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备课上课重要资料:《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讲授提纲2
教师备课上课重要资料:
《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讲纲2
作者:胜华

第八章 课堂教学节奏和过渡艺术

第一节       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一、教学节奏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教师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时,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变化讲授的方式和速度,使整堂课处于有规律的动态变化之中。

二、课堂教学节奏的构成:

可比成分主要有教学的密度、速度、难度、重点度、强度和激情度等。

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把学生带入教学美的境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节奏的种类:

1、教学行程的节奏:;2、教学环节的节奏;3、教学内容的节奏;4、教学速度的节奏:5、课堂情感的节奏;6、学生思维的节奏。

四、课堂节奏调控的原则:

(1) 快与慢有变换:

(2) 动与静有交替:案例:(P98)

(3) 张与弛有错落:案例:(P99)

(4) 疏与密有间隔:

(5) 起与伏有波澜:案例:(P99)

第二节       课堂教学过度艺术

过渡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过渡的作用:

二、过渡的类型:

(1)课堂讲授由一层转入另一层,由一部分转入另一部分需要过渡。案例:(P101)

(2)课堂教学由复习到新授,由新授到复习需要过度。案例:P(101)

(3)课堂教学由讲授到练习、示范、表演、讨论等环节需要过渡。案例:(P102)

三、过渡的基本要求:

1.过渡要自然;2.过度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3.过渡要因情而异。

四、过渡的方法:

1.分析的方法;2.演绎性的方法;3.启发性类比法;4.穿针引线法;5.激趣过渡法; 6.悬念过渡法; 7.激励过渡法;

第九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艺术

第一节 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1、自主学习是由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构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学生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

2、自主学习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是学生在以上方面进行自由选择的程度。

3、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生在总体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的学习模式。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自学是在没有教师授课和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自主学习仍然常要教师的指导。与自主学习相对立的是他主学习,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的分水岭是学生主体性在教学中是否真正得到确立。

独立学习也不等于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往往指在不依靠他人的帮助下进行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构成要素:

1、动机;2、方法;3、条件;4、行为。

三、自主学习的特点:

1、体现自觉的有目的的学习本质特点;2、体现主动性特点;3、体现独立性特点;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制定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2、判断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是否符合学习目标的能力;3、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的能力;4、选择或自我设计学习活动并执行学习活动的能力;5、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协商活动的能力;6、监控学习活动实施情况的能力;7、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8、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

五、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

(一)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学习目标的多元化; 2、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学习过程的个体化;4、参与学习的实质化。

(二)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1、开展自主性教育;2、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3、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三)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首要前提;

 2、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

3、提供充分、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

4、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保障;

5、重视自主学习过程的调控和指导,是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第二节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涵义: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运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1、混合编组:混合编组就是指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2、小组目标;3、积极的相互依赖; 4、个体责任; 5、小组自评。

三、合作学习类型

1、指导型:其教学程序是:

(1)教师授课;(2)小组组建;(3)测验;(4)计算个人提高分;(5)计算小姐总体分数;

2、过程型:

3、结构型:

4、探究型:其教学步骤是:

(1)教师确定将要学习的总课题;(2)学生查找信息;(3)每个小组制定计划并开展调查,以求解答问题;(4)每个小组准备呈现一份课题研究的终结报告;(5)师生共同合作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四、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1、基本式:其具体流程为:

第一步:教师精讲;第二步:小组成员进行互助性合作活动,学习教师讲解的内容;第三步:形成性测验;第四步:小组奖励。

2、拼盘式:

3、游戏——竞赛式:

4、导学讨论式:

5、自学交流式:(1)课前自学;(2)自信交流;(3)精讲点拨;(4)深化巩固。

五、合作学习常见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常见的问题:

1、合作学习形式化:2、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3、合作学习自由化:4、合作方式单一化:5、合作学习扩大化:6、教师缺乏合作教学的指导技巧:

(二)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1、创设宽松、平等的合作氛围:案例:(参见教材P127)2、合理分组,优化合作小组的组合:3、制定适宜的合作目标:4、合作技能的培养:5、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案例:(参见教材P128)。

第三节 探究性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的涵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学习者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收集数据(证据),扩展和解释问题;3.形成解释,学习者对所探究问题作出回答;4.评价结果,学习者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5.检查结果,学习者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三、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2.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5、提高科学素养:6、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1. 问题阶段: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的;

2. 计划阶段:讨论探究,设计方案;

