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药物治疗应使用哪些药物?非药物治疗怎么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对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建议内容。

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目标

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的目标:一是减轻当前症状:包括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况;二是降低未来风险:包括预防疾病进展、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减少病死率。

慢阻肺稳定期的药物治疗

依据患者病情评估、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的可获得性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估等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优先选择吸入药物,坚持长期规律治疗,个体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以及其他药物(祛痰药、抗氧化剂等)。

常用药物用法及注意事项

①β2:受体激动剂

常用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每次剂量100~200 μg(每喷100μg),24 h内不超过8~12喷。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福莫特罗4.5~9.0 μg,每次1吸,2次/d;沙美特罗25 μg,每次2吸,2次/d。

常见不良反应:大剂量可引起心悸、手抖、肌颤和低血钾。

②抗胆碱能药物

常用药物:短效M受体阻断剂(SAMA):异丙托溴铵,每次剂量为20~40 μg(每喷20μg),3~4次,d。长效M受体阻断剂(LAMA):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18 μg,每次1吸,1次/d;喷雾剂2.5 μg,每次2吸,1次/d。

常见不良反应:妊娠早期妇女和患有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应慎用,可引起口干等症状。

③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常用药物:布地奈德,低剂量200~400 μg/d,中剂量400~800 μg/d,大剂量>800 μg/d;丙酸氟替卡松,低剂量100~250 μg/d,中剂量250~500 μg/d,大剂量>500 μg/d。由于规律单独使用ICS不能改变FEV1的长期下降,也不能改变慢阻肺患者的病死率,因此不建议单用。

ICS和LABA联合应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好,建议有指征的患者采用联合疗法。

常见不良反应:长期吸入临床推荐剂量范围内的ICS是安全的,少数患者出现口咽局部的不良反应(如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等),吸药后应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选用干粉吸入剂或加用储雾器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

④ICS/LABA

常用药物: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 μg,每次2吸,2次/d,或320/9 μg,每次1吸,2次/d;氟替卡松/沙美特罗,250/50 μg或500/50 μg,每次1吸,2次/d。

常见不良反应:同单独大剂量使用LABA或ICS时的不良反应。

⑤茶碱

常用药物:茶碱缓释片,每次0.2~0.4 g,2次/d。

常见不良反应:有效血药浓度与中毒浓度接近,且影响茶碱代谢的因素较多,如同时应用甲氰咪胍、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可影响茶碱代谢而使其排泄减慢,增加其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等。

⑥抗氧化剂

常用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每次0.6 g,2次/d。

常见不良反应:可引起咳呛、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胃炎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即可缓解。

药物治疗决策

根据患者是否能够自主吸入、有无足够的吸气流速、口手是否协调选择正确的吸入装置。雾化吸入给药对于一部分年老体弱、吸气流速较低、疾病严重程度较重、使用于粉吸入器存在困难的患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每次随访均应检查患者吸入技术是否正确(图2)。

①支气管扩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基本药物,针对有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患者的最初治疗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例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或短效M受体阻断剂(SAMA)(例如异丙托溴铵)。这些是按需使用,无法提供LAMA时,可考虑规律使用。

②根据患者症状、肺功能、急性加重风险进行分层。对于轻度或中度气流受限(FEV1占预计值%≥50%)的患者,在吸入技术和依从性都良好的情况下,如果短效支气管扩张药未控制症状,可增加LAMA或者LABA,上述药物治疗后患者仍持续存在症状,建议采用联合治疗,包括ICS/LABA、双支气管扩张剂(LAMA/LABA)。

③有严重气流受限(FEV1占预计值%<50%)、症状多或频发急性加重的患者,建议采用联合治疗,包括ics>

④如果诊断慢阻肺合并哮喘(ACO),起始治疗应该为ICS/LABA。

⑤经上述治疗如果症状缓解不明显、频发急性加重的患者,可以采取ICS/LABA/LAMA三联治疗。

⑥其他辅助治疗药物包括茶碱缓释片、抗氧化治疗等。

慢阻肺稳定期的非药物治疗

(1)减少危险因素暴露:应督促及监督慢阻肺患者戒烟,减少室外空气污染暴露,减少生物燃料接触,使用清洁燃料,改善厨房通风,减少职业粉尘暴露和化学物质暴露。

(2)疫苗:推荐慢阻肺患者注射流感疫苗,所有年龄≥65岁的患者推荐注射肺炎链球菌疫苗,如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

(3)康复、教育和自我管理:肺康复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后为患者量身打造的全面干预,包括运动训练、教育和自我管理干预。肺康复方案最好持续6~8周,推荐每周进行2次指导下的运动训练,包括耐力训练、间歇训练、抗阻/力量训练。此外还包括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摄人,保持心态平和。

(4)其他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长期氧疗(每日吸氧15 h以上)可以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存率。无创通气联合长期氧疗对某些患者,尤其是在日间有明显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或许有一定益处。外科治疗包括肺减容术、肺大疱切除术、肺移植等。

【济南哮喘病医院温馨提醒】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获取更多疾病用药知识和免费治疗指导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亚红教授带你解读《慢阻肺基层诊疗管理指南》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应用误区大揭底
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简介
老年人支气管哮喘的诊治与治疗 (2)
全球首个用于稳定期慢阻肺治疗的一天一次三联吸入制剂“全再乐”在中国获批上市
支气管哮喘临床防治技术规范200811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