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8-12岁,若缺乏3种意识

清华教授一针见血:孩子8-12岁,若缺乏3种意识,很难长大成才

 
聊育儿哒 2022-01-19 10:34  土豆微信

                                                                                                                                                                                                                                                                                                                                                                                                                              
卢梭曾经说过:“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同样的,“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也同样形容那些知识能力越强的人,反而自我的反省意识也会更强烈,对客观事实的评价也会更客观。

在清华教授看来,意识可以从后天培养,而意识是决定行为的前提,当孩子8-12岁时,已经初备一定的自我意识,而一旦缺乏以下这3种,而且没有及时纠正的想法,那么长大后就很难成才。

1、缺乏自控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处客观环境从一开始的单一逐渐变得多元化,而面对的选择、诱惑也在逐渐变多,此时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控意识,任由自己沉迷,那么会飞快的消磨掉原有的天赋,想要再进一步只会难上加难。
8-12岁的孩子,能够流畅的表达,也会更深层的思考,而此时的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对外界的思考,更多的是要懂得自己本身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自己应该避开的危险区。不要等到孩子犯错后再来斥责,学会提前告知孩子本身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学会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才是能够让孩子未来更加顺畅的基本法。

2、缺乏进取意识
当问起将来想要做什么,年龄小的时候反而能够更具体,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会演变成:“没什么特别想要做的”、“什么都可以”。缺乏进取意识,即使不满于现状,也不想做出改变,成为许多孩子中的常见问题。当成绩不佳的时候,接到成绩单的一瞬间会有崛起的动力,而一旦过去一周或是一个月之后,绝大部分学生又会回到之前无所事事的常态,没有足够的进取奋发意识,来支撑起长期的努力付出,这样下去只会陷入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3、缺乏容他性意识
升入小学后的孩子,开始慢慢组建起自己的小团体,对待事物的看法已经有了具体的概念,再也不是习惯听从父母或长辈意见的存在,所以这时候的孩子常常会被人为“叛逆”、“不听话”,其实不然,在足量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基础上,之前积累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让孩子发表某些看法,而不是一味的没有判断。过犹不及的是,很多时候家长会出于不与孩子计较的基本,对孩子的行为、语言给予了足够的包容,但是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固执、自我的性格,对他人、不同的看法没有足够的包容意识,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在清华教授看来,在孩子8-12岁的时候,一旦发现孩子缺乏以上这3种意识,那么需要及时的加以引导,而不是让孩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满足于眼前,只有这样才能让长大后的孩子成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教授直言不讳:有出息的孩子,父母牢记“三个原则”不能变
清华老教授“肺腑之言”:孩子,别太优秀了,值得所有家长反思
清华教授:高智商的孩子,除了有3个特质之外,大多不喜1件事
清华教授忠告:很多父母所谓的教育,是把孩子往坑里推!
各年龄阶段孩子学习的特点
#清华心理学教授揭示:开悟的人到底有多可怕,你需要掌控意识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