3.研究阶段:实施研究和探索。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着重做好三件事:第一,指导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第二,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三,学生在完成信息收集、整理后,对任务进行制艺、交流、研讨。

4. 解释阶段:实验、观察,验证假设

5. 反思阶段:师生辨析,整理吸纳

可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探究小组内的反思。其次,要进行组间反思。

五、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地位及实施策略:

(一)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地位:

1、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2、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3、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参与者;4、教师是探究学习的合作者;5、教师是教育资源的开拓者和策划者;6、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者。

(二)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创造宽松、愉快、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2、激趣引题,引导自学探究;3、解疑导拨,合作探究;4、明理强化,实践探究;5、激励评价,拓展探究;

探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的结果,更注重学习个体创造性与主体性的培养,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第十章课堂教学演示艺术

第一节  课堂教学演示的意义

演示教学法,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配合讲授和问题,向学生展示实物、模型、标本、画面或通过幻灯、投影、影视、实验等演示,说明有关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二、教学演示的作用:

1.教学演示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

2.教学演示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

3.教学演示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教学演示有助于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减轻学习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节  课堂教学演示的类型

一、实物、标本、模型演示:

实物是生动性和真实性最强的演示材料,最能反映事物原本的属性。

标本是指经过特殊处理的保持实物原样的动物、植物或矿物等。

模型与实物、标本不同,它不是实际物体的本身,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实物作为模型,经过加工而模拟制成的仿制品。

二、挂图演示:

演示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把握好演示时间;2画略图或使用辅助图配合主图;3、挂图、语言、文字要有机结合

三、幻灯、投影演示:

四、影视演示:

这类演示是指用电影电视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的演示。

1、辅助课堂教学:程序:教师讲解概念或原理;放映影片提供感性教材;结合讲过的概念、原理对影片内容作系统分析,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继续新的教学内容。

2、电影、电视教学课:主要用于复习和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课程,方法比较简单。

五、实验演示:

实验演示有三个方面突出的特点,即科学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1、传授新知识的实验演示;

2、巩固知识的实验演示;

3、实验片段的演示。

第三节   课堂教学演示的技巧

一、演示与语言讲解紧密结合:

常用形式有以下四种:

(1)利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2)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观察的结论;(3)利用直观手段辅助语言讲解;(4)以直观教学手段作为讲解的出发点。

二、演示要适时适度:

演示适时,就是指教具在适当的时候被演示。

1、离散时机;2、渴求时机;3、疑难时机;4、升华时机;5、欲试时机;6、懈怠时机。

演示适度,指教师在每堂课的演示不多,却又达到预期效果。

三、选取能给学生提供强烈刺激的素材:

四、活用教具:

五、设置悬念,引导探索:

演示教具应有简短的引言,努力激发学生想看、想弄清楚某些问题的欲望。

第十一章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以有效地维持学生适宜行为,保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的技能技巧。

第一节 课堂教学管理的功

一、组织功能:

二、促进功能:

三、协调功能:

四、维持功能:

第二节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类型

一、放任型:

二、独断型:

三、民主型:

四、情感型:

五、理智型:

六、兴趣型:

第三节 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因素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上课风气;2、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学生的疲劳程度;4、学生的自制力;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教学威信;2、教师的语言、声调、动作、表情;3、教师注意的分配情况;

4、教师的教育机智;

三、课堂的学习环境:

四、其他方面:

1、课堂的管理跨度;2、课堂教学常规;3、师生关系;

第四节       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直接指令:

二、间接暗示:

三、恰当评价:

四、体语控制:

五、培养助手:

六、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觉地向教师学习,虚心听取教师的教诲,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才富有成效。在教学管理问题上,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以理解、信任的态度,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的艺术,巧妙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五节       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及技巧

一、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发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情。

(一)积极主动,严肃认真;

(二)沉着,冷静,善于控制;

(三)宽严适度,掌握分寸;

(四)满怀爱心,教书育人。

处理偶发时间时要注意:第一,针对问题,不作人身攻击,也就是只对事,不对人,处罚坏行为本身不得造成人格伤害。第二,不因处理纪律问题而影响教学。第三,只解决问题,不追究过失。第四,为学生保留面子。顾及学生的自尊心,易收到正面教育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技巧:

1.  趁热加工法:案例:(P168)

2.  暂时悬挂法:案例(P169)

3.  巧用幽默法:案例:(P170

4.  因势利导法:案例:(P171)

5.  爱心感化法:案例:(P171)

6.  自嘲解围法:案例:(P172)

第十二章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

一、教学语言的含义与功能:

