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 钧|夏末,一池荷(散 文)

合 肥|杨 钧

盛夏,一场莲开,池塘欢动起来。

荷叶田田,莲花朵朵,浮光掠影间,早有蜻蜓立上头,动心的还有池外人。

去城外大渔滩去看荷。光阴渺渺,莲荷逐年野生聚集,从百亩洼塘铺就开来,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不像村前屋后,只袅袅数根,青杆孓立。大渔滩修有栈桥,步伐迷恋而进,有误入藕塘深处的感觉。一阵风吹,莲叶浮动,四周绿荷上,状如空寂,荷叶仰望,鸟鸣掠过,呢喃有声。此刻天地之间,小我自己,这一刹也为荷,一根池中并肩,张望季节的水茎植物。

初荷时,总有喧哗的摄影。好似一年季节,都有约定的主题,蜂拥而至。荷,当属盛夏的主角。初识摄影,学着拍一张荷,珠水游离,欢喜了得。过了一年,翻起旧作,只觉逊色,且归为糖水片。再后,摄影略有娴熟,看到当年的荷,默然沦为记忆收藏。

这几年,静心,推却拍荷,是觉自己技艺不成,却平添傲躁的浮气。

如饮荷叶茶,冲泡不急上口,灼烫会刺伤味蕾。只待安神,茶叶疏散温润后,让水降了烈性,斟进盏。香味聚神,与感觉谋合。

镜头前的荷莫不如此,有了汉语的沉淀,佛禅的加持,荷存悟道,了然间,透着玄机。写意中的莲荷,莫不表达作者的内心。

去赏读大家作品。南宋毗陵人吴炳有着传世的《出水芙蓉图》 ,元人称其为“ 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独一朵莲开,却有富贵之相。同是江南人的余稚,清时墨笔《荷花》,莲叶间,婉约着红白莲呼应,蜻蜓立枝点睛。再观赏近代张大千的《荷》,莲荷亭亭玉立,朱红花瓣与墨绿荷叶形成色彩反差,又有莲枝高低对比,层次过渡自然。大师国画写意,莲浸笔墨,纸上渲染独有韵味。

心为荷牵动,念念去,已然立秋。去荷塘,莲蓬乌黑,花在收敛。不仅想起,莲初开样子。古书上称初苞为菡萏,诗经有说,“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描述的倒是小女子心情,说是荷塘边,有英俊高大男子,让单相思的小女子念念不忘,寝食难安。一首诗经语言,好像颠覆着我们对相思描写惯性。一直以来,我们总念叨,“所谓佳人,在水一方。” 想象水荷边,白衣秀裙长发飘飘,让人顾念不止,怀想不已。而在《泽陂》中,用菡萏来借意美男,文字虽老,却耳目一新。

今夏酷热,躲在空调房深居简出。席地铺垫,沏了茶,陈了果品,翻上几页电子书皮,乏了就地躺下,做一场不着边际虚幻的梦。拣了墨水本里的《闲情偶寄》,读到清时作者李渔的《芙蕖》,“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荷花也。戏曲理论大家如此评判荷,说它不仅可观,而且全都可用,不占五谷实质,却有五谷名义,集百花之长,却去百花之短。《芙蕖》一文,可谓爱莲者痴。

想起童年,祖母家,远在八百里外长江边水乡小城。夏日里,荷最为抢眼了。每日清晨祖母穿过老街去集市买菜,总在归来的菜蔬上,多根集市上售卖的青杆莲蓬。盛夏早晨,竹院青石桌上,白瓷碟里盛了一颗颗去青衣的莲子,含在嘴里,润软中脆爽,微微细甜,夹杂着淡到完全忽略的苦味。

时间去,人近半百,故人难聚,自在天涯一方。这日,沉寂多年的QQ突然亮了,这是多年前相聊甚欢的故友,疲于奔波养家,殆尽曾经文字情怀。他只给我贴张荷叶夏安图就闪退了,像在人海中,微笑挥手,道声问候,旋即隐没。

时令入秋,站在荷塘边,想起友人,想起发生故事的那些年,“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

一晃,时光赶着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描写荷花的古诗名句(通用215句)
荷念
崖口观荷记
【散文】六月话荷
中国荷莲文化漫谈
荷 花 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