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凡是耳鸣的
userphoto

2023.08.29 浙江

关注
中医养生 2023-08-29 09:00 发表于云南       土豆微信         
 
据了天津医科大学中医院耳鼻喉科杨东、周慧芳发表在《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介绍:成人耳鸣的发病率为10.1%~14.5%,如果将偶尔耳鸣也算在内,发病率将提高到22%~32%。
也就是说,在中国大概有3~4亿4人被这个问题困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发病率也会更高。

导致耳鸣的原因有多种,最常见的有肾精亏损、肝气郁结、脾胃虚弱、风邪侵袭、痰湿困结、心血不足等等原因。

不论是何种因素导致的耳鸣,在我们脚上的四五趾根部都会有大小不同、硬度不同的硬物,而且一按压就会很痛的,从脚部全息反射原理看,四五趾根部也正好是耳部反射区。

耳鸣发生的部位有单侧型的,也有双侧型的,如果是左边的耳鸣,在右脚的四五趾根部的会有硬物,而右边的耳鸣,其左脚的四五趾根部的会有硬物,如果是双侧型的耳鸣,双脚的四五趾根部的会都有硬物!

另外,有耳鸣的人,其四五趾根部的皮肤也会很厚很粗糙,因此我们在触摸这个硬物,直接用手不太容易摸到,需要涂抹一些凡士林、按摩油之类的润滑物,才容易找到。

这个硬物有大有小,有的大如黄豆,有的小如芝麻,还有的人整个四五趾根部的肌肉都很僵硬,摸起来没有一点弹性。

找到这个硬物有何意义呢?

它可以帮助我们解除耳鸣,当把该硬物揉软及消失时,耳鸣就会减轻或消除。这个硬物用手指按压不易消除,最好用按摩棒或棍针去按压。

我们在治疗耳鸣时,不能单纯的靠按压脚底的硬物,在中国传统中医里有一套方法很有帮助,这是中医自我理疗的一种,很有效果。

1、按耳法 

用搓热的手掌按耳的目的,就是要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进而来刺激耳部肌肉和神经,让其恢复正常。

做法: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2、屏气法

五官是相通的,在耳鸣中,很多时候是鼻腔和耳朵的相通有了异常,此法可帮助恢复。


做法: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3、咬牙切齿法 

这个方法通过咬牙来绷紧耳周的肌肉,缓解耳鸣的症状。


做法: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4、鸣天鼓法 


做法: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5、推摩耳根法 


做法: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耳鸣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很多朋友有这个痛苦也不说,看到了发给他们,他们会很感谢你的!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赶走耳鸣,针灸疗法有奇效

养趣坊 2023-11-07 19:00 发表于河北    土豆微信        
 
耳鸣是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潮声,其声音忽高忽低,妨碍听觉。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则听觉完全消失。耳鸣往往是耳聋的先兆,耳鸣日久常可发展成耳聋。西医的少数听觉器官发育不良所致的先天性耳聋、中耳炎、听神经病变、高血压和某些药物中毒引起的耳聋可与本病互参。

[病因病机]


耳为胆经所辖,若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逆气上冲,循经上扰清窍;或饮食不节,水湿内停,聚而为痰,痰郁化火,以致蒙蔽清窍发为本病。素体不足或病后精气不充,恣情纵欲等可使肾气耗伤,髓海空虚,导致耳窍失聪;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之源不足,经脉空虚不能上承于耳发为本病。

[辨证论治]


实 证
主症:突发耳鸣,耳聋,耳中闷胀或响声不断,声响如蝉鸣或海潮声,按之不减。肝胆火旺者多伴头胀,面赤,口苦口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分析:肝胆之气随经上逆,犯于清窍,则突发耳内鸣响,听觉失灵。火盛炎上,则头胀面赤。胆气上逆,胆汁随之上溢,则口苦咽干。火扰心神,神不守舍,则夜寐不安,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胆火盛之象。痰火上扰,气机受阻,亦可发为耳鸣,耳聋。痰火郁结,气机不利,则胸脘满闷。痰火上涌,则吐痰涎,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均为痰火偏胜。火重于痰则口苦,痰重于火则口淡。

治则:清泄肝胆或豁痰通窍。

处方:取手、足少阳、足阳明经腧穴为主。用泻法为主。耳周围穴位可行平补平泻法。穴取翳风、听会、外关、足临泣、耳门、中渚、丘墟、丰隆。

方义:手足少阳经脉循行于耳之前后,故取手足少阳之翳风、听会、耳门、外关、足临泣、中渚、丘墟以疏通少阳之经气。本方既有局部穴位,又有远端穴位,上下配穴以通上达下。中渚和丘墟还具有清泄肝胆之功;丰隆有清化痰热之效。

