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管有血栓,脚先知”
“血管有血栓,脚先知”!若脚上没有5个“异常”,恭喜!血管挺健康
吗哪健康记 2021.07.23   土豆微信  
我们的血管接通我们全身各处,血管若是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身体健康也会有隐患,不过就算我们想要养护血管,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在慢慢的“退化”影响我们的健康,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血栓,若是不注意还能引起脑部梗塞。
“血管有血栓,脚先知”!若脚上没有5个“异常”,恭喜!血管挺健康
异常1:足脉动不足
一般情况下,血管健康的人碰脚背动脉时,能感觉到脚背动脉有节奏地跳动,而血管被堵塞时,就感觉不到脉搏。
行走不可行,驻足不可触。平时多观察自己脉搏
异常2:走起路来脚酸疼
走了一段路,身体就会侧向一边,感到酸麻乏力。有的人还会跛脚。这说明是体内的血管被堵塞了。特别是夜间躺下后疼痛更厉害。
异常3:脚会突然抽筋
很多人腿会抽筋。虽然有低温、缺钙等原因,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血栓。如果发生急性血栓,会引起腿和脚上的肌肉收缩或痉挛。
如果下肢发生动脉硬化或血栓,就会影响血液循环,体内的代谢物就不能及时释放出来。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痉挛。
异常4:脚经常会麻木
腿和脚是身体的末端,是我们身体最后接受血管的地方,一旦血管堵塞,脚就会麻。
此外,血栓引起的麻痹是不对称的,一般伴有一侧肢体麻痹和轻微疼痛。如果一条腿和脚的麻症持续1分钟以上,就要警惕脑梗塞。
异常5:脚经常发冷
生活中有许多人的脚都有过凉的感觉,除了衣服少,气血不足外,经常感冒的人还要注意下肢动脉硬化。
如果阻塞,血液流通不畅,血液就能输送氧气,如果血液供应不足,氧气不足,下肢体温就会大大下降。
在日常生活中,疏通血管,预防血栓很重要,注意四件事
1. 避免过度劳累
这是很多年轻人要注意的事。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的身体或精神过度疲劳和无关,中风的风险增加,可以使发现,“身体是革命的资本,虽然工作很重要,但是也要注意身体的忍耐力也人每40分钟放松一下工作,建议,若干运动。
2.烟酒
香烟和酒精的危害是刺激我们的血管,吸烟、饮酒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还会恶化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更黏稠,形成血栓,因此必须戒烟饮酒。
3.常吃1物,降脂溶栓
4. 要常量血压
预防和治疗血栓,关键是"维持"血压。把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会大大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如果"不稳定"的血压经常波动,会大大增加中风的风险。因此,预防脑中风的核心还要稳定血压。
阅读 997
你的身体有没有血栓,量量两条小腿就知道!
中医思维 2021.10.06  
生活中,我们常说与脑梗死有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就是三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但是,临床上不乏很多患者是三不沾,但同样患上了脑梗死。这是为何呢?
没有明显诱因出现脑梗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条可怕的死亡通道被打开了,即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在哪?
它是我们左右心房隔膜上的一个小孔,在胎儿时期,左右心房的血液是相通的,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肺循环完善后,这个小孔就会渐渐关闭,但是有一部分人的卵圆孔并不会乖乖闭合,终其一生,它都处在开放的状态。
经过不完全资料显示,成年人中大约有1/4的人群卵圆孔是未闭的,除非做超声心动图,否则这其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心脏存在这样一条通道,因为它很少会引起体力活动的受限,平时几乎不会有什么不适反应。
但是当卵圆孔未闭遇上了血栓,就好比用钥匙打开了死亡之门,这其中的风险就相当大。
就像没有三高的患者,经过入院后的详查,发现其下肢静脉存在血栓,剧烈咳嗽后,血栓脱落随着循环进入心脏,通过卵圆孔,进入全身的体循环,继而引起了脑梗现象,在临床上,类似的栓塞现象并不少见。
因此,预防血栓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披露:你的身体有没有血栓,量量两条小腿就知道!
