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到底有多狠?九个国公,二十多个侯,四万人全部被杀!

明朝开国功臣是被杀的最狠的一批,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刻,一个乞丐和尚,经过十几年出生入死的艰苦生活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但朱元璋却十分清醒,大明王朝虽然建立了,但是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如何对付这批天不怕地不怕的骄兵悍将,如何制服这些心高气傲,高居庙堂的文臣谋士,这是自古以来所有开国皇帝最难解决的问题,光武帝刘秀选择了与功臣同享富贵,北宋赵匡胤选择了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选择的方法更简单易行:杀!杀光就没有威胁了,杀光就不头疼了,杀光大明的江山和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安全了。

1380年,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胡惟庸案拉开了序幕,明太祖以图谋不轨罪杀掉了宰相胡惟庸,并灭其九族,同时杀掉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胡惟庸是明太祖时期的丞相,此人天资聪颖但是却心比天高,在官场上很有一套,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后起之秀,胡惟庸能够很轻松的超越老前辈李善长,成为了明朝洪武年间能力最强的丞相,但是此人唯一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飞扬跋扈,除了朱元璋外,谁都不放在眼里,到后来,竟然在朝野中的党羽林立,严重威胁到了皇权,朱元璋也正以此为借口,杀掉了胡惟庸及其党羽。

胡惟庸已死,大家都以为天下太平了,毕竟胡惟庸有点作死,杀了他也不过分,但是事情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谁也没想到一场更大的腥风血雨在等待着他们,洪武二十三年,也是胡惟庸死后的十年,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的风头,又处死了李善长,陆仲亨还有滕国公的后世子孙等大批的开国功臣,后来又往胡惟庸身上泼脏水,说胡惟庸勾结北元朝廷,企图颠覆大明,又以此为借口杀掉了三万余人。一时之间,朝堂震悚,官员们朝不保夕,上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感觉并不过瘾,该杀的都杀掉了,那么还剩下一些可杀可不杀的,怎么办呢?那就一块杀了吧!文臣整治的差不多了,该轮到武将了。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紧接着掀起了蓝玉案的血雨狂潮,以凉国公蓝玉图谋造反为由,大肆牵连武将,又杀掉了1.5万人,其实之所以要开展蓝玉案主要是因为当时太子朱标比较懦弱,虽然为人仁厚,但是却没继承老朱那股子野蛮的霸气,所以朱元璋就担心朱标未来可能驾驭不了这批骄兵悍将,于是就想着自己在世的时候都给朱标收拾干净,朱标因此事曾经还反对过朱元璋,跪求朱元璋放过这些人,但是朱元璋却将一根带着刺的荆条给朱标,让朱标拿在手里,朱标不解,朱元璋大怒呵斥:这是在为你拔除荆条上的刺,朱标痛哭流涕,不久之后在这种恐怖的气氛中郁郁而终。

而经历过这两次大案之后,九个国公,二十多个侯,四万余人被杀,大明王朝有名的文臣武将纷纷消失,这也导致后来朱元璋死后朱棣起兵造反出现了无将可用的局面,最终导致了皇家内部的一场夺位之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史:李善长死因分析,或是让朱元璋感到了威胁?或是泄愤杀人?
朱元璋为何对蓝玉恨之入骨?霸占蒙元妃子是其次,主要还是这件事
朱元璋手下的功臣都是怎么死的?
太子朱标英年早逝,60多岁的朱元璋,为何必须杀掉大将蓝玉?
揭秘:历史上耸人听闻的“胡蓝之狱”究竟是怎么回事?
英烈后传——说说明帝国的武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