随证选穴:肝胆火旺加行间、侠溪;痰热郁结加劳宫配丰隆以泄热豁痰而通窍。

虚 证

主症:耳鸣耳聋已久,或耳鸣时作时止,劳则加剧,多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虚烦失眠,遗精带下,神疲纳少,脉细弱等。

分析:肾开窍于耳,肾精亏损,不能上充清窍,以致耳鸣,耳聋。肾主骨而生髓,腰为肾之府,肾气不足则腰膝酸软。肾主封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亏相火妄动,干扰精室而遗精。下元亏损,封藏失职而带下,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则虚烦失眠。肾虚及脾,运化失职则神疲纳少。脉细弱为精血亏少之征。

治则:补肾精益气血。

处方:取足少阳、阳明、太阳经腧穴为主,配合局部穴位。均用补法。气虚、阳虚者可加灸法。穴取翳风、耳门、三阴交、太溪、听会、关元、足三里。

方义:翳风、耳门、听会通利耳窍。肾开窍于耳,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注于耳,所以补足少阴肾经之原穴太溪以益肾精,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益肾健脾,有助于精血之生化。关元培补元气配足三里增强其补虚之力。诸穴合用,共奏止鸣复聪之功效。

随证选穴:虚烦失眠加大陵、神门;头晕目眩加印堂、百会。

[其他疗法]

1. 头针:取晕听区。每日针1次。留针30~40分钟。留针时间歇运针,10次为一疗程。

2. 耳针:取穴:皮质下、内分泌、肝、肾、取一侧耳穴时,可每日1次,两侧耳穴交替使用。若同时取双侧耳穴治疗,则每周针3次,每次留针30~60分钟,15~20次为一疗程。

3. 穴位注射:选取听宫、翳风、完骨、肾俞等穴,采用654-2注射液,每次两侧各选1次,每穴注射5毫克;或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2~0.5毫升。也可用普鲁卡因作穴位封闭。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久鸣必聋,久聋必痴,调理耳鸣耳聋的 “ 死穴 ” 找到了!

艾法一学就会 2024-02-21 07:02 广东    土豆微信        
 
“嗡嗡嗡……”耳朵里像养了一大群蜜蜂,吵得头昏脑涨,听不清别人说话,晚上睡不好觉,听力越来越差,行动变得迟缓……

有耳鸣的人,才知道这其中苦楚,其实耳鸣耳聋有个“死穴”,只需点通一处,就能防治耳鸣耳聋。

按摩一处,疏通耳道

自我按摩疗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对耳鸣的治疗可以达到疏通局部经气、活血化瘀、调节神经的作用,35岁后多按摩,几乎可以避免95%的耳部疾病哦。

1、按摩听宫穴

听宫穴的位置,在我们耳朵内凸起耳屏的前方处,把嘴张开会有一个凹陷,这个位置就是听宫穴。找到位置后用手按摩3-5分钟。

2、按摩耳廓

用双手同时来从上往下按摩我们的耳廓,连续做32次,是一个小节。

3、提拉耳朵

用右手漫过头顶往上提拉左侧耳朵32次;用同样的方法,用左手去提拉右侧的耳朵32次。

自我按摩疗法常以1-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可间隔3天-5天。要注意的是力度以个人能承受为宜。忌施用暴力。 

提醒:五个“伤耳”习惯

1、掏耳朵

由于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丧失。

2、擤鼻涕

有的人甚至用力擤鼻涕到耳痛才罢休,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很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3、打喷嚏

有的打喷嚏下意识的捂住嘴和鼻子,其实这样做并不好。因为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维护着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打喷嚏如果捂紧嘴和鼻子,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4、用耳机听音乐

我们的内耳有2万个纤弱的感觉神经细胞,使我们能感受到声音的美妙,然而它们又非常脆弱,经不起噪声长时间“折腾”。

由于在地铁、公车上环境嘈杂,为了听清楚耳机里的声音,人们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殊不知这正是造成听力慢慢下降的一个原因——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5、过量饮酒

长期、过量酒精刺激后耳部主要会出现耳朵发闷发胀、突发性耳聋等情况,导致听力受损。

枸杞缓解耳鸣有奇效

对于耳鸣眼花,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总结出了其致病的根源:肝肾精血亏虚,即肝肾阴虚。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亏虚者,肝阴不能上濡双目,肾精不能充盈双耳,就会出现耳鸣与眼花。肝肾同源。所以,耳鸣和眼花往往一前一后,最终双双出现。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对缓解耳鸣有奇效。

准备枸杞子30克,大米90克。枸杞子和大米洗净之后,先将大米加水煮到快熟时,然后在粥中放入枸杞子。每天早晚空腹喝一碗,新经络提示此方坚持半年以上,可以见到明显效果。

枸杞子可以补肝肾。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补充肝阴和肾阴,同时滋阴又不至于令阳衰,所以滋阴而旺阳,成为滋阴潜阳、兼顾平衡的一种药材。它能够对肝肾阴虚所致的很多症状都有改善作用。

久鸣必聋,久聋必痴,耳鸣耳聋的“死穴”找到了,快告诉更多朋友!