首先,我们先将两腿伸直,用皮尺测量双侧膝盖以下10厘米的小腿周径,若周长相差大于3厘米,要警惕是否存在血栓风险;
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如做下肢静脉彩超,以帮助排查血栓。
另外,要观察小腿处是否存在色素沉着,是否有疼痛等不适表现。
除了测量小腿之外,出现这些症状,说明血栓可能就藏在你体内
1身体某部分皮肤容易发紫发热
当血栓堵塞血管时,就会影响某个特定部位血液循环,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的发紫发热,严重的会有烧灼感,多和深静脉血栓有关。
2手或脚出现肿胀
常表现为一侧肢体突然肿胀,比如可能先出现小腿肿,再累及大腿。
3肢体出现麻木感或者疼痛
血栓出现的越久,肢体异样感觉的越明显,如:烧灼、针刺、麻木、疼痛等。
4手脚冰凉
腿脚冰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重要表现。因为动脉硬化和血管堵塞,会导致腿部缺血缺氧,局部体温也会随之降低,变得冰凉。常常出现在病情的早期。
5出现肢端的溃疡、甚至组织坏死
对于血管堵塞严重的患者,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而这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6腿脚间歇性跛行的出现
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疼痛,主要特点是活动后下肢疼痛而不得不停歇下来休息,在休息后疼痛明显缓解消失;但再次行走后下肢疼痛再次出现。一般以步行 200米出现疼痛为参考,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特点。
如果你平时存在上述问题,建议到医院做下肢静脉彩超进一步明确。
想要预防血栓,疏通血管,这两点要牢记:
1
饮食疗法醋泡黑豆,血循环催化剂很多人都知道黑豆可以让人头发变黑,其实黑豆也可以生血。黑豆是一种神奇的食物,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调节肠胃功能、使代谢能力加强,并积极输送到全身,让女人面色红润,内分泌也达到平衡状态,改善怕冷状况。
这都要归功于黑豆中所含有的花青素,这是一种多酚类物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血液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而且极其容易被人体吸收,效果不可小视。
2
运动经常踮脚,转动手腕1、经常踮脚,疏通血管
踮脚会使得小腿肌肉进行收缩和舒张,这、刺激到血管,血管也会有规律地被挤压、放松,同时踮脚会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和速度,因此血栓就会被冲刷。
具体做法
平稳站立,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大概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继续将脚跟抬起,反复进行。每天做3次,一次做5分钟即可。
2、转动手腕,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
具体做法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
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血栓来临,手脚先知?提醒:手脚若出现4种异常,或许血栓已来临
39健康网
151https://www.360kuai.com/pc/detail?url=http%3A%2F%2Fzm.news.so.com%2Fa49a4b0988f7a148f426f5c81bb2f&check=84fbfa28086fa1cf&uid=49b57b9a5819fd27c95f8686f3157d3e&sign=360%5Fe39369d1&refer_scene=so_7&nsid=d4fccbc326410cd0d1b928253af9f6cd&scene=12022-05-11 16:00
广州60岁的吴阿姨(化名),在家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感觉右下肢麻木,继而没了知觉,然后传来剧烈的疼痛感,一摸大腿变得十分冰凉。
吴阿姨的女儿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她的右下肢血管几乎被血栓完全堵塞,血栓长达将近一米。医生说,如果不及时取出血栓,吴阿姨很有可能需要截肢,风险很大。
最终,经过右股动脉切开取栓术,血栓被取了出来。住院一段时间之后,吴阿姨已经可以下地走路。
医生表示,吴阿姨患有高血压、房颤病,但是没有服用抗凝药物,导致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不断沉积,最终形成了血栓。
一、不少人的血栓都是“吃”出来的
血栓是体内最隐蔽的“杀手”,据统计,目前全球有51%的人死于血栓性疾病,远远超过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的死亡。
临床上,血栓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是心梗、脑梗的根源,心梗和脑梗都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而静脉血栓被称为“隐形杀手”,主要与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常见于高血压患者、高血糖患者、静脉曲张患者、孕妇等。
