个性化作文引路》《赵克明教写作》《取法美文写佳作》等6部。



咱们的语文课

分享语文的精彩

编辑部主任:李仁甫
编辑部副主任:周友喜  

主编:丁学松  程国斌  侯传涔

编委:邱利群  陈玉蓉  刘苏梅   陈海峰  吉红艳 戴静蓉 戈浩卓  仇玲丽  张春华  蔡兆霞   沈一凡   李少卿  李宗洲  沈  金   曾江保  
本期制作:曾江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作文养成训练的有效途径(赵克明)
中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生作文“个性化”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转载)
论作文创新思维_中学生作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