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脚麻木
userphoto

2022.12.07 浙江

关注

手脚发麻,不要掉以轻心,可能是这些器官在求救!

养趣坊 2022-12-07 19:00 发表于河北       土豆微信         

手脚麻木,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很多人都会觉得“忍忍就好了”。确实,对于偶尔生理性的手脚发麻,可以自行缓解,但若经常出现手麻,千万别轻视,很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症状!

生理性的手脚发麻主要由不良姿势或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如:上厕所久蹲、久拎重物、睡姿不正确等。

这类手脚麻木一般症状较轻,对身体的影响较小,通常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握拳、拍打、紧绷脚部等动作重复几次,即有缓解之效。

手脚发麻长时间得不到缓解或是经常出现,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也被称为病理性手脚发麻。

1、颈椎病

长时间久坐、低头、枕头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引发颈椎病。

临床中,因颈椎神经压迫导致的手麻比例可高达70%,是引起手麻最为常见的疾病,且大多伴有关节增生或韧带钙化等症状,出现颈肩部的肌肉酸痛,甚至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



症状表现



 拇指、食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5、6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中指麻木,可能预示着第6、7椎间孔压迫了颈神经;

 时常感到脖子很累,似有重物压着,早上起床时双手有僵硬、麻木感,可能预示着第七颈椎棘突处的卡压。

2、腰椎间盘突出

有人认为80%的慢性疾病与衰老都源于脊椎的变形与弯曲。但在20岁以后,椎间盘会开始退化。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有外伤史、不良姿势等群体容易引起腰椎疾病。



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常表现为反复性的下肢麻木,单侧或者双侧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出现麻木,同时伴有腰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3、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主要是外伤、劳损等引起的腕部病变或退变,压迫到神经时会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处的麻胀感,手指灵活性降低。



高发群体



一般好发于常搬运、托举等工作人员,但手机、电脑玩得过多也会增加病发风险。

4、神经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是神经纤维和髓鞘遭受免疫攻击造成的,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临床上常有对称性的疼痛,有麻木、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且下肢症状较为多见,从脚趾到膝盖都可能出现不适症状。

5、一过性脑缺血

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诱发一过性脑缺血,严重时可能预示着脑梗等高危疾病,应积极预防、治疗。

好发于三高、心房纤颤、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中老年人。



症状表现



常表现为手指发麻或是一侧的肢体发麻。若伴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流鼻血、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可能是中风征兆,需警惕。

6、三高等血管性疾病

三高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流不畅或减缓、神经变性,细胞所能获取的氧气等养料也会减少,都可能引起手脚发凉、麻木,或有紧绷感,甚至疼痛感。



建 议



三高患者应积极参与正规合理的治疗,控制病情,适当进行锻炼及补充营养元素。若出现手脚发麻的症状,需配合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

若出现第5点中的抽搐、单侧麻木等症状时要警惕中风。

7、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虽然很少有人知道,但患者并不少见,也是肩臂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主要是臂丛神经在胸廓出口处受压迫引起的。



症状表现



临床上常表现为肩、臂及手的疼痛、麻木,甚则肌肉萎缩无力、手部青冷发紫、桡动脉搏动减弱等。

注: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土豆微信         

经常手麻的人注意了!尤其是这种手麻,与脑梗相关!

 面诊手诊舌诊脉诊 2023-03-11 07:00 发表于广东       土豆微信         

手是我们身上最为灵活的部位之一,能完成很多精细的工作,如果手指出现什么不适症状,会影响我们的大部分的日常活动。

尤其是当手麻出现时,除了会影响手部运动,还可能预示这些疾病。

短时手麻:正常

午睡过后整条手臂麻木,像是无数只蚂蚁爬过,休息5~10分钟后“麻”会逐渐消失。

这种生理性的麻木主要是因为不良姿势所致的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或者因为神经受到外力压迫所致,通常短时间即能缓解,一般不用看医生。


长时间手麻:要警惕

▶ 一侧手麻

——伴有头晕:小心脑梗

如果排除挤压、撞击等外力因素,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一侧手臂麻木、失去知觉,很快发展到一侧肢体麻木、面部僵硬,同时还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胡言乱语、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大家务必要警惕。

