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濒湖脉学白话解 六:涩

六:涩


原文: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参伍不调(《素问》)。如轻刀刮竹(《脉诀》)。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蚕食叶。


译文:涩脉的形象,细小而短;涩脉的搏动,往来迟滞,极不流利;甚至还三、五不匀。前人诊察涩脉有多种比方:有的比做“轻刀刮竹”,这是形容滞涩不前的样子;有的比做“如雨沾沙”,这是形容涩而不流的状态;有的比做“病蚕食叶”,这是形容迟缓艰涩的形象。


[体状诗] 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译文:脉象细小而短,往来搏动又极迟滞而不流利(难),这就叫做“涩”脉。指下角到它,与“散”脉和“歇止”脉相仿佛(依稀),但它既不是漫无根蒂的“散”脉,又不曾间歇(止),只是有些“如雨沾沙”和“病蚕食叶”的样子,是极其迟缓而不流利的。“容易散”,即指细雨沾着沙土,被吸收后很容易分散,这是说明脉气散漫不聚的意思。


[相类诗] 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微似秒芒微软甚,浮沉不别有无间。


译文:涩脉的搏动,是迟滞而三五不调匀的。同时还有如“轻刀刮竹”的样子,极其短涩,毫不爽利。至于微脉和涩脉便大不一样,微脉来来非常软弱,有如禾芒般地微细,无论在浮部或沉部,都似有似无地摸不清楚了。


[主病诗] 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为血痺,女人非孕即无经。


造成涩脉的主要原因,总是由于营血虚少,精液损伤的结果。所以严重的反胃,以及大汗伤津亡阳以后,往往能见到涩脉。也有寒湿邪气入于营分,血行阻滞难通,如血痹一为的病症,脉象也常见涩。如妇女有孕而见涩脉,便为血不足以养胎;无孕而涩脉,则为精血枯竭,难以受孕。


[分部诗] 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译文:心血虚损而见胸部疼痛的,寸脉多见涩。脾胃虚弱,而两胁气滞胀满的,关脉多见涩。下焦精血两伤而见肠结便秘、小便淋沥、肠风下血等证的,尺脉多见涩。


按:脉来细迟而不流利,便叫做涩,主血虚精伤,不能濡润经脉的病变。惟“一止复来”,这是结脉的特征,涩 脉不可能有这种现象。漫无根蒂的才叫做散脉,涩脉也绝不同于无根之脉。因此,前面“……散,一止复来”两面三刀句,没有现实意义。《诊家正眼》说:“涩脉往来迟难,有类科止而实非止;浮多沉少,有类科散而实非散。”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濒湖脉学七言诀
濒湖脉学·七言诀
平寸口脉法
《濒湖脉学》之涩脉
涩(阴)
濒湖脉学·涩(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