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油价动荡背后的美国沙特斗法
2人参与 2评论
石油价格起起落落,无疑是牵引世界经济的一根隐性之线。油价在过去半年已经跌去6成,而在1月中旬继续走低。美国原油(WTI,全称为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一度跌下45美元每桶,一度触及2009年以来最低点,而且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那就是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价格相等。
这一价格透露了什么信息?首先,WTI与布伦特原油一直是国际油价主要标杆,布伦特更为国际化,而WTI更多反映美国情况,很久以来一直是布伦特高于WTI。其次,二者价格的背离往往被解读为国际原油价格与美国市场的价格差异,涉及了运输、产地等成本因素,4年前二者价差最高为30美元,如今这一价差甚至濒临负数,直接原因是交易商在寻找美国储存空间,由于布伦特原油库存有限,使得交易商不得不转向美国库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第三点:在新增产量方面国际原油比美国原油更有价格优势,换言之,近年来美国原油新增产量大多数与页岩油相关,其成本高于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成本。看起来,沙特一直奉行的强硬不减产措施小胜一局,在争取市场份额的大战上不仅使得美国原油相形见绌,也间接压制了页岩气页岩油等产业的优势。
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局面近年有所改变,尤其随着页岩革命的爆发,美国自身原油供给在最近两年提升很快。根据美国能源部预测,今年美国石油日产量达到930万桶,2016年将达到950万桶。这一预测虽然略低于市场此前预期,但是也高于2014年产量。这也意味着,在沙特不减产的策略之下,美国的策略依然是增加自有原油的开采,2016产量将成为最近4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石油价格暴跌,看似美国与沙特两个产油大国之间的斗法,但背后逻辑则耐人寻味。油价下跌,美国消费者受到补贴,而页岩产业遭遇挑战,权衡之下整体仍旧得益;至于沙特,其所在的欧佩克组织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其自身开采成本甚至低至几美元,通过产量保持每日3000万桶不变,使得油价加速下跌,从而维持现有欧佩克市场份额,挤出新能源等潜在竞争者。也正因此,美国和沙特其实都是赢家,那么,最大的输家是谁?看看谁的货币近年表现最差就可知道。美国沙特看似鹬蚌相争,“渔人”俄罗斯只能袖手旁观,仍旧两手空空。
石油很可能仍将维持低价,但是谁也不知道底部在哪里?目前华尔街投行开始预测油价将到40美元,甚至有人预测会20美元以下——这个价格看起来离谱,但查查油价历史,其实也不过是这十多年来价格较高。但是注意一点,这是静态比较,如果折算一下通货膨胀,目前原油价格已经跌到1970年代水平。
高油价会伤害经济,拿走增长福利,但是过低的油价同样会隐含动荡风险,目前全球经济的通缩苗头已经凸显,而且低油价对于能源创新同样不利,所以,或许油价维持在一定的适度价位上,是最美妙的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油价三十年最大跌幅背后,沙特、俄罗斯、美国到底谁才是输家?
全世界都在看美联储 油价却再度“默默”惨跌
美国石油钻井数止跌回升 油价录得六连跌
纽油大跌5.6%布油重挫6% 均创十一年新低
油价涨势的拐点将在3月中旬出现?
一场天灾人祸,两油价差增至两年最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