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生物丨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毒侵入机体,并在体内细胞中增殖的过程称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实质是病毒与机体、病毒与易感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粘膜等途径进入人体,产生水平感染。
垂直传播:存在母体的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常见的垂直感染病毒是HBV、CMV、HIV和风疹病毒


病毒感染类型


一、隐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称隐性病毒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隐性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大多数感染者为隐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指病毒进入机体,到达靶细胞后大量增殖,使细胞损伤,致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病毒显性感染按症状出现早晚和持续时间长短又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持续性病毒感染1.慢性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被完全清除,持续存在于机体血液或组织中,病毒不断排出体外。如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等常形成慢性感染。
2.潜伏性病毒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与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病毒基因组潜伏在特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3.慢发病毒感染:又称迟发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潜伏期,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但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导致死亡,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AIDS。麻疹缺陷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 


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可表现为:
①溶细胞感染:病毒成熟释放,细胞被裂解死亡。

②稳定状态感染:有包膜病毒出芽释放病毒。
③细胞凋亡;

④细胞增殖和转化;

⑤病毒基因的整合;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非特异性的天然免疫和特异性的获得性免疫。
一、天然免疫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其作用特点是:①只能抑制病毒,而不能杀灭病毒;②对不同病毒的作用效果不同。
2.分类:由人类细胞诱生的干扰素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分为IFNα、IFNβ、IFNγ三种。IFNα主要由人白细胞产生,IFNβ主要由人成纤维细胞产生,IFNγ由T细胞产生。前两者的抗病毒作用强,而IFNγ的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作用强。
  干扰素抗病毒并不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而是通过与邻近细胞上的干扰素受体结合,使邻近细胞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由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的合成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4.应用:目前干扰素已用于某些病毒感染的治疗如乙型肝炎,也可用于抗肿瘤治疗。
二、获得性免疫
中和抗体的作用机制包括:
①改变病毒表面构型,或与吸附于易感细胞受体的病毒表位结合,从而阻止病毒吸附和侵入易感细胞;
②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
③与无胞膜病毒结合并将其覆盖,可阻断病毒在进入细胞时脱壳;
④与包膜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后,通过激活补体使病毒裂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健康的肠道菌群促进肺部细胞的干扰素信号以抵御病毒感染
关于I型干扰素的产生机制与作用机制
17vi概述
HBV逃避先天免疫的“隐形”感染不影响干扰素的抗HCV作用
干扰素的双重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