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三大坚甲:一种手枪打不透,一种刀砍听个响,最牛的岳飞穿过

铠甲,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释名·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中国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中国古代铠甲种类繁多,以下介绍三种坚甲,一种手枪打不透,一种刀砍听个响,最牛是岳飞穿的甲,刀枪不入。

绵甲。在坚厚的绵或绢上镶嵌钢板,用铜钉铆固,看上去像一件棉大衣,故名。棉甲最早见于唐代,明朝最为完善,清军也穿着这种铠甲。绵甲防护能力很强,一般弩箭和鸟铳弹丸打不透,现代手枪也打不透,如果面对面开枪,可以把穿绵甲的人打一个跟头,中弹处肯定也得受内伤。如果在30米开外,手枪对穿绵甲的士兵基本上没有伤害。因为手枪有效射程只有50米,距离越大,子弹威力越小,50米以外打不着了。

钢丝连环甲。明朝锁子甲的一种,由钢丝编制而成,上嵌无数钢质锁片,上能护肩,下能护膝。锁片如硬币大小,由钢网密集地连在一起。在冷兵器时代,号称“刀枪不入,箭矢不透”,一般的刀砍上去,也只是听个响而已,其防护性能仅次于宋朝的步人甲。不过,要是用大刀、斧子一个劲地猛劈猛确,即使砍不坏铠甲,士兵也受不了,内伤重了一样会死。

步人甲。宋朝步兵的一种铠甲,以皮条或甲钉将诸多铁片缀在一起而成,几乎可护全身,为中国铠甲中的老大,防护能力最强,真正是刀枪不入。绍兴四年(1134),宋朝对步人甲进行了严格规定,布人甲由1825张甲叶组成,总重量29公斤,若增加甲片,最重不得超过29.8公斤。长枪手的铠甲可适度放宽,甲重可达32—35公斤。弓箭手需要进行近战格斗,铠甲重量定为28—33公斤,弩箭手铠甲重定为22—27公斤。宋朝的铠甲是量身定做的,做成一个士兵的一套铠甲,需要70—141天时间。南宋岳飞、韩世忠等名将都穿着这种铠甲,宋军也都穿着这种坚固的铠甲,因而屡败金兵。步人甲虽然坚固,但却沉重,再加上兵器,每个宋军士兵要负荷40—50公斤,这就影响了部队的机动性,甚至贻误战机。绍兴十一年(1141),在柘皋战役中,宋军就是因为装备过重,未能全歼已经溃不成军的金国骑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武器装备竟改变了宋朝的国运?
三国将领的服装和北宋的服装有什么不同
宋代步人甲-中国古代盔甲的巅峰,也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
宋朝步人甲重达70斤,为何这样设计,实在有难言的苦衷
请问古代武将的穿着打起来方便吗?
宋朝步人甲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能支撑宋朝三百年不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