1.  教学语言的含义: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

2.  教学语言的功能:

第一,    教学语言是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教学语言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二,    教学语言影响师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    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师语言表达的美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另外,语言艺术也是训练学生审美感的方法之一。

案例:(P176)

二、教学语言的特征:

教学语言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一是区分教学对象,把握学生的特点。二是清晰准确,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三是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严密的逻辑力量。在新课改的理念支持之下,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1. 感染性和亲切性;案例:(P178)

2.讲解性和口语性;口语性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①节奏掌握。②语言掌握。

3. 整体性和局部性;

4.              趣味性和审美性。

三、教学语言的使用技巧:

1.语音技巧:案例:(P181)

2.节奏技巧:

4、语调技巧:

5、词义表达技巧:

6、亲和力的语言表达技巧:

第二节       课堂教学非语言艺术

一、教学非语言的含义与功能:

1、教学非语言的含义:教学非语言是指教师运用手势、动作、姿态、表情等体态语言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教学语言。

涉及如下几个方面:①目光语言。②身体语言。

2、教学非语言的功能:第一种是指示作用。第二种是调节作用。第三种是感情作用。

案例:(P186)

二、教学非语言的类型:

第一类是动态无声非语言活动,如点头、手势、眉目、身姿、抚摸、拥抱等。第二类是静态无声非语言活动,站立、坐、蹲、倚、等姿势(身体的气味、体格、风度、气质、服饰、发型等也属此类)。第三类是有声的非语言行,如出声的笑、叹气、呻吟、语音、语调等。

1、面部表达语言: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恩的研究结论: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2、手势表达语言:

(1)手指语言:如十指交叉时表示“沮丧心情”。

(2)手掌语言:如掌心向上是一种表示诚恳、谦虚和赞同的意思。

(3)手背语言: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将手背到身后可以缓和紧张的情绪,消除紧张状态。

3、眼神表达语言:

4、空间距离语:

三、教学非语言的使用技巧

1. 着衣技巧:

(1)教师的衣着要适合教师本人的形体、气质、年龄,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只有保持这几个方面的和谐比例才是得体的打扮。

(2)教师的衣着应朴素大方而不失高雅,从衣装中来体现教师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3)教师的衣着要干净利落,发式要整齐自然,切忌穿着颜色过于花哨、样子过于新潮、价格过于昂贵的华丽服饰。发式上切忌新、奇、特或浓艳颜色的漂染。

2.面部语运用技巧:教师的面部表情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这是对教师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在涉及到必要的教学内容时,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的面部表情变化应注意分寸和场合,过多过频的表情变化使教师显得挤眉弄眼,缺少庄重。

3.手势语运用技巧:在使用手势语言时,手势语运用的频率、速度等要适度。教师的手势语还应当追求优美、文雅。

4.眼神运用技巧:首先,要扩大视目范围,要做到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其次,教师应通过目光来捕捉学生的内心世界,再次,教师的目光要具有神韵美且方式得当。神韵美指教师的眼神真诚自然、亲切热情。

5空间距离语运用技巧: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经常走下讲台,使讲台与前排座位之间也成为活动区;其次,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深入到学生座位之中去指导,帮助,这在练习课、操作课中更为重要。教师经常适当地走近后排学生,能使他们感到教师对自己的亲切感;再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半圆式座位排列,即把学生的座位排成半圆形,教师从圆心点可以随意接近每个学生。

 

第十三章  教学媒体的选用艺术

(学员自学)

第十四章  课堂教学评价艺术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评价概述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涵义和功能: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观为依据,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按照规范的评价程序,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状态和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课堂教学评价应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水平进行评价;二是对教与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改进功能;4、教学功能。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原则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4、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诊断性评价一般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指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学生的学习结果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休正其本身轨迹所进行的评价。

5.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评价相结合:

二、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科学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第三节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1、体现民主协商精神;2、强调评价过程的周期性;3、注重评价标准及角度的多向化;

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2、设计评价工具:3、对反映学习情况的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4、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二)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学生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基础目标;②提高目标;③体验性目标。

2、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

①    教师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忒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②教学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内容的衔接科学合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④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⑤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

①  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②合作学习;③学生的差异性发展;④鼓励创新。

4、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①课堂驾驭能力:能较好地组织、管理和监控课堂教学,有较好课堂应变能力。②实践操作能力: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合理地使用教具。③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规范、生动、教学意图表达清楚,板书设计合理,字体规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浅谈农村化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小学科学论文题目参考
【原创】关于物理实验课几点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