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伯末解读中医辨证之三焦辨证(二)

秦伯末解读中医辨证之三焦辨证(二)

来源:中国中医 网站编辑:喜梅 出稿时间:2010-10-09 点击:

在运用三焦来辨证的同时,辨别卫、气、营、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卫、气、营、血是跟三焦来的,表示病变浅深的四个层次,所以习惯上称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最浅是卫分,其次是气分,从此深入为营分,最深为血分。病邪的出入于卫、气、营、血,和三焦的传变有密切关系。

1 .卫分症状:皮毛受邪,内合于肺,症见发热,微恶风寒,鼻塞,咳嗽,舌苔薄白等。上焦病初期皆属卫分,也就是表症。

2 .气分症状:表邪人里,症见壮热, 口渴,脉象滑数或洪大,舌苔由白转黄。中焦阳明症状皆属气分,也就是里证。

3. 营分症状:邪在上焦而逆传心包,症见烦躁,神昏谵语,或邪在中焦而出现斑疹和神昏谵语等。这些症状,也就是表示传营分。此时诊断上最可靠的症象,为舌质红绛。

4 .血分症状:热邪人血,症见狂妄、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外有斑疹,内有吐,衄、便血,脉象细数或弦数,舌质深绛少液。这些症状,在三焦分症时,是属于下焦病。

三焦和卫、气、营、血的辨症方法,始于叶天士,他明白地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又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治疗方面更扼要地指出:“邪在卫汗之,到气方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乃恐耗血动血,直须清血散血。”由此可以理解三焦和卫、气、营、血有密切联系,都是中医的一套诊治方法。为了更明确它的意义,便于掌握运用,再作综合的解释如下。

在整个外感温病过程中,可分四个时期,

第一,恶寒期:这是温病的最早阶段,先觉形寒怕风,微有身热或午后较高,兼见头痛、咳嗽,四肢酸痛,自汗或无汗,口干或不干,舌苔薄白。由于邪在上焦,上焦属肺,肺又主卫,故称上焦病,也即邪在卫分,与一般所称的表症同。既然邪在表分,应当疏散表邪,所以有一分形寒怕风,就有一分表症;即使形寒怕风已减,身热稽留而没有其它病变,还是属于上焦卫分。

第二,化热期:主要病状是形寒怕风消失后,身热增高,随着口燥,烦闷,小溲黄赤,或者咳嗽加剧,这是化热的开始,一般来说,热邪仍在上焦卫分。接着身热转炽,恶热,多汗,渴欲饮冷饮,脉象滑大,舌苔变黄,则热邪已从上焦转入中焦、已从卫分转入气分。中焦属胃,胃为阳明,治疗当用清热透邪为主。便闭的可用泻下法。

第三,入营期:热郁中焦,由气人营,开始舌质红绛,夜不安寐。有三种特征,即神昏谵语,斑疹或口鼻出血。此时温邪虽然仍以中焦为根据地,但已波及心包,心包属血,故称营分。温病至此,渐向恶化,实为病势进退重要关头,治宜清热之中加入凉血药,犹可望其回转气分。

第四,伤阴期:温邪经久,无不伤津伤阴,伤津多在中焦比较轻,伤阴多在下焦最重。肾阴肝血受损,舌光干绛,从而虚阳妄动,引起痉厥、四肢抽搐等症。此时也称作邪入血分。血分不是单指血液,包括真阴在内,故必须大剂滋阴潜阳。温病的死亡,以这一时期为最多。

如上所述,可以体会到:三焦是指发病的部位,卫、气、营、血是指病变的轻重浅深。论三焦不能与卫、气、营、血分开,论卫、气、营、血也不能与三焦分开;但是对上、中、下三焦部位和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本身,应当划分清楚,在治疗上才不致模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焦怎么辩证 中医入门系列(31)——包括卫气营血
马家驹:湿邪代表方三仁汤的几个重点
吴鞠通《温病条辨》
中医疾病传变规律
转载:邓铁涛秘方全集七
中医学古籍中关于疫病的论述--刘景源教授主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