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火犯肺型咳嗽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呕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呕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病因病机:肝失条达,郁结化火,七逆侮肺,肺失肃降。

治则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

方药: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12g,地骨皮12g,黄芩9g,青黛6g,海蛤壳(先煎)15g。加减:火热较盛,咳嗽频作,痰黄者,可加栀子9g,牡丹皮9g,浙贝母9g,枇杷叶6g以增清热止咳化痰之力;胸闷气逆,加枳壳9g,旋覆花(包煎)9g以利肺降逆;胸痛配郁金9g,丝瓜络9g以理气和络;痰黏难咯,酌加海浮石(先煎)9g,浙贝母9g,竹茹9g,瓜蒌9g以清热化痰降气;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9g,麦冬9g,天花粉15g,诃子9g以养阴生津敛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该被遗忘的经方之麦门冬汤,让你的胃不再虚,肺不再热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3)
风热犯肺与燥邪犯肺
高庆恩教授积水诊疗中心解析: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口干咽干便秘】参麦猪肉汤——清补益气、润肺生津。
秋感燥气,头痛身热、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分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