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物化学丨遗传信息的传递

医学联络官

Medical Liaison officer Club

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传递概述

一.DNA的功能

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1.遗传信息的储存

2.遗传信息的传递:  

3.遗传信息的表达

二.遗传学的中心法则: 

遗传学的中心法则指的是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DNA的生物合成

DNA复制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复制是指以母链为模板合成子链DNA的过程分子基础是碱基配对规律和DNA双螺旋结构

一、复制基本规律

1.半保留复制:2.半不连续复制:3.双向复制 :  

复制起始点:DNA复制在DNA特定的位点起始,叫复制起始点。

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单点复制),真核生物可有多个复制起始点(多点复制)。  

复制子:复制起始点到复制终点形成一个复制单位。  

原核有一个复制子,真核有多个复制子,复制子之间形成“眼睛”结构。多数为定点双向复制

二、复制的酶学   

(一)DNA聚合的参与物

1.原料:dNTP(dATP,dGTP,dCTP,dTTP)

2.模板:DNA两条链分别做模板

3.引物:小段寡核苷酸,多为RNA(提供3’一0H末端)

4.多种酶:DNA聚合酶、引物酶或RNA聚合酶、解螺旋酶、DNA拓扑异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

5.Mg2+  

(二) DNA聚合酶(DNA依赖的DNA聚合酶、DNA-pol)

1.原核生物DNA聚合酶  

(1)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三种:

DNA聚合酶I:切除引物、填补空隙,在修复合成中起主要作用

DNA聚合酶Ⅲ:在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聚合酶  

(2)用蛋白水解酶将DNA pol l部分水解可得两个片段:  

大片段(Klenow片段),75kD,活性:5’--3’聚合活性、3’-- 5’外切活性;  

小片段,36kD,活性:5’--3’外切活性。  

2.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1)真核生物复制延长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是DNA聚合酶δ。

(2)真核生物复制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引物缺口作用的聚合酶是DNA聚合酶ε。   

(三)引物酶或RNA聚合酶 

细胞内,DNA的复制需要引物(DNA或RNA),引物酶或RNA聚合酶可合成6~10个碱基的RNA引物。  

(四)解螺旋酶  

大肠杆菌的解螺旋酶利用ATP供能,使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  

(五)DNA拓扑异构酶

1.拓扑异构酶功能  

松解超螺旋、防止打结。

2.拓扑异构酶分类:  

拓扑异构酶I和Ⅱ,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拓扑异构酶I: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反应无须供给能量,主要集中在活性转录区,与转录有关。 

(2)拓扑异构酶Ⅱ:使DNA的两条链同时断裂和再连接,当它引入超螺旋时需要由ATP供给能量。  

(六)单链DNA结合蛋白  

复制叉上的解螺旋酶,沿双链DNA前进,产生单链区,大量的单链DNA结合蛋白与单链区结合,阻止重新生成双链和保护单链DNA不被核酸酶降解。即复制中维持模板的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  

(七)DNA连接酶  

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连接在互补基础上的双链DNA上的切口。

三、DNA生物合成过程  

(一) 起始阶段

1. 螺旋松弛与解链

DNA解旋、解链、形成复制叉  

参与酶:拓扑异构酶、解链酶(解螺旋酶)、单链结合蛋白(SSB)

2.引发(合成RNA引物)  

复制起始点:DNA复制在DNA特定的位点起始,叫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真核生物可有多个复制起始点。  

(1) 复制叉在复制DNA双螺旋分子的分叉处。  

(2) 引物酶按着单链碱基互补合成RNA引物。  

原核生物复制时的RNA引物较长,真核生物的引物较短。  

(3)引发体 将与复制有关的基因命名为Dna,DnaB是解旋酶,DnaG是引物酶。DnaA,DnaB,DnaC,DnaG和其他一些复制因子组成聚合体,再和DNA结合组成引发体。除去DnaG的聚合物叫引发前体,前体可反复和引物酶结合,合成引物。  

(二)链延长  

复制需同时满足两条链反向平行、新链从5’→ 3’延长、边解链边复制。  

复制的延长指在DNA-pol催化下,dNTP以dNMP的方式逐个加入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即按碱基互补原则新链不断的延长。

1.新合成链的延长方向:5’端 → 3’端。

2.碱基配对双链反向平行:A—T,T—A,G—C,C—G。 

3.半不连续复制:先导链(领头链)连续合成、随从链分段合成。(写字板)  

复制时两条链分别作模板,但方向相反。  

新链合成方向与母链解链方向相同 — 连续合成 — 领头链  

新链合成方向与母链解链方向相反 — 不连续合成 — 随从链,合成冈崎片段。

4.冈崎片段:复制中不连续片段被命名为冈崎片段。随从链中的DNA片段。  

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较长,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较短。  

(三)终止

1.原核生物  

是环状DNA,单复制子复制。从起始点开始进行双向复制各进行1800,同时在终止点上汇合。  

去除引物,填补空隙,连接冈崎片段形成完整DNA分子  

2.真核生物  

(1)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有端粒结构,需端粒酶完成终止。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RNA作为模板,蛋白组分催化末端DNA合成,故端粒酶实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

四、反转录(逆转录)

反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即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的过程。  