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血栓脱落、供血不足等诱发的短暂性脑缺血所致,严重时可能预示着脑梗等高危疾病。

如果经常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生活中应注意监测血压。

老年人要监测自身血压水平、低盐低脂饮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进而防止手麻。

——不能对指:腕管综合征

长期过度玩手机或使用键盘、鼠标办公,容易导致腕管综合征。

该病多发于单侧手掌,多有手指手腕无力,拇、食、中指和半个无名指的手掌侧皮肤感觉僵硬麻木及酸痛、夜间麻木感加重等表现。

严重的人甚至完不成下面的“对指”动作:


自测方法:如果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如下图),60秒内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现麻木不适感,就可能是腕管综合征。


要预防这种情况,应防止腕部的慢性损伤。

如做家务和长时间使用鼠标时,最好中间能休息一下,使手部肌肉、肌腱和神经得以放松,从而防止腕管狭窄压迫神经传导束导致手麻。

——与坐姿相关:颈椎病

如果处于坐姿时,你的手就开始发麻,改变头(颈椎)的位置,如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侧屈或旋转,症状有所好转,手麻原因就可能是颈椎病变。

临床中,有近七成手麻症状是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继发性病理改变,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等表现。

一般来说,大拇指麻木表示第六颈神经根受压;食指、中指、无名指表示第七颈神经根受压;小拇指则表示第八颈神经根受压。

此外,患者颈肩部经常肌肉酸痛,严重的还有呕吐、头晕、耳鸣等症状。

这种情况,在中医学上属于“痹证”、“眩晕”、“项痛”的范畴,可以按摩和艾灸大椎穴、后溪穴进行调理,建议每日1次。



▶ 双手手麻

——双手震颤:帕金森

帕金森是神经系统的病变,病因尚不明确,在40岁~70岁之间都可能发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

80%的患者会先从一侧手臂的手指开始震颤,逐渐扩展到四肢和全身。

如果双手异常颤抖的同时,还伴随有动作不协调、肌肉僵硬、反应迟钝、唾液增多等情况,要及时检查是否有帕金森。


——戴手套感:糖尿病

双侧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发病时常呈对称性,类似于戴手套或穿袜子的感觉。

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总量接近1个亿。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种并发症在早期就已出现。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尽量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引发并发症。即使患者无糖尿病史,长期手麻者也该做糖尿病筛查。

可通过按摩和艾灸膈俞穴、脾俞穴、大肠俞穴、天枢穴、阳池穴、足三里穴,提高人体内胰岛素的降糖活性,加强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建议每日1次,每次选取2~3个穴位。


——浮肿、发凉:心血管病

我们知道手上有非常多的末梢血管,当发生动脉狭窄、心血管堵塞等情况时,手部也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青筋变多、变粗,手掌潮红、浮肿、发凉,手掌纹路增多、变深等等。

如果不时还伴随着胸痛、胸闷、气喘、憋气、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等症状,要警惕是心血管疾病。

——习惯酗酒:酒精中毒

手麻也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经常酗酒的人,如果出现手足发麻,提示慢性酒精中毒的可能。如果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所以,生活中,提醒大家多喝热水少喝酒,健康习惯早日养。


——特殊时期:孕期/更年期

进入更年期的妇女有时候也有手麻的现象。随着更年期的结束,手麻现象就会随之消失。

还有部分孕妇晚期会感到单侧或双侧手部阵发性疼痛、麻木,有针刺或烧灼样感觉。疼痛、麻木主要累及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的侧方,导致手指精细动作能力丧失,通常无其他严重后果。

所以,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应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要及时变换体位,可适当地做一些颈部、手部保健操,可减少手麻情况的出现。

总之,如果经常感觉手麻的话,我们可不能忽视,要及时去医院,找到病因针对治疗!

⊙文章内容综合自灸大夫,面诊手诊舌诊脉诊编辑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脚发麻莫轻视, 您逃不过这几个梗!
手指有时麻木是什么原因?
手脚发麻,看病应该挂哪个科?
手麻
经常手脚麻木难道是中风了吗?
“麻手麻脚”可能是这8大疾病在作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