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说:“父不进子房”
超神看世事2019-09-15 14:51
超神看世事
2019-09-15 14:51
俗语说:“父不进子房”,它的下半句更经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从古至今,我们的生活中都处处充满了规矩,时时刻刻的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可这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没必要的行为,相反的,它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很多的传统美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相处,也有一些必须遵守的准则,老祖宗常说:“父不进子房,官不进民宅。”
先看前半句,浅表来看就是父亲一般不会随意进出自己孩子的房子。关于这句话,可蕴含着十分多的讲究。
先从古代来看,说到古代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可以说就很复杂了。首先,在古代,父母之命不可违,不然就会被冠以不忠不孝的帽子,所以古代人大多数都非常尊重自己的父母,但孩子一旦大了,父母也不会轻易的进孩子的房间,尤其是女儿和已经结婚的子女。古人,非常注重名誉,所以,这方面父母还是很注意的。所以一般父母进孩子的房间都会敲门。
而现代,其实也是这样,如今的时代,孩子们都要求独立的人格,尤其是那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很重,又非常渴望自己的空间,自己的隐私得到尊重,而新时代的父母也很开明,非常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大家无论是在平时的影视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会敲门再进入孩子的房间,以示对待孩子用平等的态度。
而下半句,就更有讲究了,那就是官不进民宅。在古代,人们对于当官的领导都有着十分敬畏的态度,一看到官老爷几乎就是肃然起敬。所以说,古代官和民之间有着非常大的距离,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平等而平常。
所以在古代,当个好官的话对于这种现象都心知肚明,一般在考察工作的时候都不会轻易的去打扰老百姓,更不会随意的进去老百姓的院子。怕会打扰到百姓,让百姓诚惶诚恐,心理不得安宁。
另外还有一种官,是抱着不麻烦百姓的态度出发,他们如果进了民宅,一些热情好客的百姓,对待当官的,会特别热情,虽然自己家庭不富裕,甚至清苦,但还是会杀鸡宰鸭,用自己最好得东西来招待当官的。所以,一般为百姓着想的好官,是绝对不忍心去受百姓的这种爱戴的。
总体来看,老祖宗带给我们的一句又一句俗语,有着跨越时代的高度,就算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也被老祖宗说了个正着,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落后,淘汰。反而,在时代的新的内涵下,愈发的蓬勃发展,有着更加深刻的含义,所以,希望大家能学到更多的俗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说:“父不进子房”,它的下半句更经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语:“父不进子房,官不入民宅”,有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父不进子房”,下一句才是精华,值得深思,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语“父不进子房”后半句是啥?其实更经典,都是老祖宗的智慧
俗语:父不进子房,后半句道尽普通人卑微与辛酸,可惜十人九不知
“父不进子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