这与通常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流从DNA到RNA的方向相反。  

(一)反转录病毒和反转录酶

1.RNA病毒的基因组是RNA而不是DNA,其复制方式是反转录,也称反转录病毒。

2.反转录的信息流动方向:RNA--DNA  

3.反转录酶活性:RNA依赖的DNA聚合酶活性、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活性、RNA水解酶活性。

4.反应体系:RNA模板、原料(dNTP)、引物(tRNA)、反转录酶。  

五、DNA的损伤修复

RNA的生物合成

一、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概念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4种NTP为原料,在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DDRP)作用下,按碱基配对规律生成RNA链

二、转录体系的组成及转录过程   

(一)转录体系的组成

1.原料、RNA聚合酶及其他蛋白因子。

2.转录模板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1)模板链(Watson链):是双链DNA中按碱基配对规律能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  

(2)编码链(Crick链): 与模板链互补的单链,其碱基序列与mRNA基本相同(只有T和u的差别)

转录的碱基 互补规律: A-U、T-A、C-G  

(3)不对称转录:  

在DNA分子双链上,一股链用作模板指引转录,而另一股链不转录;模板链并不总是在同一单链上。  

3.RNA聚合酶  

(1)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①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只有一种,可以催化不同种类的RNA合成。

②RNA聚合酶由四种五个亚基构成,亚基有各自的功能。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可被利福平抑制  

(2)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多种,不同RNA由不同聚合酶催化生成。

1)RNA聚合酶I………………转录生成rRNA

2)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mRNA前体

3)RNA聚合酶Ⅲ………………转录生成小分子RNA(tRNA,5SrRNA,snRNA等)

3.模板与酶的辨认结合:  

原核生物以RNA聚合酶全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子上来启动转录,其中由σ亚基辨认启动子,其他亚基相互配合。  

(二)转录过程

转录过程包括起始、延长、终止。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RNA-pol种类不同,结合模板的特性不一样,转录起始过程有较大区别。

1.起始  

(1)s因子辨认转录起始点,RNA聚合酶与模板结合 

转录起始部位也称启动子。  

启动子是在转录起始点上游的特殊碱基序列,一般包括RNA聚合酶识别、结合、起始转录的特殊序列,如TATA盒。  

原核生物启动子  

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RNA-pol(α2 ββ’σ)-DNA-pppGpN-OH 3’  

(2)DNA双链解开,按碱基互补掺入核苷酸  

第一个磷酸二酯键生成,s亚基脱落。  

(3)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前复合物(PIC) :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上游区段比原核生物多样化,转录起始时,RNA-pol不直接结合模板,需要先和转录因子结合。  

转录因子TFⅡD的TBP亚基结合TATA,在TFⅡA和ⅡB的促进和配合下,形成ⅡD-ⅡA-ⅡB-DNA复合体。TFⅡF结合RNA-polⅡ进入启动子的核心区TATA,、接着TFⅡE和TFⅡF进入而完成PIC的装配。 

2.链延长 

链延长方向:5’端--3’端

RNA聚合酶在模板链的移动方向:3’端--5’端

碱基配对:A—U,T—A,G—C,C—G  

(1)原核生物

σ因子从全酶上脱离,余下的核心酶继续沿DNA链移动,按照碱基互补原则,不断聚合RNA。

1)酶和DNA结合较松,向前滑动,按与模板碱基配对不断合成RNA。

2)转录泡:RNA聚合酶所在区,有17个碱基对解链,有12个碱基对形成DNA-RNA杂交链,前后DNA都是双链。

3)RNA聚合酶核心酶、DNA和RNA组成的复合物,也叫转录复合物。

4)为多顺反子转录(1个启动子,数个结构基因)

5)转录后一般不需特别加工。  

(2)真核生物 

1)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不能直接与DNA结合,需与TFⅡD等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

2)为单顺反子转录(1个启动子,1个结构基因)。

3)转录后需加工。

3.终止  

(1)原核生物

1)依赖ρ因子(终止因子)的转录终止:ρ因子与转录产物结合,结合后ρ因子和RNA聚合酶发生构象改变,从而使RNA聚合酶停顿。

2)非依赖ρ因子的转录终止:转录产物的3’端有多个连续的u,在连续u的5’上游可形成发夹结构。  

(2)真核生物mRNA在修饰点处被切断。  

转录终止的修饰点:读码框架下游的AATAAA序列,及再下游有相当多的GT序列。

三、真核生物转录后修饰  

转录生成的RNA是初级转录产物。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需进行首尾修饰,以及对mRNA链进行剪接。  

(一)mRNA的转录后加工

1.首、尾的修饰 “戴帽”:5’端添加mGpppG一结构。“加尾”:3’端添加多聚腺苷酸(poly A)结构。

2.剪接去除“内含子”和连接“外显子”  

(1)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  

(2)外显子:在断裂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上出现,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

3.化学修饰甲基化等。

4.RNA编辑:是遗传信息在转录水平发生改变,由一个基因产生不止一种蛋白质。  

(二)tRNA的转录后加工 ;

各种稀有碱基的生成,3’末端加上CCA-OH。  

(三)rRNA的转录后加工

45S -rRNA是rRNA基因的主要初级转录产物,经剪接成为5.8S rRNA、18S rRNA和28S rRN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几个认识误区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生化期末复习提纲
生物化学课件 第十章基因信息传递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