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晓堂:新课标下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userphoto

2023.07.10 吉林

关注

从 2001 年到 2022 年,教育部陆续发布了五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出炉,意味着英语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汲取20年课程改革的经验,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为今后一段时期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提出新目标与新要求的同时,也规划了新路线。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的主阵地。教师更要深入学习、理解、应用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对收效甚微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升级,从而进一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然而,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程晓堂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信工委名誉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教师会遇到的问题

1、思想与行动不一致

思想与行动不一致,即认识与实际行动不一致。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问题,也能理解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却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不充分。

2、为问题与不足找客观理由

部分教师习惯找寻客观原因,如学生水平不一、知识基础薄弱、班级规模过大等等,却忽略从自身课堂教学发现问题。

3、怀疑创新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们虽然认可,但也会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怀疑方法的可行性。
与教师交流发现:

教师对于新课标所提倡的“观察、体验、理解、思考、表达、交流、创造”等教学活动,认可度颇高,但实际应用中却依旧采取“讲解、操练、记忆、背诵、做题、讲题、检测”等传统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且重点落在了“讲解”上。

教师对此的解释有:

教师A:“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讲解’的步骤不能省略。老师讲了都不会,不讲更不会,所以必须要讲。”

教师B:“我们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讲解、操练、记忆、背诵、做题等方式更有效果。”

教师C:“传统的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应对’考试。”

我们用三个案例对比传统课堂常见词汇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进一步探究。

三个案例

1、冠词单项选择VS基于故事语篇的冠词学习

以考查学生对冠词用法的掌握度为例,单项选择题往往是传统课堂中标配训练之一。然而,在语言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存在选项供给。长期的“选择训练”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使用语言。

如果将一些经典的英文故事(如《猴子与鳄鱼》)中的不定冠词和定冠词都去掉,用  代替该冠词,那么,学生可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及冠词用法将  补全。

这是一种练习、巩固冠词用法的创新课堂案例。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奇有趣的填空设置,贴近真实语言应用场景。对比单项选择的单一化训练,基于故事语篇的冠词学习更能促进学生辨析、理解、掌握冠词用法。

2、默写单词VS基于生活的英语学习

以词汇练习为例,“默写单词”往往是传统课堂中的标配训练之一。通常,在教师给出中文词汇或短语之后,学生写出对应的英文表达。

然而,脱离语篇、语境,机械化的默写、翻译,并不是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如果将一些贴近生活的场景引入课堂(如“家务劳动”),设置好主题任务并根据主题任务设计、选择相应的示意图,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可分为三步走:

(1)What housework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口头表达: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口头描述图片所呈现的家务劳动,巩固家务劳动相关的英文表达,如倒垃圾、洗碗、整理床铺等。

(2)What housework can (do) you do?

联系实际:学习家务劳动相关英文表达的同时,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询问学生是否会做或者做过这些家务,引发学生对实际生活的思考。

(3)Match the phrases with the pictures.

图文匹配:匹配短语与图片,进一步加强家务劳动相关英文表达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的创新型教学活动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助于引发学生对于生活实际的思考。图片的美观性、直观性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机械式背诵VS基于情景的“看图填词”

比如有一个单元涉及到有关“地形地貌”表述的词语,大家往往采用的是传统课堂标配训练——“机械式背诵”的学习模式,即由教师或英语课代表领读单词,其他同学进行跟读(如课代表念“field”,全班跟读“field”)。机械式、灌输式背单词,往往效果不佳。

用以下这种方式,效果可能会好很多。比如以图片形式呈现处祖国的大好河山,将山河湖海、森林、农田、村庄、沙滩、悬崖、桥梁打上记号,就如同沙盘中的一个个小小根据地,等待单词按序落座。

该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形地貌”相关表达词汇。这个活动“机械式背诵”的最大的区别是——直观呈现,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信息更好地区别、辨析单词的含义。

新课标指出,语言学习过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最后形成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一旦忽略语言的实践性,一个需要语言实践应用的学科就会变得晦涩难懂,继而又陷入过度依赖“讲解”的模式。

然而,教师讲得太多,学生真的学会了吗?如果讲了还不会,就需要思考“讲解”是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我们发现大部分一线教师都认可语言实践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那为什么教师们又不愿意在课堂上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呢?

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语言能力弱,那语言能力弱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学生没有语言实践的机会,他们的语言能力永远是弱的。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就逐渐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日益提高。如果不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能力将永远得不到发展。

一些老师认为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班级会失控,那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与维持秩序的冲突是什么?

英语课堂需要一定的活跃度。如果在课堂上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达到了“失控”的效果,反而是最理想的。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不是在做其他的事情。另外,班级规模大与语言实践的冲突也是可以解决的。班级规模越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越少,这就更需要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一些老师认为在课堂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学生会拒绝、会觉得浪费时间。那么只依靠“讲解”的话,学生就不觉得是浪费时间、不会抗拒吗?

有的老师跟我说学生都喜欢做题讲题,我不相信。我与许多中学生交流过,他们其实也不喜欢做题讲题,只是因为教师一直以来都这么做,他们没法选择,所以我不认为学生会抗拒语言实践活动。
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就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新的选择和尝试,同时也将摒弃已被证明为低效或不合理的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前提的是破旧,只有破旧才能立新。破旧并不等于完全放弃传统的做法,而是要重新审视、反思传统课堂上的问题。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有可能创新。
最后,我想对所有英语老师说,为了落实英语新课标,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我们还需要思考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在英语教学的理念、方式、方法等方面,新课标到底倡导什么?
2、目前的教学理念、方式方法与课标的精神和要求还有哪些差距?
3、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在素养发展与考试成绩两个方面都取得双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国内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建议
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