发生静脉血栓后,轻则静脉发红、肿胀、疼痛,重则可能发展成深静脉炎,导致皮肤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最终面临截肢,甚至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饮食,也会“催生”血栓的形成,比如:
高糖饮食:可乐、奶茶、蛋糕等高糖食物,容易升高人体血糖以及甘油三酯的水平,同时降低脂蛋白水平,导致血液变得粘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高盐饮食:吃太多盐,血管也受不了,尤其是鸡精、酱油等调味料。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的盐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卒中等疾病关系密切。
反式脂肪:蛋黄派、饼干、冰淇淋等食物,富含反式脂肪酸,吃太多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油炸食物:炸鸡、薯条、油条等油炸食物,含油量非常多,经常吃会导致肠胃堆积大量的油腻物质,从而堵塞血管,导致血栓出现。
二、手脚出现4种异样,即使轻微也需警惕
临床医学实验发现,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近八成的病人是由于血管中形成血栓而导致的,而在前期,血栓是“有迹可循”的。因此,如果手部或者腿部出现的以下异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1、发红、触摸有热感
手臂或者腿部发红,摸起来热热的,可能与肢体到心脏的血流量减少有关,血流量减少,静脉压力就会增加,使体液渗透到其他组织,导致发红、发热。
2、出现胀痛感
手臂或者腿部出现胀痛感,可能是血栓引起了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胀痛感会越来越明显,同时还伴有抽痛、抽筋等症状。
3、皮肤肿胀
单侧手臂或者腿部肿胀,是由于静脉血栓出现,导致血液无法回流至心脏,在压力的作用下扩散到腿部组织导致的。
4、出现“小蚯蚓”
腿部出现“小蚯蚓”,也就是静脉曲张,是因为血栓减慢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其他组织的血液供应,最终使腿部和脚踝发生静脉曲张,隆起的血管好像小蚯蚓一样。
除此之外,身体出现血栓还可能有口眼歪斜或流口水、偏侧肢体无力、说话不利索、视物模糊、突发头晕、爱犯困或者哈欠连连等表现,千万别当成小毛病给忽略了。
三、“红血栓”VS“白血栓”,哪个更危险?
有时我们会听到红血栓、白血栓等说法,这种血栓又是什么呢?
红血栓
红血栓,肉眼看呈红色,发生于血流速度减慢或停止时,主要由纤维蛋白和红细胞组成,体积较大,造成大范围血管堵塞的风险更大。预防红血栓,应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等抗凝药治疗。
白血栓
白血栓,肉眼看呈黄白色,发生于血流速度较快时,常在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时形成,由血小板和白细胞组成,体积较小。预防白血栓,应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四、防血栓,牢记这4点
血栓,堵肺,堵心,又堵脑。那么,预防血栓形成,应该怎么做呢?
1、规律用药是基础
谨遵医嘱、规律用药是预防血栓的基础,切忌擅自停药。
2、饮食有讲究
少吃油腻食物,多吃土豆、红薯、水果等低脂肪、高纤维类食物,预防便秘,稀释血液。
3、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长期吸烟、高血压、高血糖、有静脉血栓家族病史、有血栓史等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血管超声检查。
4、避免久坐
久坐不动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关系密切,预防血栓,应避免久坐不动,最好每坐1小时就起身活动。
最后,小九给大家推荐一个踝泵运动:保持坐姿或平躺,伸展下肢,放松大腿,吸气,用尽最大的力气勾起脚尖,保持5-10秒,然后放松。
接着再尽力使脚尖朝下,保持5-10秒,然后放松。最后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360度环绕。以上为一组动作,每次做20-50组,每天做3-4次,就可以有效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都不是那么健康,发生血栓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血栓的发生,以免失去健康。
参考资料
[1]《99%的血栓可能毫无征兆!严重会致死,有效预防方式竟是…》.科普中国.2020-10-13
[2]《血栓分“红”“白”, 防治、用药方法各不同!》.健康时报.2020-03-05
[3]《一封告「静脉血栓高危人群」通知书:下一个可能就是你》.生命时报.2020-01-0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管堵塞,睡觉先知?睡觉时出现这3种现象,多半是血管堵塞了
老人不宜在脚上输液
别让静脉血栓有机可乘
长期坚持3个“小动作”,有效防治下肢静脉血拴!
如何判定血管堵没堵?
医生披露:你的血管堵没堵,比一比两条小腿就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