三味药止耳鸣,一通一补一消,妙不可言!

中医养生 2024-03-02 09:01 云南    土豆微信        
 
1

耳鸣的原因,大概有三种:

01、因虚而鸣。就像肚子饿了会咕咕响一样,耳朵也会响,肚子响是脾胃里面空虚了,耳朵响是肾精亏虚了,因为肾开窍于耳。

02、因实而鸣。耳朵里头被气机堵住,耳窍不通畅了,也会鸣响报警。

03、和脾胃有关。

《黄帝内经》里讲,脾健则九窍清晰,反过来,脾病则九窍不利。耳窍是不是九窍之一?

脾胃最大的功能四个字就概括了,升清降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把清阳升上去,胃把浊阴降下来,而头面部的孔窍是最需要清阳之气的,清阳升不上来,它会出问题;浊阴降不下去,它也会出问题。

浊阴是什么?无非就是一些痰湿水饮。而诸湿肿满,又皆属于脾。脾胃一旦受伤,吃进去的水谷精微变为气血的就少,变为痰湿的就多,这些痰湿水饮纷纷往孔窍里钻,堵在那里,时间久了,就会害病。

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是脱发,这是痰湿堵塞毛孔,导致气血受阻,头发就开始掉。有的人是健忘,记不住东西,上一秒想做的事情,下一秒就忘了,这是痰湿闭阻了心窍。

还有些人,他的表现就是耳鸣。就像一个空瓶子,灌了半瓶水进去,你背着它走路的时候,瓶子里的水摇摇晃晃,瓶水相撞,是不是就会发出声响?中医讲,九窍要通,通则无病。所以耳窍它应该是很通畅的,既不能被气机堵塞,也不能被痰湿堵塞,假如你的耳朵里有痰湿之邪,痰湿和耳窍相互碰撞,它也会发出声响,耳鸣就出现了。

2

有一个治疗痰湿耳鸣的小方子,只有三味药,白术,泽泻和石菖蒲。

其中,白术15克,泽泻30克,石菖蒲15克,水煎服。

白术和泽泻,这两味药合起来叫泽泻汤,也是《金匮要略》里的名方,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支饮苦冒眩”,就是说,一个人身体里有痰湿水饮,老是头晕,不清醒,就像乌云蔽日一样,这种情况下,单用白术、泽泻两味药就管用。

白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效就是健脾祛湿。

首先,它能健脾。白术的药性是往上走的,可以助脾气上升,把脾胃的清阳之气带到头面上去。其次,白术还是祛湿的高手,仲景很多祛湿的方子中都用到了白术,所以不管是脾胃虚弱还是痰湿困脾,都离不开它。

泽泻长在水里面,可它的球根又白又圆,切开来又很干净,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所以它能把水里面的阴邪俗气都逼开。泽泻利水湿以降浊阴,它的药性是往下走的,可以把痰湿水饮通过下焦的小便排出去。古书上说,泽泻,人服食后,感觉到能行水上,日行百里,身轻如燕。这是形容人体水湿清走后,那种轻松畅快的感觉。

白术和泽泻是治水绝配,白术守住中焦,既能健脾,又能除湿;泽泻在下焦,引水下行,使水气不上逆。

石菖蒲是直接针对耳窍的,它是药引子。就好像在你迷路的时候,为你找个带路的人一样。有了石菖蒲,这个方子就万无一失了。

石菖蒲很香,叶子捏一捏香味很浓,所以它能往外透,能通九窍。你看芳香的东西闻过之后是不是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这就是它醒神开窍的作用。你可以把这个窍想象成一扇门,石菖蒲在这里就等于是把耳窍这扇门给打开,让其他两味药的药效更好的发挥,而且它本身又有一定的祛湿的作用,因为芳香化湿嘛,可以把痰湿水饮排出去,浊阴降下去,清阳升上来,就像杠杆那样。这样,耳窍就会变得灵敏许多。

这个方子药味虽然比较少,但药效却一点儿也不差,只不过,它针对的症状比较单一,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耳鸣的同时又常常伴有头昏头重,胸闷气短,这个方子就很适合。如果兼有其他问题,就要另当别论了。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学之耳聋耳鸣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案例
耳 鸣
耳聋耳鸣针灸:
针灸治疗耳鸣
不用良药苦口,轻松缓解耳鸣、听力下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